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过程中,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具有独特的地位,同时发挥着特殊的和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知晓者中专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竞争意识,但同时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独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加之学生本人主观愿望常和来自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现实的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虽然学习不再像中学那样紧张、单调,但依然有来自考试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的压力,往往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感到心理紧张,抑或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常及其它心理疾患,学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表现,目前学校有相当一部份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容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在需要和目标之间产生矛盾;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习任务深度和广度的变化,引起各种心理对抗,这些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3.
调查统计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动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易受到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突出,心理失衡现象较普遍。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生理心理上都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叛逆性、冲突性比较明显。中学生人际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冲突性,化解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冲突,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冷静分析 切忌粗暴 中学生人际冲突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处理起来切忌简单粗暴,否则会导致冲突的进一步加剧,加大解决问题的难度。心理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方法,叫做“五分钟冷静法”,就是说,遇到冲突事件(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先下作处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也不断地增大,处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中学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不良情绪,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对中学生叛逆的心理和对策进行研究,引导中学生的叛逆期顺利度过,走向心理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心理互助是中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监控和防治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及培育学生的爱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助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心理互助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开发非正式群体互助资源;建立中学生心理帮助志愿者协会等。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而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就是学习问题。目前的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少中学生心理负担较重,这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如果能抓住初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去除学生中这块最大的“心病”,  相似文献   

8.
杨绘 《广西教育》2013,(26):26-2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不稳定期,教师必须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应该利用美术学科独特的优势去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健全人格,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学生学业成绩与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第四中学、府城中学、海南中学等学校的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配对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与教师的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 ,是一种抵制正确、维护错误、违背常理、背离社会规范的反常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不仅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加大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使学生听不进教师正确的意见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是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在原因。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 ,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大人…  相似文献   

11.
敞开心扉天地宽──浅谈中学生的闭锁心理与化解                刘明成中学生闭锁心理主要是指中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而...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中学生都出现了猎奇心理、摆阔心理、攀比心理、享乐心理,面对孩子的直接冲撞,家长和老师都很无奈,难以与孩子沟通。就这些问题,本人查阅了相关针对中学生心理研究的资料和报告,希望这份来自第一线的针对中学生心理均衡研究的报告能给处在教育困境的人们一些启发。报告一: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跟着时尚走的特点不少教师都觉得学生越来越难管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环境,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一些心理矛盾,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笔者从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多年,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中学生的心理矛盾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与中学生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对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阐述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这一心理现象。分析了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提出了转化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不了解,出现疑惑、担忧、恐惧或好奇;另一方面,长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往往因为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当,缺乏锻炼等造成亚健康状况。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亚健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如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患有肥胖或身体偏胖:全国过半数的中学生超时、睡眠不足;近视率大大增高;心理发育不健康,遇到挫折易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承受不了过大的心理压力走向自甘堕落甚至暴力犯罪的巾学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对防范中学生亚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因身体迅速发育,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不了解,出现疑惑、担忧、恐惧或好奇;另一方面,长期处于满负荷、持续不断的学习状态,往往因为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营养不当,缺乏锻炼等造成亚健康状况。最近的一些调查表明.亚健康已经严重地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如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患有肥胖或身体偏胖:全国过半数的中学生超时、睡眠不足;近视率大大增高;心理发育不健康,  相似文献   

17.
家庭结构、气氛与家庭的管教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中学生维持一种顺畅、和谐的心理状态,而不正常的家庭结构,则易使中学生经常性的产生失落感。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成员相互间充满敌意,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偶像破灭感。父母的管教模式是溺爱、粗暴还是民主,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要求是否恰当,都对中学生是否能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作用。溺爱、保护型的管教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自我中心,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的生活,抗挫折能力较低;专制型和粗暴型的教育方式,则使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或畏缩自卑的人格;而民主型的管教方式,则是严而有格,既不放任自流。又能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循循善诱,耐心说服。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为适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心理与生理以及思想的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和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促章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孙乐毅 《教书育人》2007,(12):49-5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加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且发展不均衡,心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中学生尽快走出心理泥潭,是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贺捷 《宣武教育》2005,(1):40-41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往往会在需要与目标之间引起心理对抗,激化的结果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有调查证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忽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重视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因此,在日常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我不是简单地去管、去批评,而是先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尽量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