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各家媒体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新闻战,各路媒体纷纷拿出看家本事,在争夺受众的眼球战中一决雌雄。纵观硝烟弥漫的新闻媒体竞技场,娱乐成为众多媒体试图击败对手、讨得受众欢心的重要手段。于是“精彩与快乐同在”、“真诚为您生产快乐”等诸如此类以售卖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纵观国内外的广电媒体,新闻节目往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每天所发布的各种新闻。广电媒体发布新闻的手段是通过播音员播报新闻。构成广电媒体新闻类节目的元素很多,环节也不少,但是,最根本的还在于最后的出口——新闻播音。因此,广电新闻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播音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3.
赵磊 《采.写.编》2023,(11):16-18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对策。主要涉及深入挖掘数据新闻潜力、强化跨媒体思维、注重媒体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与产学研结合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结合,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危机事件,汶川地震为媒体包括四川电视台在内的媒介逻辑演变提供了契机。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作为一个地方新闻媒体,在汶川地震直播以及之后连续4年的大型周年直播节目中,对演播室元素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本文从该频道对传统元素的整合性使用,对插片的有机运用,发挥演播室空间对历史和现实的同构功能,利用演播室中枢调度功能以形成新的新闻信息场域四个方面,从而分析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对新闻演播室元素的创新利用,总结汶川地震期间演播室在社会意识形态良性导向中的经验,也旨在为低成本运作下新闻演播室的创新提供相应的实战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超  陈龙 《传媒》2023,(14):91-93
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回避现象愈加显著。文章在对“新闻回避”进行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提出,负面新闻过度、公众对新闻机构缺乏信任、新闻信息过载、社交媒体新闻效能降低四个潜在因素对有意回避新闻的影响显著;无意回避新闻的情况更加灵活多变,主要是因为媒介选择的高度自由化和算法机制实现的个性化。文章认为应该通过推进建设性新闻实践、优化“社交过滤”、增加新闻“偶遇”建立“公共服务算法”等措施来引导公众参与新闻和公共行动,构建面向未来的健康的新闻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深 《东南传播》2012,(4):40-41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使之成为滥用新闻自由并公然挑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典型,这个事实案例与西方新闻理论相去甚远。笔者将从媒体的新闻自由权利、媒体的独立性、西方媒体的垄断现象以及媒体理性这四个方面对西方新闻理论与现实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有边缘化的势头。在党报机关报一统天下、生活类媒体刚刚突起之时,社会新闻普遍被各家媒体视为竞争法宝,被广泛运用。实际情况也充分证明了,社会新闻在扩大报纸影响力、吸引读阅读等方面,有着其他新闻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现在,各种媒体不断涌现,不但有了第三代、第四代媒体,甚至有了第五第六代媒体,对读而言,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读每天都要面临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轰炸。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评论节目要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应立足其原创内容的生产优势,引入非新闻元素,打造小而精的融媒体工作室,培养和建立融媒体新闻评论人才队伍,以实现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9.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日前揭晓,有十个名专栏列入其中,这也是中国新闻名专栏的第四次评选。新闻专栏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媒体的队伍素质和策划水准。从这次评选的新闻名专栏来看,中央新闻单位的有6家.地方媒体的有4家;报纸系统有4家,电视台有2家,电台有3家,还有一家是通讯社;新闻评论专栏仍是这次评选的重头,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评论节目要发挥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应立足其原创内容的生产优势,引入非新闻元素,打造小而精的融媒体工作室,培养和建立融媒体新闻评论人才队伍,以实现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相似文献   

11.
对世妇会报道的新闻学思考──中国媒体和西方主流媒体的比较研究徐人仲关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要真实,这是全球新闻工作者公认的职业准则,也是新闻受众的要求。西方主流媒体对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有一部分是比较尊重事实的,但是,不真实、不够真实的甚多。...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如何塑造品牌.电视品牌基本内涵和必要元素有哪些?从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有四个阶段是媒体品牌建设所必须经过的。  相似文献   

13.
张志安 《新闻战线》2023,(21):46-50
应用传播领域的实践,需要回应传播业态的结构性转变。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从重大报道热点化、视觉传播移动化、用户思维平台化、原创报道深度化四个方面折射出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的创新。身处“生活在媒介中”的传播业态,媒体要在应用新闻传播创新实践中思考权威性、坚守专业性、强化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因特网的发展对中国新闻传媒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源于网上消息的新闻报道也日渐增多,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作为除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趋势已基本成型。第四媒体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新闻传媒外延的扩大和媒介种类的增多。国内新闻界的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和手段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传播量猛增。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为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必须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特点,打造独具特色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本文主要从选题策划、话语表达、融媒手段、传播矩阵四个方面来阐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打造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16.
杨俊 《新闻世界》2010,(9):75-76
同为时事评论栏目的《时事开讲》和《新闻1+1》,分属于华语世界两大主要电视媒体:凤凰卫视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而且都有不错的收视率,并在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从新闻题材、叙事元素、视听元素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节目形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中央对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顶层设计。其内部逻辑,来源于主流媒体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早日实现中国梦以及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实际需要。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四力”这几个概念既独立运行又互相连结,共同构成一个由顶层设计统率的概念体系。新形势下提升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四力”,需要推行“文化综合创新”,并借鉴全球的创新理论成果,做到“理论创新为要”和“思维创新为先”。  相似文献   

18.
夏颖 《新闻前哨》2006,(12):42-43
这是一个媒体飞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时代,处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挤压下的传统纸质媒体无不竭尽所能,求新寻变。它们一方面通过提高报道的深度与力度继续巩固自己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紧跟“读图时代”、“视觉革命”的时代风向,倡导以生动、美观的图形化内容来报道、阐释新闻。图片、插图、图表等视觉元素在现代报纸编辑中已不再是简单地丰富、美化新闻报道,一场从“写新闻”到“画新闻”的角色转换正在悄悄进行。  相似文献   

19.
刘明学 《军事记者》2008,(10):14-14
时下,“新闻大战”已是媒体天天上演的节目,网络以“快”抢占先机,电视以“形象”夺人眼球,广播以收音机携带方便赢得听众……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在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风采依旧?新闻述评当数纸质媒体的一大优势。有了优势,如何做足?这里,笔者就新闻述评需凸现的几个元素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从与传统新闻的比较看网络新闻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络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第四媒体应运而生,近年来,人们对网上新闻的需求有不断增加之势,因而第四媒体──互联网的新闻传播渐渐成为各网站吸引网民的重头戏。许多大型的中文网站都纷纷开辟了“新闻中心”、“新闻频道”等栏目,其中又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焦点新闻、评论等小栏目,新闻、信息更注重不断更新,力图将最快、最新、最好的新闻呈现在受众面前。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媒体纷纷抢滩互联网,竞相上网创办电子版,目前登记在中国记协新闻报刊网络中心的国内中文报纸就达150家。已有相当多的传统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