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东乡族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历史传统、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甘肃省东乡族女童受教育比例普遍偏低,女童义务教育阶段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现象。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采取增加女童教育投入、宣传教育法规、培训当地教师、创办女童学前教育机构等措施,尽快提高东乡族女童入学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女童基础教育也是如此。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地的东乡族女童教育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女童入学率低,仅占东乡族适龄女童的65%左右;辍学现象也十分严重,部分山区小学在校女童流失率高达50%以上。调查显示,东乡族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教育收费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西部女童小学课程应渗透职业教育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起,我们参与香港乐施会《甘肃省东乡族女童教育》研究项目,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收集查阅、发放问卷、访谈和选取个案调查,我们发现,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社会性别观念等影响因素外,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适应性是当地东乡族小学女童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东乡族女童小学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东乡族女童小学教育课程和大部分汉族地区小学教育课程一样,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让学生顺利升入初中是当地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课程设置上,东乡县的大部分农村小学和汉族地区没有什么分别,主要是语文、数学…  相似文献   

4.
东乡族因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地区而得名。东乡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临夏州广河县、和政县、白银市会宁县及玉门市等县市及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也有少量定居。东乡族居住地大多在偏远乡村,自然条件较差,传统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不甘贫穷的东乡族男青年开始外出闯荡,"留守儿童"开始产生。因此,本文就东乡族留守女童教育现状及应对方法方面加以探讨,希望能引起对社会对东乡族女童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东乡族农村小学女童教育渗透职业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东乡县农村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缺乏吸引力是当地东乡族农村小学女童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女童而言,基础教育不仅应当提供给她们最基础的文化知识,还应当提供给他们能够体现当地特色和可运用于当地生产生活实践的实用技能。在东乡族女童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对于降低东乡族女童的辍学率、改变女童未来的生存状况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东乡族女童学习困难及其失辍学——学校跨个案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甘肃省东乡族基础教育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质的研究对东乡族女童学习困难以及失辍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论是,语言因素是导致东乡族女童学习困难和失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专家名录     
马以念: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曾参与指导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教育”以及“东乡族女童教育”等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儿童文学教程》、《家庭教育十二讲》、《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教育》、《学前读写准备》、《西北回族幼儿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西北民族大学的东乡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分析、文献资料方法研究分析了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状况,结果发现:东乡族大学生体重偏低及营养不良学生比例相对较高,男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良好,女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建议重视东乡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有效提高东乡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在非民族地区学校学习的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学习滞后的因素,找出回族、东乡族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在非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回族、东乡族学生数学教育教学新方法,为回族、东乡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双语教育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教育。双语教育的关键时期应从学前儿童抓起,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传承本民族语言,提高汉语读写能力。东乡族由于只有语文没有文字,加之师资紧张、双语教学资源匮乏,双语教育的发展非常缓慢。本文经过调查研究,针对东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资源储备情况,提出了开发与建设汉语文字与东乡语音对照的东乡双语教学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东乡族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事项。东乡族头饰便是东乡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头饰主要包括男性的帽子和女性的头巾,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佩戴在头上的饰品。东乡族头饰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民族风俗和审美情趣,是东乡族文化的名片。本文主要根据东乡族头饰的特色、习惯、禁忌等来阐述其所具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后,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关于东乡族教育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内容逐渐深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涉及教育与民族文化、辍学、教师、课程、双语教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乡教育实践的发展。然而东乡教育中存在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真正影响东乡教育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东乡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关系及其如何调适的问题是东乡教育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是今后东乡教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县东乡族女教师的田野调查发现,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是一个多元且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生涯转换的心路历程显现出生活在偏僻山乡的东乡族女教师在追求职业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从而折射出文化变迁对教师的生涯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3):143-146
对东乡族地区中学物理开放式教学的现状展开初步调查,得出东乡族地区中学通过开放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结论,认为造成这一结果有三方面的原因,并根据东乡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加强东乡族地区中学物理开放式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56个民族中,东乡族的教育始终处于排名倒数的局面,文盲率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中等和高等教育更是不容乐观,新疆的东乡族也不例外。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说明了新疆东乡族学校教育的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同时,针对东乡族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民间歌舞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延伸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东乡族人生活中最为活跃、最为普通的一种歌舞文化现象。本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东乡族民风民俗、社会生活中花儿,宴席曲,舞台歌舞为例对东乡族歌舞的遗存形式和社会功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米拉尕黑》以其别开生面的传承方式,独特的民族和宗教情结,唯美动人的故事内容,成为东乡族本土文化的代表作品,同时它也是见证了东乡族历史变迁的民族史诗,具有不可估量的审美价值和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乡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吃平伙的习俗,居住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族群体,依然保留着这一习俗。本文以池滩村的东乡族群体为个案,对这一习俗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作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东乡族是聚居于我国甘肃地区的少数民族,其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但针对东乡族饮食名称的翻译寥寥无几。以东乡族几种特色饮食为例,探讨东乡族饮食名称的英译问题,总结汉语拼音、意译实际原料、直译原材料等几种英译民族特色饮食的方法,为今后民族饮食名称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兴海 《教育革新》2010,(10):27-28
东乡族是我国的稀有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居住在甘肃东部的东乡县。东乡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东乡族人民世代沿袭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1990年开始,国务院实施“兴河西之利。济东部之贫”的移民工程,有4000多人口迁移到了现在的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乡聚居。历史与环境等多重因素造就了东乡族人民落后的经济、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