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DRM/DAB频率综合器的宽带低相位噪声低功耗的CMOS压控振荡器.为了获得宽工作频带和大调谐范围,在LC谐振腔里并联一个开关控制的电容阵列.所设计的压控振荡器应用中芯国际的0.18μm RF CMOS工艺进行了流片实现.包括测试驱动电路和焊盘,整个芯片面积为750μm×560μm.测试结果表明,该压控振荡器的调谐范围为44.6%,振荡频率范围为2.27~3.57GHz.其相位噪声在频偏为1MHz时为-122.22dBc/Hz.在1.8V的电源电压下,其核心的功耗为6.16mW.  相似文献   

2.
蓝牙射频前端跳频频综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应用于蓝牙射频前端的跳频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关键模块压控振荡器与双模预分频器的设计技术,采用混合0.18 μm CMOS工艺进行了流片验证.设计的压控振荡器性能稳定,低功耗低相噪,频率在2.4 GHz时测试相位噪声达-114.32 dBc/Hz@2.4 MHz.对双模分频器进行了设计优化,并采用一种集成"或"逻辑的锁存器结构,降低了功耗,提高了电路速度.测试结果显示电路在1.8 V时稳定工作双模分频器核心功耗仅5.76 mW;均方差抖动在输出周期为118.3 MHz时仅为2 ps,约占输出周期的0.02%.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应用于ZigBee收发机的全集成整数N频率综合器.频率综合器中采用了稳定环路带宽技术,使频率综合器的环路带宽在压控振荡器(VCO)的整个输出频率范围内恒定不变,从而维持了频率综合器的相位噪声最优值与环路稳定性.频率综合器的同相与正交信号(IQ)由VCO输出端的除2分频器产生.该频率综合器采用0.18μm RF CMOS工艺技术制造,芯片面积约1.7mm2.频率综合器采用在晶圆测试的方式进行了测试.在1.8V电源电压下,频率综合器不包括输出缓冲所消耗的总功率为28.8mW.频率综合器在2.405GHz载波1及3MHz频偏处测得相位噪声分别为-110和-122dBc/Hz.频率综合器在2MHz频偏处测得的参考杂散为-48.2dBc.测得的建立时间约为160μs.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振荡器,采用输出波形好、频率稳定度高、具有波段切换功能的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在每一个波段内,频率的调节是通过改变压控振荡器的变容二极管的直流反向电压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宽带CMOS LC压控振荡器设计及相位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标准0.18μ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宽带交叉耦合LC压控振荡器.采用开关电容阵列拓宽频率范围.设计过程中对相位噪声进行了优化.应用线性时变模型(LTV)推导出相位噪声与MOS晶体管宽长比之间的函数关系,从理论上给出相位噪声性能最优的元件参数取值范围.为简化推导过程,针对电路特点按晶体管工作状态来细分电路工作区域,从而避免了大量积分运算,以尽可能简单的比例形式得到相位噪声与设计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测试结果表明,在1.8V电源电压下,核心电路工作电流为8.8mA,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范围为1.17 ~1.90GHz,10kHz频偏处相位噪声达到-83dBc/Hz.芯片面积为1.2mm×0.9mm.  相似文献   

