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侠编译 《网球天地》2013,(12):131-131
运动中我们为什么会气喘吁吁?这是因为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呼吸频率增加。呼吸频率和心率相关联,因此心率也会提高。那么,使我们气喘吁吁的乳酸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体摄入氧气后,燃烧体内的营养成分,产生出供身体运动使用的燃料。当体内氧气不足时,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燃料供身体运动。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或比赛时,运动员水盐代谢旺盛,丧失水分很多。合理而及时地补充水分不仅有助于血量的维持,对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散热也是极为有利的。相反,如果当体内失水不能及时补充时,就会引起血液浓缩、脉率加快、体温升高、运动能力下降、易发生疲劳。运动前,要合理地补充水分,但不能过多,因为过多不仅吸收不了,反而会潴潴留在胃中,引起胃部不适,影响食欲和消化,同时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使血液稀释,可增加心脏、肾脏及排泄器官的负担量。运动中及运动后也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因为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在运动中及…  相似文献   

3.
晨练四忌     
忌运动量过大或过小晨练运动量过大会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气急等现象,甚至会增加原有的疾病,而运动量太小,机体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晨练效果。适量运动所产生的疲劳是有益的,此时,运动结束后,身体不仅可以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而且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使体质逐步增强。忌运动后马上进食运动后,体内的血液分布比较集中于肌肉及皮肤血管,胃肠系统处于一时性的缺血和抑制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还没有恢复正常时进食,有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吸收不良并损伤肠胃。运动结束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使心肺…  相似文献   

4.
重力性休克     
在进行激烈运动后如果突然停止活动,就会造成一时性脑贫血,医学上称之为“重力性休克”。发生这种“重力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下肢肌肉血液供应需要量急剧增加,是平常安静时的20—50倍,同时需要将大量的血液自下肢沿静脉回流到心脏,运动下肢肌肉快速的交替收缩和解松,对静脉来说好象是有一种节奏的挤压、对静脉血液回流起到重要辅助作。如果激烈运动后突然骤停站立不动,就会使下肢的血  相似文献   

5.
运动使身体内的蛋白质储量下降,在热量摄入充足的情况下,轻微的运动能增加体内蛋白质的消耗。从事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尤其是耐力性项目的人,他们的蛋白质需求量要比常人高出许多,这额外的蛋白质可以从日常的混合饮食中获得。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所需蛋白质会高于平时的需要量。但是,他们总体的食物摄取量基本可以保证蛋白质的需要。为增加肌肉面积而进行力量训练的运动员,对蛋白质的确切需求量现在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摘     
青少年体育锻炼应注意的营养作者:王丽岩等速度性运动的营养特点。速度性运动对肌肉、血液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很大。为了适应肌肉运动和神经活动的需要,应供给身体较多的蛋白质和磷质。因此,要多吃豆类。奶类、蛋类和瘦肉。为了增加体内的碱储备,还应多吃水果。耐力性运动的营养特点。耐力运动时,能量来源主要是糖元和有氧化解。因此,膳食中应供给充分的糖,以增加糖储备。糖的来源来自粮食、根茎类食物。如出现抽筋症状,应加补矿物质元素镁。力量性运动的营养特点。为了使肌肉发达,需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含优质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有大…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心脏     
心脏的机能运动能提高心脏的机能是人所共知的,本章想关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运动时心脏功能提高的主要目的是输送全身组织器官所需要的氧气。运动时骨骼肌和心肌的需氧量增高,为了供给较多的氧,心脏舒缩频率增加,输送较多的血液,把其中含有的氧气供给骨骼肌和心肌。为使氧气进入到肌体内,呼吸和循环的共同作用当然是重要的,空气中的氧气在呼吸机能的作用下被送入肺,在肺泡的毛细血管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些氧合Hb在心脏“泵”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糖     
在疲劳或运动导致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时, 补糖对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十分重要。 短距离项目,运动时间不长,没有必要考虑运动前补糖问题。但长时间剧烈运动或比赛时,就应考虑到运动前补糖的问题。在十五分钟和两个小时前补糖效果最好。因为在赛前15分钟补糖,糖刚好进入血液,使血糖处在较高水平;赛前2小时补糖,糖经过消化、吸收、运输,贮存在身体的肝脏、肌肉等组织和器官中,这时若运动,机体能源充足,延缓了运动时血糖下降的幅度。如果补糖时间太早,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肝、肌糖元合成增多,这时若运动,糖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尿蛋白作为医务监督的指标,由于取样方便,无损伤,易接受,所以在训练和监督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887年莱伯首次报导行年性尿蛋白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但迄今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问题,仍众说纷纭。其中典型的观点有: 1、苏联的安尼肯列洛夫认为,运动性尿蛋白的产生是由于运动时体内产生的乳酸增多,使血液中蛋白质缩小,肾脏上皮细胞肿胀,血液中蛋白质透过肾脏到尿所致。 2、扎尔和扎史威两位学者认为,运动时血液酸度增加与尿蛋白出现有关。 3、格列泽尔研究认为,运动性尿蛋白是由于运动时血管痉挛,肾血管阻力增  相似文献   

