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报探索》2006,(10):F0004
三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于1998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是以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服务主体的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中心重视网络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积极联合社会科技力量,先后组建了“联合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联盟”,努力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在科技管理咨询、项目调研、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作为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中介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要充分发挥作用,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树立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正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背靠政府、面向企业,组织社会科技力量,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协助其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使经济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72家。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省内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供给与发展运行全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服务潜力和现有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2010—2018年间广东省内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珠三角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能力遥遥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企业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能力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来,青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在科技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智力和科技服务优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青海省科学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  相似文献   

6.
区域作为当前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本区域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各地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区域自主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的创新现状和特征,并结合实际提出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西实施科技入园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推进科技入园,提高园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促进了江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彰显了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的一面旗帜。总结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10年发展过程中确定的三大基本服务和三大特色服务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供依然存在核心业务不明确,服务能力不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尤其是西部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借鉴。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快速发展,规模逐年壮大,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中介服务逐步向全链条创新服务转变,发展趋势不断往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和国际化转变,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为适应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升生产力中心系统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亟需建立一套系统、全面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推进生产力体系的创新发展,作为其动态管理及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经实证研究发现,2010-2018年间广东省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不均衡,珠三角地区遥遥领先于粤东西北地区;企业服务能力、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对生产力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截止2010年底,已建成并独立运行的共有西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拉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阿里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三家科技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创建与发展,为推进我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了一条新路,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县(市)基层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能体现我国块状经济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及区域产业政策作用更直接的创新体系,在促进创新型省市和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路径应根据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创新主体的不完备性、创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创新目标的具体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和发展的不同类型,以加强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为基础,逐步提升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以科技创新计划为抓手,加大对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为协调人,构建县(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创导富有县(市)特色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建立健全县(市)基层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青海科技创新发展在经济发展、综合科技能力和创新主体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与优势,并从西部省区比较的视角考察了青海省综合经济实力、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论文提出青海科技发展应重点聚焦制度改革、聚焦特色、聚焦能力、聚焦融合、聚焦人才,围绕资源经济、生态经济、健康经济,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的体系化布局,着力构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贯通的产业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创+产业融合发展高地,以高质量创造引领高质量经济活动,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构建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型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区域特色经济的实质出发,探讨、提出了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中小企业发展先进生产力铺路架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是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诞生10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历时十年的辛勤耕耘,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已经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在不少地方开花结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一面旗帜.在生产力促进中心诞生10周年之际,总结回顾生产力促进中心1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进这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众创空间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提升高校众创空间服务质量、完善高校众创空间创孵能力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政策扶持、基础服务、创业服务、资源集聚、服务成效等入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高校众创空间数量较多、发展较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样本来源,选取代表性高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区域之间高校众创空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区域内各城市高校众创空间发展亦不均衡的结论。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对高校众创空间的政策扶持、调整创新创业人才结构、加强区域交流合作、结合地方产业需求提供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不断的持续创新,在开拓业务,提升效能和诚信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发挥了区域示范和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建会 《大众科技》2012,(5):158-159
突出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建设,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和战略重点,准确定位,注重产学研结合,更加突出区域特色和学科特色,服务区域,培养学科团队,建设地方知名品牌,创新地方高校发展思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协同创新的主体之一,在协同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具有知识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文化协同创新的优势.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可以发挥引领和主导国际科技研究与合作、支持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和支持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升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探究,旨在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基于前人的研究以及服务能力的影响特点,构建包括信息资源、服务战略、情报服务、服务技术、服务环境等五大影响因素的因素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面对面调研问卷,在有效问卷的基础之上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存在较为严重的障碍,影响程度最为突出的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人才资源等因素。为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竞争情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端人才的培养;(2)加大基础资源的投入,为竞争情报服务提供良好平台和服务环境,为竞争情报联动供给服务模式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区域创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科技信息协同服务,以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近年来开展的科技信息协同服务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流程,总结了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模式和实践经验,从文献资源体系结构、服务机制、服务手段、服务人才和服务供需关系等方面,对科技信息协同服务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其他省级文献平台开展协同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