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本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以人为发展的根本,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肯定人的利益需求的统一;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以人为发展的目的,尊重、维护人的价值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以人的完善为发展的取向,强调人自身存在的意义,致力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的活动的自主程度和交往范围,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梳理了教育学研究传统中四种主要的“人的形象”——“能力人”、“理性人”、“抽象人”、“部分人”,概述了他们的主要特征,并对他们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深入批判。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重构教育学研究中“人的形象”的问题,并就“权利人”、“经验人”、“具体人”和“整体人”的形象进行了扼要介绍和分析,希望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们为什么需要创造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造是人之为人、追求意义的需要,人通过创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及创造教育的功利化,不仅损害了学生作为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创造性,也损害了教育通过培养人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基于人性发展需求的创造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创造的欲望、发展人创造的才能、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人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卓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化人的角度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述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化人、思想化人、道德化人、艺术化人、法纪化人五个方面,并对各自的文化化人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与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是,费尔巴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三个角度对人做了整体性考察,阐明了人是包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整的人.但是总体上看,由于脱离了实践的观点,他对人的考察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到处充满着自然主义的色彩,因而最终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篮球场上有节奏的回音,雨中操场上奔跑的少年,黑板上无聊的数学公式,总是喜欢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孤僻的女生,早晨透过窗户的阳光,放学后校园广播里的老歌……曾经,你们一直都在。什么时候,喜欢上了一个人去餐厅、一个人逃课、一个人想事情、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坐穿过大半人城市的公交车、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打游戏,已经忘了。进入了轰轰烈烈的高三,身边的人总是忙忙碌碌,看不到任何表  相似文献   

8.
音乐心理在人整体心理结构发展中,培养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审美情感,激发了人自觉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性意识,全面发展了人的精神品格,让人心理结构中的知、情、意和个性心理特征得到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主要考察了教育知识传统中四种主要的“人的形象”——“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概述了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特征 ,分析了它们对于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并对它们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深入批判。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的问题 ,并就“游戏人”、“文化人”和“制造人”的形象进行了扼要介绍和分析 ,希望有助于重构 2 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同样是桌上的半杯水,引发了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不同的心理活动,最后,有了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流失硕士46人、博士21人;而近几年来,不仅没有一人流失,而且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却逐年增多。凡来这里参观的人莫不称赞:华北工学院——近年来,华北工学院按照“稳定队伍、改善结构、提高水平、加速发展”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形成了“理想激励人、事业吸引人、发展鼓舞人、情感感召人、待遇稳定人、政策鞭策人”的用人机制,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强校之路。待遇丰厚引人才华北工学院建校至今已走过了63年沧桑办学之路。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不顺、交通不畅,周边环境较差,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给教职工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需要的发展、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等维度考量人的全面发展,寻求人的发展的现实道路,创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及未来生成给出了科学解答。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大学生在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责任感等思维品质方面得到充分协调的提升,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现实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就决定了其特点是重在教育、重在引导、重在激励、重在施加影响.要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的氛围.进而激发人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对象是人,然而,很难说在我国的教育中已经形成了真正的人的观念。人是由远古进化来的,从自然人(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人所形成的人),既是人类的进步.亦是人类的堕落。人类失去了天真烂漫,增添了阴险狡诈,并且想出人奴役人的道德诡计。卢梭教育我们,要从人的原型或者本原状态才能洞悉人的自由本性,优良的社会制度能够改变人的本性。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全人类的教育理想,个人要走进全人类.成为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以“人”为逻辑起点,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文章以提升职业素养为出发点,阐述了培养中职生通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从关注人生幸福和终身发展的高度,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顾强  闫哲 《天中学刊》2014,(2):28-3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货币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社会发展进程,揭露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人的现实性问题;在其异化理论中,马克思指出了人本质的缺失,人沦为手段、工具,人应消除异化,坚持主体性,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著作中,论述了道德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能性,强调作为目的的人,自由是其自身所固有的,自由意志是道德律令产生的根基和前提,它使人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决定和选择,能够在道德领域自己为自己立法,从而使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马克思与康德两人的人本思想在对人性的定义、人的本质以及人的价值的认识上有着内在的逻辑通融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生态伦理成为可能的合理性建构就是"人是目的"。对"人是目的"的合理解读应该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终极关怀不应理解为对人的欲求的满足上,而应是人的需要满足。人的欲求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现实性、享乐性,人的欲求往往掩盖了人的本质需要,那就是人最终作为种的形式、作为类的存在物延续下去的需要,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实的欲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虚假的需要,最终导致人的自我否定。本质的需求才是真实的需要。当人类以此为出发点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生态伦理就有了现实的根据,生态伦理便成为了人的伦理最终也成了人的内在自觉了。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多方面探讨。马克思独辟蹊径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理解为通过实践不断拓展、完善、提升的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本质的根本规定,解开了人的本质之迷,实现了人的本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9.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历史前进到21世纪,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人对自己的生命却越来越轻视,逐渐成为权利的附庸品。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陌生而疏远,很多人在这样的现实中丢弃了道德,迷失了自己,放弃了人的价值和追求,只剩下失去灵魂和精神的躯壳。目前  相似文献   

20.
马毅 《大连大学学报》2000,21(3):52-56,42
在当代 ,人与实践、文化的三位一体本然关系日渐突出。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存在之论述不难发现 :马克思确立了理解、说明人的本质的新视域 ,即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 ,揭示了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马克思把实践视为人的本质形成的最终根源 ,而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人化、文化世界的生成才展现了人的本质存在及其过程 ,人通过实践的力量获得了文化的存在方式。从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即可充分展现出人的需要与满足、创造与超越的具体特性。最后本文探讨了人的实践与文化本质存在的当代问题及解决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