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宁 《林区教学》2014,(1):65-66
川端文学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表现技巧和手法,来表达日本民族独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进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独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日本文学传统中独有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因此,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始终具有着一种悲与美相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也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学地位的重要基石,是他对自己文学基调的定位之作。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我"因孤独症而性格扭曲,却在与巡回艺人、特别是和纯真美好的舞女的接触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孤独得到治愈。可以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首洋溢着喜悦和哀愁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2.
《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深受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学的影咱。它借爱情反映现实生活,写出了对人生悲哀、虚无的感受,体现了川端康成的“回归传统”情结。  相似文献   

3.
蒋广平  张玉红 《考试周刊》2008,(47):209-210
《雪国》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标志着川端康成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高峰。本文从作品中的两个重要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入手,阐述了《雪国》在女性人物描写上表现出来的哀与美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以"表现日本民族的精华"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作品中除了表现出古典美和自然美之外,也显示出大和民族的另一种民族意识——"粹"。本文以《雪国》、《千只鹤》、《古都》为例,从"粹"的构造样态、柔美姿态以及外延表现等方面分析川端作品中"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将东方传统美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创作了传世之作《雪国》。作品的核心是淡定的美学追求,充满着纯净、空灵、忧郁的色调,集中展示了一种东方式的虚无美学思想。他的美学思想是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一脉相通的。因“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成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在新感觉派文学阶段.还是在新心理主义文学阶段创作,川端康成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构思,不断折射出自然美、人性美的光辉,总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东方和西方的和谐交融。在日本文学家中,几乎没有人能像川端康成那样没有一点政治瑕疵。《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从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川端康对政治态度的中立和无为.正是这种中立和无为,给川端康成带来了文学上的巨大作为。  相似文献   

7.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塑造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本文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的进一步解析,探究出整部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的《雪国》,从1934年动笔到1948年最后一个单行本出版为止,前后一共用了14年的时间。他的传统美学思想在《雪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在《雪国》中,川端怀着丰富的同情心,写了雪国底层妇女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与美。作品既充满了对爱的祈祷,对生命的礼赞,同时又表现了作家深沉的虚无感。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的突出特点是继承日本文学的传统方法与学习西方现代派技巧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不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川端康成的思想.在分析川端康成个人经历的基础上,探究《雪国》中蕴含的禅宗思想,即虚幻之美、生死轮回、瞬间开悟等,以期为解读理解川端康成的创作思想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睡美人》以炉火纯青的笔法延续了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中一贯的古典悲美与妖冶。作品中细致刻画的死亡意识和拥抱青春的主题设定也与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提倡的日本传统社会的"阴翳之美"遥相呼应。因此《睡美人》通过晦暗不明的场景、敏感细腻的回忆与阴翳无常的生死观,反映了川端康成晚年战后创作的复杂思考,呈现出于"物哀"中见人心纤细、于"意气"中见欲望妖邪、于"幽玄"中见风雅之寂的审美内核。故作品在死亡、欲望、罪孽的阴翳笼罩下,凝练日本传统审美的《睡美人》,表现出了人性在明暗交替的挣扎过程中渴望求得心灵净化,完成生命轮转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11.
中篇小说《古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各种自然事物生发出来的美感都让读者眼前一亮。通过对小说《古都》中自然美的详尽解析,从而揭示出在《古都》中作者设置自然属性表达美感而生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中国作家沈从文的《边城》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的悲剧性主题进行比较,从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和文章主题三个方面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68年,川端康成因为他的小说艺术“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民族性格的日本灵魂”获得诺贝尔学奖,获奖的三部代表作分别是《雪国》、《古都》、《千只鹤》。的确,这三部作品是川端康成作品风格的最好体现也即日本风格的体现,即“物哀”和“风雅”。但是真正体现川端康成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的,还当推他在晚年即196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睡美人》。《睡美人》的出版,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该书涉及道德中的色情问题,也正是如此,直到90年代,《睡美人》才翻译介绍到中国。  相似文献   

14.
战后,川端康成创作了一系列探讨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和日本独特的美学倾向的散文,《花未眠》即其一。今秋人教版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了这篇文章。川端康成从凌晨4点旅馆中未眠的海棠花中,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众多画家的作品及其言论中,引发出对美的三方面的深刻思考。首先,他在文章中形象地阐发了艺术美高于生活美的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美学观。他认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天赋本能,“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而人对美的感受“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所以,“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  相似文献   

15.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获得该奖之后第二个荣获此奖的作家。他是20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等。他的作品带有日本传统的纤细美和悲哀美,在文学领域里,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的《花未眠》,就是他的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战前所著的少女小说《少女的港湾》《花的日记》《美好的旅行》的内容异同性、故事主角的异同性的分析探索,归纳出川端康成少女小说的模式类型,旨在深入其作品内容探究其意义,开启川端文学视野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雪国》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代表昭和十年的名作之一。《雪国》对于作者来说是第二部《伊豆的舞女》。这两部都是以旅行为题材的作品。均是以主人公在旅途中邂逅的女性为开端展开了故事。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的代表力作《雪国》中的两位女主角音容笑貌、出场以及结局设置的对比研究,窥探了川端文学独特的消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塑造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本文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的进一步解析,探究出整部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滨州学院学报》2020,(1):73-77
川端康成晚年的作品《湖》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回忆、幻觉与现实交错,主题含蓄不明,常被认作颓废。小说色彩描写丰富,用白与红、白与黑、红与黑等描绘主人公银平及其跟踪的对象,表达了川端康成对美的理解:梦幻是美的,现实是丑的,美唯其短暂才获得永恒。银平对美的寻求,暗喻了川端康成战后对日本传统美的执着探索。  相似文献   

20.
邢孟达 《考试周刊》2012,(29):25-26
日本文学对自然的感受方法与思维模式是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融进自然之中;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相互依存,可以亲和地共生于同一大宇宙中。川端康成继承日本人与自然合一之文学传统,又擅长描写女性,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自然美与女性美相融合,形成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