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体几何》(甲种本)P.128第17题是: 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的面积等于S,这个侧面与它所对棱的距离等于d,则这个棱柱的体积V等于(?)Sd.(*) 对这道普通的习题,若能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立几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 周传军六年制重点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第128页第17题是: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的面积等于S,这个侧面与它所对的棱的距离等于α,求证:这个棱柱的体积等1/2S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采用过一顶点作直截面,把此几何体看成楔体的方法来解决的。若采用“割”、“补”的方法,思路更清晰、灵活,步骤简捷,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3.
求斜三棱柱的体积,经常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柱体体积公式V柱体=底面积×高;二是棱柱的体积公式V棱柱=直截面面积×侧棱长(其依据是立体几何,全一册(必修)P56例1所体现的:斜棱柱的直截面把棱柱截成两部分,把下一部分放  相似文献   

4.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直棱柱的侧面积公式: S直棱柱侧 =ch,这一公式是利用直棱 柱 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得到的。下面,我们来研究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从而找到求斜棱柱 侧面积的方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图形 ?  (有许多学生回答是平行四边形,也有的说不一定,学生之间自发地进行讨论。 )  〔评: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引出猜测,活跃教学气氛。〕   师: (教师拿出纸做的三个斜棱柱模型。首先请同学们确认它们是什么棱柱,直至 同 学们认定它们都是斜棱柱。 )  为了弄清楚斜棱柱侧面…  相似文献   

5.
丁益祥 《考试》2003,(1):56-57
2002年高考数学文科(全国卷)第(22)题共三个小题。第(Ⅰ)小题要求用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分别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和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请学生自行设计剪拼方法,并用虚线分别标志在所给的两个正三角形纸片的示意图上,再作出简要说明。第(Ⅱ)小题要求学生在第(Ⅰ)小题的基础上,比较由他们自行剪拼所得的正三棱锥和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第(Ⅲ)小题是附加题,同样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剪拼方法,将一块任意三角形纸片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这个任意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并用虚线标示在给出的任意三角形纸片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1选择题第10题:如图1,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EF与面AC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V·一音S△·…告h一告V·一故V·一音V··P一警·…选(D)9一2 A(B)5(C)6 因ABCDEF是不规则多面体,没有图1公式直接计算,故需要将它进行分割或补形成规则多面体.为以下解题方便,给出一个预备知识. 如果一个三棱柱一个侧面的面积为S,这个侧面与对棱的距离为a,则这个三棱柱的体,。,,1。、~,。_二积V一资as.证明略. 2-一一,二.。 现在来解第10题. 解法一:(分割法)如图2,取AB、CD的中点分别为G、H,连GH、E…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重点中学立体几何课本中,第二章“多面体和旋转休”的练习里,有这样一类题目: 题目一,有一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不是直棱柱?有两个相邻侧面是矩形的棱柱呢?为什么?(见课本第55页练习第2题) 题目二,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  相似文献   

8.
九四年高考题23题,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与考查能力并重的好题 。其第(Ⅱ)题的计算结果实质上给出了侧面对角线垂直的正三棱柱的一个性质。我们对此三棱柱作了一般分析和研究,这里,我们将其有关性质整理出来,并给出证明,供同行参考。 如图1,已知A_1B_1C_1—ABC是正三棱柱,其侧面对角线BC_1⊥AB_1,以此为条件可  相似文献   

9.
现行《立体几何》课本中,有一个问题,不利于教学和引导学生思维,下面给以说明和更换。 1982年始用的“六年制课本《立体几何》(试用本)第59页: 例2 求证:斜棱柱的侧面积S等于它的直截面(垂直于侧棱的截面)的周长与侧棱长的乘积。已知:如图,斜棱柱AC′的侧棱长是l,直截面HKLMN的周长是C_1。求证:S=C_1·l 证明(略) 原书题解后还有一段说明:实际上,在  相似文献   

10.
1 教学案例
  在一次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BB1A1的面积是10cm2,对棱CC1到平面ABB1A1的距离是6cm,则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是。  相似文献   

11.
做一做 图1中左边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围成右边的 今一一_办 纷创一’”U’ 图I ︵毽一③ (l)这个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2)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的形状是什么图形花 (3)侧面的个数一与底而图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4)这个棱柱有几条侧棱 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 的交线都叫做俊( 一〔一 ⑦⑧一⑨ 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 下底而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 } 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  相似文献   

