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归结为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往往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决定学生成绩的因素有两个:智力因素(知识和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心理和方法)。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每年高考都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的成绩如何,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开发而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怎样培养完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208名初二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的测查,探讨了少数民族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数学成绩的关系。测查结果发现:(1)少数民族初二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数学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大于智力因素;(2)非智力因素各组成因素对数学成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认识兴趣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成就动机,再次是注意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 ,教师首先要认识口语交际的两个主要特征 :1.交际的互动性——口语交际是语言信息的往来交互 ,语言信息呈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 ,因此 ,参与交际的人 ,不仅要认真倾听 ,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 ,还要适时接话 ,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口语交际是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2 .能力的综合性——口语交际不仅需要听说能力 ,还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表情达意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如下 :非智力因素 :交际的兴趣、情绪 ,听说的仪态、习惯。智力因素 :思…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其中,口语交际因其独特的心理过程及其便捷、快速、普及的特性,对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观察力等智力因素以及其它非智力因素的成长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决定性的影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同一班级里,某些被公认为智力较高的学生,其数学成绩往往滞留在中等或中下等水平,而某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数学成绩却位于优秀水平。这说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但受智力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那么,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非智力因素有哪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如何?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下面就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谈几点浅显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项欢 《林区教学》2011,(10):60-6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在俄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科学地记忆和灵活使用词汇,促进其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的意义和目的 1.1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大量事实证明,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某高校384名学生为测试对象,讨论了动机对口语教学和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多方面影响,并就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激发学习者的交际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展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的可行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组成的。当今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但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也与非智力因素有关。有关专家认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所起作用的比重是,智力因素=0.525,非智力因素=0.475。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的中小学生都占极少数,大多数智力正常的学生,其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怎样开发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而在小学里,非智力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又如何转变数学差生?笔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一、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智能因素,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随机应变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健康心理等因素。而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渠道,它贯穿于整个教  相似文献   

16.
人的智力发展呈常态分布,但每个学生的成绩却各有不同,可见这些差别并非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和学生英语成绩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相似文献   

19.
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所谓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教学活动.这一活动的成败是看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的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就是说、教学过程其实是这两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完成的.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基本要素)以外的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心理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概括起来可分智力因素(又称智商IQ)和非智力因素(又称情商EQ)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于学习活动中。有效开发学生智力因素,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在教学中,智力因素的发挥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对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的情况,因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文章着重论述了如何培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及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