10.
<正> 夏季是体育锻炼的好时光。暑假的时间较长,体育训练和比赛的任务也较重。但,夏季从事体育锻炼容易发生中暑。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一、中暑的病因病理:在高温环境中运动时,将会出现以下情况:1.排汗量急剧增加,致使血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大大降低,若得不到及时补充,则可引起肌肉痉挛。2.体内水和盐大量丢失,血管的扩张,血容量更显不足,从而引起体内循环的衰竭。3.可见光线和红外  相似文献   

11.
所谓“急刹车”,是指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在运动时肌肉是连续地一缩一松地活动,肌肉放松时血管充盈血液,肌肉收缩时可把血管中的血液挤回心脏。若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心脏仍然在快速地把血液从心脏泵到四周,而周围血液因重力作用淤积在下肢血管里,回流心脏不够,这样不仅不能加快恢复,还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严重时还可产生重力性休克,所以运动后立即静坐或静卧是不符合运动生理学要求的,因为下肢静脉血管由舒张到收缩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步行甩臂或慢跑,并做一些放  相似文献   

12.
健美操运动对女护士生循环机能和身体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名中等卫校护士专业女生六个月的健美操运动训练前后心血管机能指标的测定,并与偶尔参加一般体育活动的女护士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训练组女护士生的安静心率缓慢,每搏输出量增加;完成相同负荷运动时增加每搏输出量以适应运动对血液供应量的需要;运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心血管调节功能改善;PWC170升高。反映了健美操运动对提高卫校女生心脏泵血能力,心血管调节能力和人体工作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运动时,会受到阳光的照射,大部分表皮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特别是进行游泳运动、长跑运动。及各项球类运动。人们不但受到阳光的照射,还会受到空气和水的刺激。参加这些运动以后,既增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又提高了人体的内脏功能。同时由于人的表面皮肤受到阳光的照射,肤色加深了,色素增加了,皮质的表层也增厚了、皮肤的弹性和收缩能力也增强了。例如,人们在运动时,由于身体发热,产生大量汗水,可通过毛孔向外排汗散热,以达到体内外温度的平衡。如果遇到冷的刺激,人体的表层皮肤将会快速收缩,以保持体内的温度、热量不再…  相似文献   

14.
运动小贴士     
《少年体育训练》2014,(10):56-56
进餐后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到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如果这时参加运动就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  相似文献   

15.
因静脉的血液停滞而引起浮肿血液是由心脏通过动脉向各个组织输运的,把营养供给组织之后,溶进废物(体内不需要的成分),流入静脉再流回心脏。这个血液的一出一入,如果身体情况正常,大致是相等的。但是,如果从事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剧烈地运动之后,不充分作整理体操的话,就会造成所返回量少于流入下肢的血液量。于是,在腿部就会出现静脉曲张(也叫青筋)。静脉分在皮肤下面流通的“皮下静脉”和在身体深处通过的“深部静脉”。其间,建立有辅助道路(迂回道  相似文献   

16.
人在锻炼、劳动或长途旅行中,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会大量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肌酸等酸性物质,积存在体内,这些物质刺激着人体各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酸痛精神疲倦、浑身乏力,要把这些“废物”排出体外,而单纯食用肉类,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只会增加血液的酸性化,不利于疲劳的消除。因为,正常人的血液一般呈弱碱性。而人体血液只有保持弱碱性浓度,才能使机体各功能正常运转;因此,在疲劳时,应多吃些碱性食物。如海藻类、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乳类以及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动物肝脏,这样,才能帮助机体把体内积存的代  相似文献   

17.
[输氧系统]运动必然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结果,不但使氧的需要量增多,而且可能耗尽体内氧的储备。为满足对氧的需要必须依靠呼吸机能从体外增加氧的摄取量。呼吸循环机能不仅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作为输氧系统(DXYgemTransPorting System),在运动时主要是输送氧以供给肌肉组织(包  相似文献   

18.
从事剧烈运动后,往往有肌肉酸痛感,有时甚至全身酸痛,以致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很困难……。为啥运动后会出现这些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运动时运动强度大,体内消耗的氧气大大增加,而所能供应的氧气满足不了这一需要,致使肌肉主要靠糖的无氧酵获得能量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有人在跑步时 ,偶而会感到一侧胸痛 ,这可能是胸部肋间肌或膈肌缺氧造成的。剧烈运动时 ,在运动开始与呼吸肌最有效地调节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肌肉在运动开始时是缺氧工作 ,直到血液循环跟上 ,跑起来后 ,这种疼痛通常消失。但在疼痛过程中跑步者很难维持适宜的肺通气。第二次呼吸是当人在进行大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时 ,由于运送到肌肉的氧还没有达到代谢的需要 ,代谢产物便堆积在组织和血液内。当肌肉血液和代谢需要相称时 ,有氧代谢顺利进行。此时 ,呼吸受到了控制和调节 ,初始时所遇到的刺激减弱。运动时的“胸痛”和“第二次呼吸”为什么与肺通气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运动环节的血流量,提高氧、糖元、脂肪酸等运动时必需的营养成分的供应能力,是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方法之一。本研究跟踪测定了长跑运动员服用人参后的血液粘度。证明了人参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变血液成分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提高血流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员通过服用人参后,能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同时,增加心输出量,改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