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出版的传统定义。虽然数字出版会对我国传统出版产业构成威胁,但是传统出版仍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目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创意出版和按需印刷是实现传统出版转换和变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版业也逐渐从传统的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方向发展。数字出版产业需借鉴和研究传统出版产业集群的成功案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探寻发展目标,解决存在问题,制定发展策略,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版业已进入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期,这对我国出版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新的出版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加强数字出版教育师资队伍和实习基地、实训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行业调查及人才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果 《现代企业教育》2010,(12):159-160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版业也逐渐从传统的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方向发展。目前数字出版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数字出版的人才需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从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状况调查入手,分析数字出版行业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放 《华章》2012,(24)
数字出版是近几年最为时尚的出版话题之一,也是世界出版业发展的一大潮流,各出版企业、文化公司通过了一系列的数字出版形成了电子书、光碟阅读、手机短信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下载阅读等多种形式,形成了新的增长.我国数字出版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互联网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出版物存在的形态.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己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相较于传统出版有着突出的优势。在数字出版的新形势下,出版业体制改革及数字出版的特点向传统编辑提出了转型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我国出版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编辑除要具备传统出版工作的要求外,还需要在编辑角色及编辑能力上作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大力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家版权局主办的"2007国际版权论坛"上,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我国数字出版基地格局剖析,分析了江苏省的一体两翼格局,并对数字出版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江苏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优势与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音像业由于产业规模小、制作质量不高,加之盗版和网络非法下载的存在,导致电子音像业产业遇到了困难.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的策划模式与商业模式都将发生变化.电子音像出版必将迎来数字出版和全媒体出版的新时代.这对电子音像出版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电子出版的内容必将成为电子音像出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日趋加强,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对传统的出版编辑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已成为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新变化和数字出版人才的新要求,提出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在职培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职业规划来加强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出版产业正经历革命性的变化,进入了数字出版时代。在数字出版的内涵逐渐清晰和商业模式日趋成熟的条件下,过去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人才和区位优势得以发展壮大的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这一不可逆转的态势下,既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也拥有诸多发展的优势。大学出版社唯有通过挖掘自身内涵,借助高新技术的发展,培养并依靠一批敢于开拓进取、善于创新的领军人才,才能在激烈的数字化浪潮中保持优势地位,继续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艺术性”、“技术性”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两条主线,如何把这两条主线有机的结合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澳大利亚TAFE的启发,结合行业现状及发展,提出技艺结合的双轨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极为短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此,高校应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设置并适度扩大培养规模;增加应用型、实践类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开放程度;重视培训交流,以产教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发展趋势,数字出版也有自己的新特征。传统出版为加快与数字出版对接的步伐,应聚集资源,强化内容;拓展服务,创造需求;积极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加强数字出版产业链间的合作;努力培养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了出版流程、存储介质、发行及阅读方式、编辑功能等。高校学报应积极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抓住契机,实现跨越发展。当前,学报数字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字化程度不高、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落后、人才匮乏。为了推动数字化进程,学报出版单位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优化资源、改变管理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卜复鸣 《职教通讯》2020,(2):118-122
“香山人才”是指熟练掌握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香山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家族式传统技艺传承、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产教融合化传承、名师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针对当前“香山人才”的培养途径,可做如下优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香山人才计划”培训体系;建立培训学院,与职业院校开展实质性的深度合作;鼓励著书立说,走文化相融的“香山人才”可持续发展之路;营造工匠文化,确立尊匠崇能的人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出版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而当前,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极其短缺。传统出版单位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尤其要重视继续教育;应针对数字出版人才的特点,通过营造终身学习氛围,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模式,鼓励产学研结合等途径,促进人才"转型"。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培养信息化人才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对信息化人才的强劲需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为信息化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信息化人才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高校培养的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信息科学技术相关专业人才。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信息化人才培养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数量缺口大、结构不合理和质量不高。为了应对出现的问题,今后高校应继续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数量,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结构进行优化以及不断提高其培养质量,以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工程人才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立足制造业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举措,系统阐述了借助实践思政协同、企业社会协同、教学科研协同提升专业人才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提出通过强化课程思政、细化产教融合、深化实践教学实现新工科专业人才"回归工程"的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