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一度的高考,可谓是全民关注。高考揭榜的日子,高考"状元"更是被世人关注。无论是无意炒作,还是有意学习;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关注,在众人眼里,"状元"们终归还是"佼佼者",他们所带给同龄人和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面对这群经历一样的高考而产生出来的不一样的"状元"们,我们还是有必要走近他们,探询"状元"这二个字的背后到底站着怎样的一群人,探究他们究竟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子寒 《高中生之友》2008,(18):11-12
据有关部门调查,从2005年开始,全国高考男"状兄"人数所占比例逐年减少。截至2008年,三年间男"状元"总体比例仅占37%,而女"状元"从1999年的33%上升至2008年的60%,上升近一倍,势头迅猛,令人刮目相看。有关人士分析,将来几年,仍可能会是高考女"状元"趋多的态势。在我国1999年~2008年的高考"状元"中,全国高考理科"状元"中男生约占55%,女状元约占45%,男生处于领先优势;但文科"状元"中,女生却占绝对领先地位——70%,文科"状元"似乎是女生的天下了。在今年高考中,全国60名高考"状元"中,女生36人,男生24人,男女比例为4:6,其中文科第一名中,仅有6名男生,女生占到了近七成……  相似文献   

3.
<正>高考刚过,一些媒体又开始热炒"新科状元"。有大报介绍"理科状元"学习技巧,有小报爆料"文科状元"当年趣事,有网站挂出"状元"生活写真,有早  相似文献   

4.
恢复高考30年,产生大中专学生4.5万人,这里一次次制造"高考神话",成为"状元县"。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干旱贫瘠的甘肃会宁县,许多人及他们的家庭因高考而改变命运。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两度踏访新庄塬——会宁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在当地,新庄被誉为"状元县"的"状元乡",1.6万多口人,30年考出大中专学生2000人,  相似文献   

5.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各地各级状元总会迅速成为媒体的宠儿。他们通过电视、报纸或者网络跟我们分享经验。再然后,他们会被一个或者多个出版商网罗在一起,出一本状元经之类的书,让学弟学妹们掏钱去学习和仰慕。很不幸,不少学生和家长对状元们抖搂出来的东西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可是,状元的那些招数真的能让我们在高考战场上奏响凯歌吗?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我们或许知道有选择地借鉴,但对于那些长着一副全民皆宜模样的法宝,很多人似乎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比如说格外有代表性的错题集。  相似文献   

6.
"只看一遍就能提高学习成绩"、"每句话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这不是口号,而是无数学生学习《CVC状元高分学习法》(498元/套)的真实感受。今年中考、高考过后,被称为"神奇学习方法"的《CVC状元高分学习法》又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7.
赵志伟 《中文自修》2023,(23):50-52
<正>中国人有所谓的“状元情结”,你看现在每年高考发榜以后,各种媒体都会炒作“某省状元、某校出了状元”等等,其实现在所谓的“状元”充其量是某个地区的第一名罢了,和过去的状元在地位、名声、前途上有天壤之别。过去的状元,在正常情况下,每三年全国才出一个,他们一旦考中状元,即刻就可以做官,最大的可以做到宰相。  相似文献   

8.
邓莹兰同学在2008年高考中以总分64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她的班主任李美和老师说,邓莹兰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她的科任老师说,邓莹兰很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优异的成绩必定得益于优秀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位状元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相似文献   

9.
行阳 《家教指南》2004,(10):18-22
连日来,2004年中国各地新科高考状元成了各家媒体追逐的焦点。不少人这样探问:他们能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秘密究竟在哪里呢?近日,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这些状元的成功因素有许许多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民主的家庭环境在所调查的90位省市状元中,约65%的高考状元出自工人、农民家庭,有的父亲或母亲还是下岗职工。辽宁省高考状元耿原、江苏省高考状元钱亮、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吴诗士、江苏盐城市的高考状元马荣荣等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郑州市高考理科状元柴源的父亲是矿工,母亲是农民;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郭璐的父母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10.
有位记者访问了一所名牌中学的七位高考单科状元,问他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好的经验。虽回答各异,但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能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营养、滋润成功。甚至有四人不约而同地拿出本子.只见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三个字:错题集。  相似文献   

11.
该不该重奖高考"状元",历来争论不休。最近,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获得68万元奖励的消息,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可否认,重奖"状元"出发点是好的,如奖励方所说:"营造重视教育的氛围,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Top1《我主沉浮》作者:《高考金刊》编辑部上榜理由:与你分享的幸福,胜过独自拥有——《高考金刊》四年封面状元将与学子们分享他们的成长。状元求学路、状元抓分手、状元QQ堂全方位展现状元风采。他们有着很多相同的品质——执著的信念、勤奋的态度、平和的心境、永不言弃的精神,这是他们成功的共同基因。希望能将这些基因克隆给心怀大学梦想的你。  相似文献   

13.
资料链接:据《新京报》报道: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推出的我国首个针对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披露,1977年至1998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当中,约有40%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深造或定居海外。针对高考状元报考的都是"能挣钱"专业的现象,课题组负责人蔡言厚教授认为,"学生缺乏为国奉献"的价值观念,在"状元选择出国"上,他更是坚持这种道德批判态度。此后,《山西晚报》刊登曹林的署名文章《不必苛责"状元"出国》。文章认为,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开放的时期,"这是一个不再以追求私益为耻的时代","我们不用动辄把国家压在每个公民的个人头上","状元"出不出国,回不回国,外界不应指责或批判。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广东实验中学一举创造了广东高考的三个新记录:广东高考“第一人”——黄仲强一人独得广东省化学类高考总分“状元”、英语Ⅱ高考总分“状元”及英语单科“状元”。广东高考“第一班”——首届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49人100%上重点线,其中,总分800分以上的有22人,总平均分为785.14分。广东高考“第一校”——总分800分以上的人数达41人44人次,单科800分以上79人次,700分以上182人次,重点率为82.92%,夺得两个总分状元和两个单科状元,是广东省高考高分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学校。那么,广东实验中学有什么备考经验呢?为此,记者采访了…  相似文献   

15.
享受学习     
王哲  邢标 《新高考》2007,(10):60-61
来自金陵中学的王哲同学是2007年高考江苏省物理、生物科目组合的状元,高考总分为672分,其中语文124分、教学136分、英语138分、物理138分、生物136分。他的各学科发展比较平衡,希望他的学习"宝典"对于备战08高考的各位同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8月,如火如荼的高考录取已近尾声,但有关高考的话题仍在热议中,"状元复读后又成状元"便是其中之一。据媒体报道,去年辽宁省的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在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选择退学复读,希望能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追求更纯粹的国学梦。今年,她以666分的高考成绩再次成为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这次,她毫不犹豫  相似文献   

17.
高考过后,许多媒体都争相报导了各省状元的学习经,文科状元经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值得借鉴。第一,顺其自然,快乐学习。四川叶思雨说:“我从来不和别人比,我知道,只有比过了自己,才能比得过别人。”福建陈溢诗说自己“拿下状元,缘于自己高考期间心态好,考试特别轻松”,平常性格也是从容淡定。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5,(7):8-9
高考文科状元,却说自己语文底子不好.而对数字特别有感觉,这些话从张宇寒口中说出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张宇寒透露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她认为,学习要先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时文选萃     
"状元"未必都能成才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  相似文献   

20.
陈创 《广东教育》2008,(7):25-25
高三一眨眼间就过去了,在收获的季节里,我很幸运与他人并列成了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单科“状元”。在这里,我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多年的语文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