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的大使是将军大使.确实是这样的,十个大使十个将军.他们都打过仗,当时有:姬鹏飞、黄镇、王幼平、谭希林、倪志亮、彭明志.当时总理找耿飚谈话的时候,耿飚对总理说:我对外交一窍不通啊.总理鼓励他:"可以边干边学嘛.再说,抗战时你不是曾经带领美军观察组从延安到了晋察冀吗?在北平不也是和美蒋代表在会议桌上打过交道吗?"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增加,中央决定组成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经过层层筛选,中央选调了一批兵团级下部出任第一批大使。他们是黄镇、耿飚、袁仲贤、韩念龙、王幼平、姬鹏飞、彭明治、谭希林、倪志亮、曹祥r、冯铉..由于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人们都亲昵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增加,中央决定组成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经过层层筛选,中央选调了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第一批大使。他们是黄镇、耿飚、袁仲贤、韩念龙、王幼平、姬鹏飞、彭明治、谭希林、倪志亮、曹祥仁、冯铉。由于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人们都亲昵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这些身经百战、戎马半生的人民解放军正军  相似文献   

4.
窦忠如  西晋 《出版参考》2007,(11):15-16
作为曾经与中国共产党生死决战的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在旅居美国十数年后下决心回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来度过余生,这实在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而这一事件的策划者就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丁国钰大使作为其中的主要执行者和见证人,同样是功不可没的。对于李宗仁下决心回国的思想动因,丁国钰总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周恩来长期耐心地做了李宗仁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小雷 《湖南档案》2010,(11):28-30
首次亮相惊四方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大约4000人的部队引人注目,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式冲锋枪。当这支部队向蒋介石致意的时候,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1988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要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叶挺将军摄影作品展览》。我是解放军报的见习记者,报社把采访这一活动的任务交给我单独完成,我着实心里很紧张。我能行吗?当时我只是一个“见习”的“小记者”,虽然从事新闻工作已有好几年,但直接采访国家领导人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同事们见我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安慰我说,没事,李鹏总理很平易近人,挺和善  相似文献   

7.
说起中远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人们立刻会反应:总经理不是徐泽宪吗?中远两湾城不是他们建造的吗?海南岛开“亚洲论坛”会议的博鳌不是他们开发的吗?浦东足球队不是他们收购变成中远汇丽队的吗……初夏的一天,我和徐泽宪总经理对面而坐,开始了一次漫长的访谈。尝试“买壳上市”,虽然谁都没有尝试过笔者:徐总,中远置业集团公司还很年轻,你也不老,才四十多岁吧?听说公司成立的初期非常困难?徐泽宪:是的,1995年我被派去担任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总经理,这个公司其实是1993年的时候由上海远洋公司的基建处和行政处房管科合并建立的,当时…  相似文献   

8.
丹东日报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闻评论“开局之年十问丹东”的篇目为:《丹东,你准备好了吗?》《丹东,你的思想解放了吗?》《丹东,你有大局意识吗?》《丹东,你能不能留住人才?》《你怎样实现光荣与梦想?》《为什么要振兴农业?》《面对机遇,你急还是不急?》《是否还有值得骄傲的品牌?》《动真格的好吗?》《丹东,能不能再创辉煌?》这些评论文章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此次德国大选中,由于没有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获得议会多数,因此出现“大联盟”政府的可能性很大。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意味深长地说:“出任德国新总理的人,将是那位最会进行谈判的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4):99-100
<正>1976年10月6日19时55分至20时30分,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坐镇指挥,汪东兴负责执行,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施隔离审查。在这一紧要的历史关头,时任中联部负责人的耿飚,受命领导接管被"四人帮"控制的中央新闻单位。根据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的《耿飚回忆录》第八章"春风又绿中华"、钱江发表在《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9期的文章《迟浩田接  相似文献   

11.
巴育在议会全票当选临时总理,且是近22年来手握权力最多的泰国总理。在泰国民主机制运行82年后,为何在21世纪的今天又产生了军人总理?将军巴育将把泰国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5,(7):44-45
大熊猫赴台的消息让“国宝”再一次当仁不让地当上了“和平大使”。其实.在很多年前.中国大熊猫就以“大使”的身份在海外“落地生根”.如今这些“留洋”大熊猫过得还好吗?  相似文献   

13.
杨玉昆 《中国档案》2004,(12):39-39
近日接到友人信函,内有笔者所需要张自忠将军的档案资料及友人的编研心得。我思年轻人打字速度快,便嘱在我室实习的一名大学生录入电脑。谁知半小时过去,只录入数行,其间还不断向我询问这个字是什么,那个字怎么读。搅得我刚刚成文的思绪几次被打断,真后悔当初还不如自己录入省事。是友人的字难于辨识吗?非也。那么原因何在?我想最大的可能是:  相似文献   

14.
你见过古代的大学文凭是什么样吗?和现在的大学毕业证书有什么不同?2009年12月14日,在四川客家文化论坛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张保存完好的清代咸丰年间的监照相当抢眼——这就是当时的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5.
1959年初,文艺界掀起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的热潮。周恩来总理十分注重这些为国庆赶出来的作品,对送上来的作品亲自过目。他对当时电影界存在缺少美感、轻松愉快影片的状况很不满意,将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夏衍找来说:“你不久前不是去过云南大理吗?是否写一部以大理为背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喜剧影片?”  相似文献   

16.
徐鸣 《档案与史学》2011,(12):34-37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已向国外派遣了几千名大使,以代表国家履行庄严职责。在这些大使中,有战功卓著的“将军大使”(如姬鹏飞、黄镇),有英姿飒爽的“妇女大使”如首位女大使丁雪松,有外交学院毕业的“学子大使”。可号称“作家大使(纯粹以写作为生)”的估计独此一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王任叔(笔名巴人,1901.10.19~1972.7.25)。  相似文献   

17.
战斗中,班长英勇捐躯,一战士挺身而出,带领全班杀败了敌人。几十年后,一位通讯员前去采访这位“老革命”:请问,您老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想什么。”“那您当时有什么心理活动?”“没有什么心理活动。”“那么,请您谈谈当时的动机好吗?”“动机?什么动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从战场上下来,见了狗我都恨不得踢它两脚”。这是王安忆在中篇小说《小鲍庄》里描写的一位通讯员采访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片段(大意)。  相似文献   

18.
李森林 《湖北档案》2003,(12):33-33
儿时,发现家中藏有一帧民国初湖北督军萧耀南将军像。因为小,当时不知他是什么人,只觉得照片上的人很威风。后听父辈们讲:家叔  相似文献   

19.
读到古人的一段话,对我们搞新闻的记者、编辑颇有启迪。这段话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以尽其声。”(《礼记·学记》)这段话非常符合现实情况,只有善于提问的人,“叩之以大(者)”,得到的反响才能是“大鸣”,反之,问不了几个问题的人,“叩之以小(者)”,那当然得到的反应必是“小鸣”,甚至会戛然而止的。新近当选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张严平,就是一位善于提问的“叩之以大”者,她在采访老将军杨业功时,就准备了一连串的“?”:“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威严吗?他发火吗?他发起火来…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7):74-74
★《战争回忆录(精装、全三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夏尔·戴离乐2005年3月定价:98元戴高乐将军在1947年辞去临时政府总理一职后开始撰写此书,耗费了十多年才完成。它可以看作是从戴高乐本人和法国的角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对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