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开始讨论中心话题前,我需要区分语文教学中的两个概念,那就是诗歌欣赏和诗歌阅读。所谓诗歌欣赏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通过阅读诗歌的文本,体会其所蕴涵的情感及思想主旨的活动;所谓诗歌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诗歌文本,判断其所主旨、情感、以及艺术特色,并完成诗歌鉴赏题的活动。这二者有根本区别,诗歌欣赏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阅读诗歌的重点是精准把握诗歌的情感。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情感类型有五种,这些情感类型给教学搭建了概念支架,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降低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情感体验是诗歌教学的灵魂,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体验诗歌情感:1.反复阅读,多方位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2.再现形象和画面,体会诗歌中丰厚的情感;3.开拓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学生阅读诗歌的阅读经验为出发点,探讨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时的有效做法,从学生缺乏对历史时代的基本了解,学生缺乏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学生缺乏生活的感性体验,学生缺乏提炼信息概括情感的能力,学生缺乏解读诗人表达含蓄情感的经验这五个方面,探究学生阅读诗歌的短板,并给老师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的诗歌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诗歌本身的"性灵"来濡染、熏陶学生。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诗歌的认同与重构,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审美经验以及瞬时情感体验,借助想象与联想等阅读方法,富有个性地解读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升华诗歌主题,从而形成"同课异构"的教学体系,在相同的诗歌文本中发现不同的阅读感受、情感体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一种文体,在阅读古代诗歌时,从诗歌的情感入手,体会作者的心绪,是读懂诗歌的一种方法。一、从注释中把握情感。诗歌的注解往往把诗歌的写作背景交待得很清楚,而写作背景常常就透露了诗人创作的心境,人生的  相似文献   

7.
张伟 《文教资料》2011,(21):46-48
不少学生对鉴赏诗歌存在畏难情绪。诗歌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诗歌的灵魂,作者结合阅读经验和教学积累,提出几种剖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忽略标题诗题是诗歌的眼睛。有的诗歌标题就直接或间接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内在情感的把握。因此忽视标题,一带而过,这是诗歌阅读理解的忌讳。有些诗根据标题就能推断诗人所要抒写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诗歌阅读考点一直是我们高考备考的难点之一,学生往往喜爱诗歌,但却对诗歌基本情感的把握十分头疼,做起诗歌阅读题来大多左右彷徨,很多时候出现错误。这种情况往往是与诗歌自身的特点有关,尤其是一些经典诗歌,更是融合了时代印记、身世痕迹和个性胎记,展现出十足的自我特征,同时又与学生不得其法,无法快速把握诗歌基本情感有很大的关系。结合多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诗的内容的文白互译,更多的是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重新梳理,教会学生翻译诗歌,对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笔者结合自身阅读诗歌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从易学实用的角度做了一些探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正>"小群文阅读,是主题具体集中、组文篇幅比较短小、阅读量适度控制、阅读周期相对较短的一种群文阅读。"当前的诗歌教学陷于识记文学常识和背诵的泥沼,缺乏动情、多样的美读,对意象、意境的体悟流于表面,难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诗歌的蕴藉情感,更不要说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了。诗歌小群文阅读教学既可以提高读诗效益,适量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能通过比较阅读,归纳异同,让学生入情入境,提升学生诗歌语言鉴赏、情感品析的能力,理解超越单首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词是一种重在抒情表志、体现意境的文体。在诗词品读的过程中,人们会注意诗歌的情境,"情"指的是诗歌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作者的志向,而"境"指的是诗歌的文字所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它能促使阅读者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时要注重从情和境入手,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一、图,激发情感体验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这一点。可以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感悟作者感情,进而挖掘诗歌内涵的要素。本文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钱塘湖春行》为例,通过揣摩诗歌意象的独特内涵,从细微处着笔,比较阅读两首诗歌,阐述对比阅读鉴赏诗歌指导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颖征 《新疆教育》2012,(18):173-173
诗歌原本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化身,是灵魂的造化。因此,诗歌教学要注重引导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与文本零距离地接触,以融入到文本里去,获得深层的感受,生成审美体验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鲜明、生动的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的过程。以诗歌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途径之一。下面仅就2014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部分试题做一点浅析。例1:(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诗的灵魂,真情实感乃为诗,诗言志,文传情,情感就是诗歌的生命。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文钰 《考试周刊》2014,(32):104-104
正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精练、有韵律且富有意象化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是具有一定外在形式的语言艺术。诗歌用优美的形式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诗可以咏志,诗可以言情,诗可以表意。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就在于其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愉悦感,唤起欣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涉及诗歌的韵律、节奏教学,并集中介绍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简单诗歌。这些英语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歌中的景语往往浸染了作者的情感。把握好诗歌的景物描写,就能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有的诗歌景物描写中的感情痕迹非常明显,易于把握。而有些诗歌抒发的情感比较隐晦,这就需要在阅读诗歌时调动多种方法,如关注诗歌意象的类别、抓住与意象相关的关键词、把握细节描写等,由景析情,从而准确深入地把握诗歌情感。  相似文献   

19.
海子去世已经15年了,今天他的诗歌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本文意在将海子与屈原的比较中阐释海子诗歌的深层意蕴与情感内涵,找出海子诗歌之所以愈益受到重视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认识海子及其诗歌。  相似文献   

20.
<正>古代诗歌鉴赏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中占有重要的版块,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热点主要集中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四个方面,其中对思想情感的分析、鉴赏考察为重点。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读不懂诗歌,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所以答题时东扯西拉,不得要领。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就谈不上鉴赏诗歌的其他方面,因此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又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本人主张把诗歌情感作为切入点鉴赏诗歌,以"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