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古今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字是一种重要的文字孳乳现象。本文论述了古今字这一术语的内涵演变 ,从字的形音义方面分析古今字的特点 ,明晰了古今字这一术语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貯"、"賈"释读是当今训诂的一大难点。通过对战国、秦汉玺印和封泥的综合研究,认为前人在甲骨、金文中所厘定的"貯"、"賈"二字,实即""字(音古,表储藏、交换)的两种不同写法,后者则是对原始社会的"家"之音义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终于把两种写法催生成了两个异体,以便分别承担储藏、交换之义,节约社会交往成本,而""、"貯"、"賈"遂得以各各定型。援此为例,围绕""之其他异体和音义讹夺,作者又对个别先秦文献的个别疑难之处作了重新训释。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教材中的古今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古今字内容庞杂及学术界认识上的分歧,致使目前高校文科古代汉语教材对古今字的定义、分类及文选注释中具体字的处理,都存在着混乱现象。我们认为,古今字是一种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其内容包括异体字、假借字、同源通用字。为了教学的方便和术语的规范,避开“古今字”这一概念,分别归入异体字、同音借用字、同通用字,不仅必要而且符合古人用字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漫谈通假字     
丛利红 《考试周刊》2011,(69):23-23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通假字是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就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是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文言文里还有两种文字现象:假借字和古今字。  相似文献   

5.
通假字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则指古今分化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字本位理论”的主要观点为“字”是汉语语法结构中的基础单位。汉字具有非线性单位性质,它以汉语音义结合的理据性为基点,在汉语语法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住。以字为本位,有助于消除古今汉语研究的断层,建立起古今汉语研究的共同轴心,形成方法论的基础,并使之推理成汉语语法一种独特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大广益会玉篇》中,古字和今字都作字头,并用特定的术语、特定的方式来标示。从形音义来分析。古字和令字有7种关系。本书中的令字是根据当时的用字情况确定的。古今字反映了4种用字现象,反映了文字演变的3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汉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古今字便是汉字演变形式之一。古今字是指在表示某一相同意义上,形体不同,且先后出现于不同时代的字。鉴于一些汉字所承载的意义过多,容易影响交际,后分化而形成的。古代汉语中,一个汉字不仅表示一个音节,而且表示一个词,从形音义方面分析古今字,便于我们更深的了解古今字,从而提高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喃字是仿汉字而造的民族古文字,或直接借用汉字来记录京族语言中的单词,或借用汉字的字形构件自创组合新的字。在自创组合字中,有一种字是以一个汉字的形体记录京族语词的音,用另一个汉字直接显示该组合字所要记录的义。可称之为音义型字。《京族喃字史歌集》有155个音义型字。具体可分为:1.标准的音义型字,即表音构件和示义构件一目了然;2.表音构件兼示词义,示义构件仅作陪衬;3.表音构件有省变;4.示义构件有省变;5.表音和示义构件都有省变。《京族喃字史歌集》中的音义型喃字是一种构字部件借自汉字,却是自创组合、自主表词的一种文字,因而独具特点、较有创意。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上古今字内容庞杂及学术界认识上的分歧,致使目前高校文科古代汉语教材对古今字的定义、分类及文选注释中具体字的处理,都存在着混乱现象。我们认为,古今字是一种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其内容包括异体字、假借字、同源通用字。为了教学的方便和术语的规范,避开“古今字”这一概念,分别归入异体字、同音借用字、同通用字,不仅必要而且符合古人用字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马君花 《文教资料》2010,(31):22-24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古今字与通假字的本质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不能正确区分二者。本文建议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古今字的概念,同时注意规范界定与表述用语。  相似文献   

12.
黄侃《说文同文》所收"同文"二千余条,涉及有古文、籀文、古今、或体、俗体等字形学术问题和音同义近、音义全同、同源、通假等字义学术问题,情况复杂,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从字音、意义和构形三个方面入手,对异形同字现象进行辨证,这将会对辨析汉字形体构造和掌握汉字用字规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多有志于用海南方言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之士,一下笔往往就遇到"有音无字"这只"拦路虎"。《〈海南音字典〉增补刍议》正是为了减少这一苦衷而作的尝试。《〈海南音字典〉增补刍议》内容有两部分:一是《海南音字典》所无的字(58字);二是《海南音字典》有此字无此音义的字(39字)。增补共九十七个单字。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后记的写法 教学后记的写法灵活多样,且其长短不限。多则成百上千字,少则一两句.有感即记。从教学内容来看,有每课式、单元式、练习式等写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文字可分为象形字、引得字和记号字三种类型。汉字中的所谓记号字,其实大部分可以归入形体和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两方面之间有着一定现实性联系的宽式象形字、宽式形声字等。它们可以统称为引得字。与记号字相比,引得字概念强调汉字的理据性。包括记号字、引得字和古代"六书"在内的"全八书"是覆盖古今全部汉字的一种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许多有志于用海南方言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之士,一下笔就往往遇到“有音无字”这只“拦路虎”。《〈海南音字典〉增补刍议》正是为了减少这一文字欠缺而作的尝试。《〈海南音字典〉增补刍议》内容有两部分:一是《海南音字典》所无的字(58字);二是《海南音字典》有此字无此音义的字(39字)。增补共九十七个单字。  相似文献   

17.
段玉裁所谓的"连绵字",在今天来看属于联绵词的范畴,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在构词上具有合二字成文,不可拆分的特点;在音义关系上表现出义存于声,字随音转的特性。段玉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连绵字"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首先,他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连绵字"说解条例进行了详细总结。另外,段玉裁作为音韵学的大家,在"连绵字"的研究中充分利用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对"连绵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较之前人都有更清楚、更科学的认识。他的探索甚至已经涉及到了对"连绵字"成因的探讨。虽然段玉裁的"连绵字"观还有很多暧昧不明的地方,但是他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切经音义》中保存了丰富的文字假借的用例,但其通假字尚未得到全面充分的揭示和研究。从传统同音借字、省形同音借字两个方面对《一切经音义》中的文字通假现象作一个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汉语的字形与音义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词多形或一形多音义的现象导致了汉语中一些诸如古今字与通假字等特殊字形的存在,在辞书中对这些字形的处理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写法有两种:①上开下合式,如“羲”(义)字,左点如左侧点写法,逆锋入笔,轻按调锋后右下行,至长收笔,顺势写存点,其写法如短撇。②上合下开式,左上点如①之右上点,右上点如①之左上点,总之仿佛与①易位,如“尊”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