6.
锁相环移相器是利用锁相环参考信号相位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相位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90°固定相移的特性,实现精密的90°相移.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控制的全数字锁相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相环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所谓锁相环PLL(phase Loop Locked)是能完成两个频率信号相位同步的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它有三个基本单元;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和低通滤波器。基于PLL原理组成的锁相速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和PLL相比,其中的压控振荡器由电动机和光电传感器取代。光电传感器是一个转速—频率发生器,它输出的矩形脉冲数与电机转速成线性关系。工作原理:根据电机转速要求而给定的脉冲信号fR和光电传感器反馈回来的脉冲信号fF在相位比较器中进行频率与相位比较,并产生比例于频率和相位差的电压信号。此电压经过低通滤…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一个10 Gbit/s 2∶1半速率复接器电路能够在无外部提供时钟的环境中工作,需要一个5 Gbit/s时钟恢复电路从一路输入数据中提取出所需时钟.该时钟恢复电路采用3级环形压控振荡器,以克服2级振荡器存在的起振不可靠和4级振荡器振荡频率低的问题;采用鉴频鉴相器来增加牵引范围,以适应由于工艺、电压及温度偏差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NI Multisim12.0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了虚拟测试分析。通过改变直流输入电压大小,得到输入直流电压与输出波形呈线性关系,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当输入电压为锯齿波时,输出波形频率随锯齿波幅值变化而变化,验证了电压-频率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虚拟仿真实例证明了将NI Multisim12.0引入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后,有利于提升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理论和虚拟的实验教学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CMOS工艺的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0.18μm 6层金属混合信号/射频 CMOS工艺设计的2个 LC谐振压控振荡器及测试结果, 并给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1个振荡器采用混合信号晶体管设计, 振荡频率为2. 64GHz, 相位噪声为-93. 5dBc/Hz@500kHz. 第2个振荡器使用相同的电路结构, 采用射频晶体管设计, 振荡频率为2. 61GHz, 相位噪声为-95.8dBc/Hz@500kHz. 在2V电源下, 它们的功耗是8mW, 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7dBm和-5.4dBm. 2个振荡器均使用片上元件实现, 电路的集成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毫米波系统的下变频器,其中混频器采用了肖特基二极管镜频回收混频结构,振荡器采用了DRO(dielectric resonator oscillator)结构以提高系统性能,以保证在合适的体积内实现较高的频率稳定度.描述了系统中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的性能,用于评估系统链路性能,最后合并制作在单个基片上.根据测试结果,该下变频器的噪声系数在35GHz处1GHz频率范围内小于5dB,单边带相位噪声系数在偏离载波200kHz处达到-70dBc/Hz.由于采用了介质谐振结构,本振的频率稳定度小于60×10-6/℃.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晶体管高频加热设备的研究与试验 分析了电子管高频加热设备的缺点和晶体管高频加热设备的优点。并指出后者取代前者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提出了开关型逆变电路作为主回路,并加入连锁保护。在控制回路中,加入了数字锁相环电路。使其带负载时频率稳定。并研制了正负半周对称的压控振荡器,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探讨压控振荡器的设计参数和工作原理,提出电路的主要设计方向,计算各种性能参数。根据电路低功耗设计要求,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改良,确定整体电路。最后分析子模块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给出VCO电路的整体仿真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控制电压下,波形发生电路的振荡频率与控制电压成比例。  相似文献   

14.
CC4046集成电路锁相环采用RC型压控振荡器,外接RC作为充放电元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实用价值大,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系统,各种通信系统,以及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利用数字集成锁相环组成温控变频电路可以克服常见温控系统可靠性低、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为温度的精确测量及需要进行温度检测控制的设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电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用V/F变换器和VCO压控振荡器与单片机接口进行A/D转换的方法,并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转换程序.这种方法简化了硬件结构,提高了A/D转换精度,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由555时基电路组成的压控振荡器,经实验得出的ux-T曲线中有一个极小值,这和理论计算值有较大差异。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控制信号ux较小时,受放电管V的饱和压降uces影响所致,并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射频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比现行的实验室设备配置方案,给出了一种经济、实用的设备配置方案,接着以压控振荡器实验和低通滤波器实验为例对其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论述。该方案已在华南理工大学射频实验室建设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自动机理论设计多变量、多状态的离散数字系统的矩阵法;并用其设计步进电机数控制系统。引用压控振荡器作时钟,实现无级调速。用电流检测高、低压电源驱动电路,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出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模拟器件的远程电子类实验系统.并对系统设计中的一些详细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以压控振荡器为例说明了在该系统中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该系统具有用户可以对电路进行任意组态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三部分组成,具有锁定特性、载波跟踪特性、调制跟踪特性和低门限特性,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频率合成等许多技术领域,是现代电子产品中非常重要的部件,这里首先对环结构和特性进行分析,然后讨论锁相环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框图和工作原理进一步阐述相应内容,使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锁相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