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目的语因素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由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篇偏误入手,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探讨了目的语对中介语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得出结论:大约三分之一的语篇衔接偏误是由目的语因素造成的,证明目的语因素是造成中介语语篇衔接偏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根据James Corder的研究方法,借助典型的偏误实例,分析了目的语对中介语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2.
偏误分析理论自八十年代运用于汉语中介语研究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汉语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偏误研究硕果累累,语篇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后起,但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将从母语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这一角度对语篇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并对研究现状及趋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祝爱华 《天中学刊》2006,21(6):97-100
近年来,学术界对英语母语留学生汉语习得语法偏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语母语留学生语法偏误的类型有句法偏误、语义搭配偏误、语用偏误等类型。偏误形成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今后对语法偏误的研究应注重实词研究,加强系统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展开对语篇语境偏误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母语学生习得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英语语言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语篇衔接偏误产生的语言因素,总结了衔接偏误的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是语篇衔接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需要,我们在学好自己的母语之外还要学习第二语言。而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母语的迁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在二语习得中我们都会认为母语只会产生负作用,也就是说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产生的是负迁移。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母语在产生负迁移的同时,其实还会产生正迁移。本文将重点讨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同时根据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来探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冬静  何蕾 《华章》2007,(3):115-115
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探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首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回顾了母语对二语习的影响的有关研究,最后概括了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正迁移和负迁移,二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母语负迁移是中介语石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从母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四个层面对中介语石化的负迁移影响的探究、分析,对于二语学习者避免或减少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提高二语的习得能力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偏误分析是偏误分析理论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语篇引起的偏误分析研究不足。这一偏误现象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拟从语篇偏误产生的原因,语篇偏误的类型这几个方面入手,简要谈一下语篇偏误在偏误理论分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阻碍二语习得。研究和探讨母语负迁移对我们的外语学习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语用失误入手,着重探讨和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及成因,并就如何克服母语负迁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语篇连贯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揭示英汉书面语语篇因文化语境差异在语篇连贯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以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汉语作文为研究语料,分析文化差异对中介语语篇连贯的影响,重点分析文化差异所引发的语篇偏误.  相似文献   

11.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丹 《考试周刊》2014,(7):94-95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负向迁移往往被认为干扰和阻碍了学习者的学习,而母语的正向迁移通常被忽视了。本文从语言的共同性、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表达和理解上、汉英语言对比层面上分析了母语的正向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积极影响,从而引导学习者借助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二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中连接成分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汉语作文中,对连接成分使用的偏误分布很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一、按照科德对偏误的分类,学生的偏误中以省略偏误占绝对多数,并没有受其母语“形合”的负迁移影响;从逻辑语义关系来看,主要集中在因果、条件、转折和举例等关系上。二、在错选这种情况中,因对具体词语掌握不到位而造成的偏误远远多于因逻辑关系判断错误而导致的偏误。三、从连接词在小句中的位置来看,不是处在小句句首位置的连接词出现偏误的情况相对于其使用总数来说,所占比例较高。四、在一个小句中同时运用两个或两种连接手段时,偏误率较高。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卢红艳 《华章》2007,(6):42-42
本文从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作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篇衔接偏误现象出发,对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进行归类:误代、误加、遗漏、杂糅、错序等;还主要从国内本体研究不够和留学生缺乏系统训练两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我们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成新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2):49-51,53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作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篇衔接偏误,因之来探讨这些常见的语篇衔接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提高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效率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探讨其性质和特点,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实践的需要。佤语、汉语分属不同语系,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佤族学生汉语习得实际属于二语习得性质,习得实践表明母语干扰是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习得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佤语母语干扰特点对佤族地区汉语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是一种常见而自然的现象,是学习者在母语和目的语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认知的印迹,反映了语言、心理、社会等多种认知方式的制约。而中介语有其自身的构建规律,这种规律通过偏误分析得以把握和运用,为二语习得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武炫 《电大理工》2012,(2):63-64
语言迁移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内容。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以及文化五个层面入手分析母语迁移现象,并通过讨论了解影响母语迁移的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从而正确认识并积极的克服母语迁移,以找出有助于二语习得的有效方法。最终得出结论:研究母语迁移,对于二语习得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会出现语言偏误,对语言偏误的重视和分析有助于二语习得。语言偏误包含了语法的偏误。从英汉语言对比和汉语方言的角度出发,基于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理论,侧重分析形成语法偏误的原因,以帮助二语习得者避免语法偏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有关研究,探讨了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母语对二语作文的影响以及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作用。并指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母语在二语语义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二语习得研究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母语迁移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母语对二语语义习得的影响,提出母语在二语语义习得问题上的辩证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