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语文教学如果一味地强调形象、直观,将会遗失一些对学生多种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机会,因此,必须加强形象化教学手段与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语言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强烈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增强学生情感独特体验的同时,必须加强语言训练。语言训练点要依据课后习题、课文语言特色、关键语句、文中"空白"、学生实际水来平确定;训练顺序要遵循教材语言能力培养的顺序,对具体训练点,要由浅入深,形成由易到难的顺序;最终使全体学生达到教材的要求、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说:"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今后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语言训练的切入点,立足语文教材,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筑"本色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紧扣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想象,挖掘文本内涵;突出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增强语感;迁移训练,加强言语积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际和教育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反思,寻找促进学生发展,再现语文本色的教学行为,从而创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管小兰 《考试周刊》2012,(86):45-45
低年级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训练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到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要训练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品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必须启动"语言"这艘承载思想的"船",注重语言训练,尤其要专注文本语言的特殊形式,达到磨炼语言敏感性、加强语用能力的目标。一、精选"例子",力求语言训练的长度,增加积累怎样选择语言训练点,这是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最难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加强听说训练,增强学生听说本领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为此,要强化朗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要设置“听说训练课”,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开展“我是小小演讲家”活动,培养学生讲话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勤华 《考试周刊》2014,(38):31-32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将语文教学落实到语言训练这一核心上。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呢?笔者认为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0.
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书本来积累、保存和传播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能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必须要牢牢地抓住"读"这个根本。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愈来愈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朗读可使学生感受意境,领会中心,理清思路,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如何在朗读教育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情感教育,我们认为方法有五:一、范读课文 体验情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辞的情味可以从好几方面辨认,有的应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关系,通过多种方法加强"说"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阵地,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各种训练时机,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要将语言能力训练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过程要靠语言来表达。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展现缜密的逻辑思维的前提和保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范建佳 《快乐阅读》2011,(26):132-133
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熟能生巧,形成语感,从而形成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课要重视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二是尤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新课标用“尤其”一词提醒和强调语文课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良好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鉴别欣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习语言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一、积累经验,强化训练,鼓励学生说完整话1.注意积累经验,训练说完整话在课堂上,教师应把训练学生说完整话作为提高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加强朗读训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口语表达以及作文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最佳的朗读效果需要情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语感教学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话题.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则离不开语言的训练。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训练,遵循教学原则,在课堂中进行概括能力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积累运用训练、想象拓展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写作的体会是:深厚的积累,包括对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扎实的训练:坚持写日记、坚持写演讲稿、进行说写训练。通过"厚积"和"百练"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