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决定性环节,也是图书生产的中心环节。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是一种科学的保证图书质量的制度。本文针对目前出版社三审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初审工作粗糙、三审工作程序走形式、审稿报告简单、审稿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图书质量不高的现状,除加强宏观图书质量监管外,更重要的是出版社要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特别是质量检查制度。文章分析了当前图书质量的现状、成因以及加强出版社内部质量管理的必要性,结合工作实践,对出版社图书质量检查制度、图书质量检查的依据和原则以及质量激励约束制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略谈图书质量的全面管理图书质量在出版社的出版经营活动中是第一要素,它决定着出版社经营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出版社的命运。一、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的要求出版社的图书生产过程是一个串联的系统工程,图书质量管理一定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正如新闻出版署新出图(199...  相似文献   

4.
图书质量的重要性已得到出版社的广泛认同,各出版社的图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但质量管理工作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要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管理水平,还须花大力气强化质量管理工作,注意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一、重视图书的内在质量当前,各出版社十分重视图书编校方面的质量,采取的措施大多是针对如何提高编校质量的,在制定出版社的质量目标时也往往以图书编校质量的合格率、优良率为指标。这些做法本身是对的,应该坚持。但是,编校质量只是图书质量的一部分,是图书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图书的内在质量则是更重要的,图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影响图书质量的因素包括在图书生产的全过程之中,选题质量、撰写质量、编辑加工质量、技术设计质量、印刷装订质量、宣传发行质量无一不与图书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造成图书整体质量的下降。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出版社必须加强全面质量控制。 一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确保质量的各种制度、机构、流程等。在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出版社,质量责任制理应提到与经济责任制同等的高度来认识。应以新闻出版署制订的图书质量标准管理图书质量,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如可提高图书质量,怎样评价出版社办社水平,这一直是出版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这里提出建立图书功能评价制度的设想,希望开展图书功能评价,建立评价出版社工作水平的客观标准;通过竞赛为出版工作改革提供基础资料;推动出版社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水平,以更好地完成图书出版任务。完整的出版工作系统目前,由编辑(出版社)、生产(印刷厂)、流通(书店)等环节组成的出版工作体制,存在着不少弊端。  相似文献   

7.
图书质量管理是出版社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出版社应立足于编辑实践,从规范图书的编辑出版流程、健全审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加强业务培训等方面对图书质量实施动态管理,以建立保障图书质量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8.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出版领导机关历来重视图书质量,早在1952年10月,便对出版社作出了必须实行书稿三审制的规定。从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十几年间,曾开展了多次全国性的图书质量检查活动。80年代以来,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中宣部等领导部门,又不断重申要加强图书质量管  相似文献   

9.
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本属老生常谈。今天之所以郑重其事地提出图书质量问题,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情况。这主要是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之进行了突出市场取向的出版改革,出版社转制,发展出版企业。若问当前图书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要而言之,利益驱动是客观原因,重利轻义是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工作的永恒主题。出版社的出书质量除取决于出版社专业人员本身的素质外,还取决于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在众多图书质量管理方法中,“成书检查”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指导思想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自1985年起即开始成书检查工作,现已形成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成书检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本年度部分成书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本社图书质量的现状,进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外语教材出版中存在单纯追求快速发展、忽视图书质量保障工作的现象,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外语教材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新时期图书质量保障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我们的做法,交流外语教材编辑质量保障工作的心得。  相似文献   

12.
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字类图书的质量检查表明,图书的整体合格率仍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还要低于去年的百分比。这就是说,目前我国出版图书的编校质量尚有待提高。图书内容普遍出现错别字和文句不通等质量问题,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图书校对工作不能尽如人意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提高图书校对工作的质量,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长期以来,我国出版社图书校对一般实行三个校次的工作制度。重要图书还要增加校次。但在观念上,通  相似文献   

13.
赵朋举 《出版广角》2015,(7):106-108
本文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图书出版过程中,结合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图书全生命周期内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图书出版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的特点,尤其是对选题策划阶段和图书市场营销阶段的质量控制做了重点研究,最后提出出版社亟须实行的图书出版项目质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琪 《编辑之友》1989,(5):21-23
随着出版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版社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并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责任制相继提出。当前,出版社普遍实行的编辑工作定额制,规定了发稿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图书质量,奖勤罚懒起了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出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出版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多出、快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图书,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出版社要懂经营、会管理,获取好的经济效益,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努力提高图书质量,是适应这一形势要求的关键,其中的核心是出版社应对图书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各级各类的图书质量抽查活动越来越多。有国家组织的不定期质量抽查,各省、市开展的定期质量抽查;有各出版社自行安排的质量抽查;还有诸多图书评奖中对参评图书的质量审读等。与之相应的,各出版社制定了对被查不合格图书编辑的明确的奖罚办法,诸如罚款、对晋级升职实行一票否决等。从编辑角度说,所有这些质量抽查,无异于是对编辑工作的检查。事实上,当编辑们听说自己  相似文献   

17.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制度童芳远出版社应该如何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呢?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许多出版单位都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图书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制定了一系列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应该说这些措施对提高图书质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正如我...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图书质量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不是有所提高,而是有所下降,这已经成为我们出版界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自全国部分出版社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以来,出版社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图书的品种、数量也有明显的增长,但是质量却没有相应地上去。有的由于只重视经济效益,而  相似文献   

19.
书籍装帧是出版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生产环节。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出版人 ,把精美的图书外观视为图书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一个有力的竞争条件。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先生把这种认识归结为“两半球理论” :图书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各是两个半球 ,两个半球合为一个圆球的书籍产品 ,才能在图书市场上滚动。对此人们有普遍的共识。但在如何抓好装帧工作上 ,人们在大胆改革的进程中 ,却也在尝试着不同的做法。比如绝大多数出版社仍保留着美编室建制 ,但实行着不同的考核办法 ;也有的出版社在美编室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目前电子图书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面临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不能保证电子图书质量;参考传统图书和现行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做法并结合实验,提出了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的适合电子图书生产个性需求的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