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79年双方的贸易额为24.5亿美元,到1996年的18年间累计达到260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8%。美国海关统计则为1979年双边贸易额为23.7亿美元,到1996年累计达到3760亿美元。①从1979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96年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中国的排名已由1980年的第24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4位。②中美两国在经济和贸易上所具有的较强的互补性,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尽管增长幅度给人的印象深刻,但是中美两国的经贸和商业…  相似文献   

2.
中美正常的经贸关系始于1979年7月签定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这一协定为基础,中美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到1996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无容质疑,在过去的18年中,发展依然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但贸易摩擦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磨擦的表象分析,揭示了中美贸易磨擦的根源以及为进一步推动中美贸易发展,两国特别是美国所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经济领域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关系向前发展。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其间并非没有冲突,●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5亿美元。●2002年,两国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2003年1月~10月,中美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迄今为止,美国在华投资企业有4万多家。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和第6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合作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1979年贸易额只有24.5亿美元,发展到2003年贸易总额达1 263.3亿美元.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之后的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这一合作仍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政府的邀请,朱镕基总理于今年4月6日开始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磋商,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中美经贸关系问题.那么,中美经贸关系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一、发展势头较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中美经贸关系开始恢复.1972年到1978年间这种关系的发展极不稳定,起伏很大.到1978年,中美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仅为9.9亿美元.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双方签署了中美贸易协定.该协定规定两国自1980年2月起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并在金融、财务、货币和银行交易方面相互提供一切必要的便利.这个协定以及后来的一些相关协定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中美贸易一直令人瞩目。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及其呈现的特点。分析了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美双边投资法律协定对美国对华投资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政府为保护和促进美国对华投资,在1980年10月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投资保险和投资保证的鼓励投资协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同外国政府签定双边投资条约。以后,中国还同美国签定了《中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对中国扩大利用美国资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中国已经同许多发达国家签定了双边投资保证协定,但由于中美双方存在着分  相似文献   

8.
做生意本来就应该是互利互惠的,互通有无,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中美贸易30多年来,发展得很快。2002年就达到了972亿美元,2003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同时,中国市场对美国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加强,到了去年成为美国的第6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货物贸易顺差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从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中美货物贸易顺差集中来自于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领域。从东亚视角下对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进行探析,得出碎片化的国际分工使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东盟等东亚经济体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部分转移到中国,东亚经济体向中国转移产业的同时,也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给中国。因此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应只注重在美中贸易逆差的数值上,应该从中国、美国、东亚其他经济体三者之间综合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国际关系历程目前,中国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加拿大是中国的第十三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中加两国之间的邦交正常化始于43年前。1970年,加拿大成为首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西方国家之一。诺尔曼·白求恩、阿尔文·汉密尔顿、黄华、皮埃尔·特鲁多  相似文献   

11.
1979年中美签订了双方的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中美贸易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美对华最惠国待遇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年复一年的被延长。其原因在于中美最惠国待遇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曹葵  肖定生 《中学文科》2005,(12):16-17
纺织品工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存中国的外贸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世界上纺织品的生产和贸易大国。美国是中同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也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中美纺织品贸易数额巨大,双方的纠纷也比较多,所以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情况变化可以充分反映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德国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德国已经成为中国在西欧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中占据第四位,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人们正期待着两国经贸关系更加令人神往的前景。抚今追昔,回顾中德早期贸易的开端及其发展轨迹,或许不无意义。本文拟对1861年中德订约以前两国的贸易发展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一)据何炳贤著《中国的国际贸易》一书称,1582至1610年(明神宗万历10年至38年)利马窦来华时,德国与中国已有间接贸易。至于两国的直接贸易,…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协议。今年5月25日,美国众方议院通过了同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决议。本在分析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之后,展望了二十一世纪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认为随着中国“入世”,双边经贸关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经济三角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崛起,它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与中美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并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在中美台三角经济关系中,美台贸易与投资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美台经济关系似乎有弱化趋势,但若从全球分工新格局视角来观察,美台经济关系实质上并未减弱,台湾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只是在形式上变得更加迂回曲折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台商应对岛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大量投资大陆,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与中美经济关系的快速增长。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新三角经济关系呈现错综复杂的同步增长趋势,并对三边的政治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但中美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两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纺织品贸易问题、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等问题成为两国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通道,尤其在2007年升值速度显著加快,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也随之显现。进入2010年,伴随美国经济的缓慢回升,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2002-2011年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和中美贸易额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相对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初期会引起中国对美国贸易收支的短期改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我国对美国进口数量增加,贸易盈余趋于稳定,中国对美元贸易存在汇率升值的反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18.
论中日贸易摩擦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 《教学与研究》2001,(11):50-54
中日两国既是近邻 ,又是重要的贸易与经济合作伙伴。经贸关系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中日关系自 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 ,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经贸合作从单一贸易形式发展为包括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政府贷款、无偿资金合作、研修生合作等众多合作形式 ,并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形成了多种合作形式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中日双边贸易额由 1972年的 11亿美元增长到 2 0 0 0年创记录的 831亿美元 ,2 8年间共增长 75倍 ,而且双方甚至期望 2 0 0 1年双边贸易额以最快速度顺利突破 10 0 0亿美元大关。日本连续…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协议,作为WTO的基本要求和执行该协议的前提,美方需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PNTR在《关贸总协定》中指的是最惠国待遇,享有这种待遇的国家可以相互以最低关税进行贸易。根据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后签署的贸易关系协定,双方本应互相提供“最惠国待遇”,但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按照其国内有关法律,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实行年审制度,即每年7月3日到期后,都须经美国总统重新提出并经国会批准才能延长一年。1998年7月,克林顿总统将“最惠国待遇”的提法改为…  相似文献   

20.
资料荟萃     
中国贸易伙伴日美欧盟居前三据海关统计,2002年日本、美国和欧盟继续位居中国贸易伙伴前三名。日本连续10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的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美国仍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到近700亿美元,增长28.9%。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出口市场前九名依次是美国、香港、日本、欧盟、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市场前九名依次是日本、欧盟、台湾省、东盟、韩国、美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我国现代化未来五十年要迈三道坎参与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专家提出,未来50年内我国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