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夺”字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把下半部分写作“又”字,就是现在的“寸”字。“又”字在古代指的是手,整个字形表示的是一只振翅欲飞、欲从人手中挣脱的鸟,表示挣脱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的“word”与汉语的“词”是一个概念,可是若对英语“-word”和汉语中的“字”进行详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英语的人谈到“word”的场合,说汉语的人说到的就是“字”,也就是说,“word”与汉语中的“字”也有多方面说清道不明的联系,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对古代汉“字”的特点去分析之后,更能说明这一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古汉“字”与英语中的compound word和derivative word的分析比较,粗浅地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男字由“田”“力”两部分构成。“田”指在田地里耕作;“力”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就是“耒”(lěi)。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人的主要职责,所以用“田”“力”来表示男人。女字是一个象形字:一个女子跪坐着(古人席地而坐),双手温文地放在胸前。“女”的本义就是“妇女”。不过,在古文中有时借为“汝”(rǔ,意思是“你”)。“男”和“女”@李乐毅  相似文献   

4.
古代书籍里有所谓通假现象。通假就是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通假字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中学教材中所有的通假字背上和默上。当然能掌握一些有关通假字的运用规律,将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准确识记有关通假字。通假字的运用规律大致有三: 1.两字音同或音近。比如“反”通“返”,“知”通“智”,  相似文献   

5.
肖车 《现代语文》2004,(7):45-45
古代最高级的考试——“高考”,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京城隆重举行。据统计,中国古代书生要背诵《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0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古代“高考”要背多少书!山西@肖车  相似文献   

6.
文、字、书三者 ,“文”源于图画 ,“字”是形声字 ,“书”指文字。“六书”之“六”当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一些学者认为“六书”当归纳为“三书” ,是错误的。商代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完全可以用“六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你猜字谜     
离损法猜字谜的方法有很多,先来说说“离损法”。离损法就是从谜面的某个字中去掉一些部件,比如偏旁、部首、笔画等,去掉后剩下的字就是谜底。举例来说,“俺大人不在”这个字谜,谜面中的“俺”字是由“亻、大、电”三部分组成的。“大人不在”,意思是要将“俺”字中的“大、亻”去掉,剩下的“电”字,就是谜底了。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黄老之道 ,内容博大精深 ,蔚为大观。它以朴素的唯物辨证法为立足点 ,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它是东方古代哲学的智慧结晶。黄老之道的最基本内容是“无”、“有”二字 ,试举几例分析其闪烁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性光芒。一、没有“有”就没有“无” ,反过来说 ,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有”和“无”是对立的统一。二、“无”中生“有” ,“有”化为“无”。以刚胜过柔是刚为柔 ,以柔胜过刚是柔为刚。三、“有”就是“有” ,“无”就是“无” ,不然就不存在“有”、“无”这两个字。以道分析“科学” :一、没有…  相似文献   

9.
“而”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上说:“而,颊毛也。”它的本义就是面颊上的毛,也就是胡须。这个字很早就被借用作虚词,所以古代文献中作胡须解的“而”字并不多见,以至于一般人不了解它的本义。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 ,课文对“别枝”的注释是 :“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为什么会认为“别枝”的原意是“另一枝”呢 ?原来古代没有“另”字 ,要用到“另”字的意思时都写作“别”。这样古代的“另”字就兼有了“别”和“另”两个字的意思。到底解释成哪一个字就得结合具体语境下判断了。“别枝”在此处解释成“另一枝”很不妥当。因为不通 ,所以又由“另一枝”再进一步解释成“树枝”。这同样很牵强 :为什么“别”字的意思完全消失了 ?词意变化的轨迹不清楚。我认为“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 ,“…  相似文献   

11.
文史大师郭沫若曾经说过:“三步之内有芳草,一字之改可谓师。”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古代诗词要求文字特别精炼,诗人往往数易其稿,可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代文人虚心求教、精心推敲,留下了不少关于“一字师”和“半字师”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表意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中有大量的“糸”部字和相关之率,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养蚕和丝绸生产的历史及丰富多彩的丝绸文化。从《说文·糸部》字及相关字字义分析,可了解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原料、工具、工序和成品等有关知识,看出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和发达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3.
“和”是中国古代审美艺术辨证之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范畴。“和”字初有“盉”、“龢”、“和”三字,三字内在结构、文化意蕴虽有不同,但又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和”的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可从汉字“盉”、“龢”、“和”的结构生发见其踪迹。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总要有一个称呼,而这个称呼要有意义。这个称呼的意义就由“名字”体现。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就是指姓名,或者就是名。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名”和“字”是不同的,一般以“名”为主,由“字”作补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表意义字,蕴涵着丰富的化信息,汉字中有大量的“糸”部字和相关之字,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养蚕和丝绸生产的历史及丰富多彩的丝绸化。从《说·糸部》字及相关字字义分析,可了解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原料、工具,工序和成品等有关知识,看出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和发达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6.
赵苇杭 《学语文》2008,(1):44-44
反训是个训诂学术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些词在古代含有正反两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古代诗文中有些词语需要反训,即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否则就会导致对整句话乃至整首诗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旨趣也会变得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中,关于“美”字的字形起源及其本义的探讨,引起了古文字学家、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这是因为“美”字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意识、审美文化心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美”宇的深入探讨,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和剖析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内容和特征。 在对“美”字的起源和本义的探讨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少精辟的看法,诸如“羊大为  相似文献   

18.
熟悉《天方夜谭》的同学知道,“夜谭”就是夜间说话、讲故事的意思,其实就是“夜谈”。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写“夜谈”,而写成“夜谭”呢?这得说到我国古代的一种习惯——避讳。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遇到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以及和他们有联系的字时,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甚至于同音的字说话时也要避讳。例如,古时候皇帝去世了,不能直接说死,要说“驾崩”或“山陵崩”。同样的道理,唐武宗的名字叫李炎,因此,从他当皇帝的那天起,人们说话、写文章凡是遇到两个“火”字相重的字,都要避讳,用其他字代替。于是,人们在写“夜谈…  相似文献   

19.
同源词浅论     
汉字中有不少字有同一来源,即先有一个字,后来出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就造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示,这就是同源字。如枯、涸、竭音义都有联系,是同源字。决、块、缺、阙都有“缺”的意思(玉缺为块,水缺为决,器缺为缺,门缺为阙),语音也相似或相同,也是同源字。有的同源字在古代意义相同或相近,由于意义长期演变,现在已看不出联系,但从古籍或一些合成词里仍然看得出联系,它们仍然是同源字。如“迫”和“薄”,在现代汉语中完全没有意义联系,但成语“日薄西山”里,“薄”还保留了“迫”(逼近)的意义。本文不称同源…  相似文献   

20.
反切浅说     
壹、反切是怎么回事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例如“东,德红切”就是用“德”和“红”这两个字给“东”字注音。这种方法有点象是拼音,但又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拼音。用来注音的两个字,前一个叫它做反切上字,后一个叫它做反切下字,而被注音的那个字叫它做“被切字”或“所切字”。反切注音的方法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同反切下字的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音节,便是“被切字”的念音。“反切”本来是指这种注音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最初是称“××”,唐代以后一般均称为“××切”,后人因而把用这种方法所表示的音值也叫做“反切”了。如有人问:“东的反切是什么?”回答说:“是德红切。”其实“德红切”是反切这种方法在“东”字上的具体运用,说确切一些,它是“东”字的反切读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