12.
错在哪里     
1、四川宣汉凤鸣中学赵绪昌来稿(邮编:636154) 题一个正三棱台的下底和上底的周长分别为30cm和12cm,而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差,求此正三棱台侧面的斜高。这题错了!错在哪里? 令正三棱台上、下底面积分别为S_1、S_2,侧面积为S,侧面斜高为h′,  相似文献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从教学要求上,仅限于由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求其表面积,迁移到求直棱柱和圆锥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名学生提出猜想,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到了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平行四边形,其侧面积只能先分开求每个侧面面积,然后再求其和的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4.
立几课本P53例1中给出了斜棱柱的直截面的概念,它是垂直于斜棱柱的侧棱并与每条侧棱都相交的截面,如图一在斜棱柱AC′中,侧棱长为l,直截面HL的面积为S,把几何体HC割掉补到斜棱柱的上底面上,则斜棱柱AC′变成了以侧棱长为l,底面积为S的直棱柱H′L,由V_(直棱柱HL)=Sl得 V_(斜棱柱AC)=Sl. ①  相似文献   

15.
纵观 2 0 0 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几何部分 ,参照前几年高考试题 ,可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立足基础 在全卷共计 9道的几何试题中 ,大多都是常规试题 ,无偏题、怪题 .试题着重考查高中几何的基础知识 ,但并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立体几何仍以棱柱、锥体为载体着重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及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侧面积、体积等 .2 源于课本 在 9道几何试题中 ,其中就有 6道试题可在课本中找到其原形 .试卷的第 ( 2 )、( 7)、( 1 9)题分别为解析几何课本P .69习题五的第一题的第 ( 4)小题、P .80第4题的第 ( 3)小题、P .1 0 2…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有这样一道立体几何剪拼题(文科第(22)题、文理合卷第(21)题). 例1 (1)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如图1,图2),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设计一种剪拼方  相似文献   

17.
圆柱侧面积公式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前面我们刚学过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出的? 生:侧面展开图. 师:对,它们是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推出其侧面积的.用侧面展开图的方法推导侧面积是很方便的.这一节我们学习圆柱侧面积,请大家想一想其公式的推导能不能用侧面展开图的方法呢?是不是只能用这个方法呢?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圆柱是旋转体,而学过的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是多面体,至少方法上会有变化,只要能推出侧面积,不管大家想什么样的方法都行.希望大家在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出方法上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查阅了2023年四套全国卷,其中新高考Ⅰ卷第12小题涉及到与多种几何体体积有关的高难度多项选择题,第14小题求四棱台体积,新高考Ⅱ卷第9小题选择支中有求圆锥体积,第14小题求四棱台体积,全国甲卷文科第10题求三棱锥体积,全国乙卷理科第8小题求圆锥体积,乙卷文科第19大题求三棱锥体积.2022年四套全国卷,其中新高考Ⅰ卷,第4小题和棱台体积有关,第8小题是球内接正四棱锥体积取值范围问题,第19大题已知直三棱柱体积求点面距离;新高考Ⅱ卷第11小题涉及三个三棱锥体积等量关系;全国甲卷第4题(文科第4题)已知三视图求多面体体积,第9题(文科第10题)求两个圆锥体积比,文科第19题求包装盒的容积;全国乙卷理科第9小题(文科第12题)是球内接四棱锥体积最大时求高,文科卷第18大题求三棱锥体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例 1  ( 1990年全国高考题 )在三棱柱ABC -A1 B1 C1 中 ,E ,F分别是AC ,AB的中点 .平面EC1 B1 F将棱柱分成体积为V1 、V2 的左右两个部分 .求V1 ∶V2 .有一位同学提出下列解法 .过EF作一个平面与侧面BC1 平行 .如图 1,并设 AEF面积为S ,棱柱的高为h ,易知棱柱被分成了三块即 :A1 E1 F1 -AEF ,EF -E1 F1 B1 C1 ,B1 C1 -CBFE .其中第一个是三棱柱 ,第二个与第三个几何体的底面积SEFBC=SE1 F1 B1 C1 ,且高也相等 ,所以VEF-E1 F1 B1 C1 =VB1 C1 -CB…  相似文献   

20.
卫刚 《数学教学》2002,(6):32-33,23
2002年高考文科第22题是一道应用题,题目是:(1)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如图1、图2),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图2中,并作简要说明; (2)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