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主要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繁杂、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组织单调、考核方法竞技化、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等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等6条对策。  相似文献   

2.
刍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调查湖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陈旧、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教材设置落后、体育课程结构存在严重不足等。指出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是:树立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改革教学内容,精心选编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和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更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结合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高校体育应当围绕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诸环节——能体现终身健康价值追求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掘体育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态度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对体育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理论以及改革体育课结构和类型的相关理论,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何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而构建了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操作性强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框架,为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高教育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转变学校教育与体育教育观念;改革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调研、观察、访谈、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还没有真正实行下去,大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关系仍在延续,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教学组织形式普遍存在“严管”现象,教师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选项式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分析(1)选项式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是新时期大学体育改革的主流;(2)选项式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极大地丰富了大学体育内涵;(3)高校选项式体育课程设置状况;(见表1)(4)高校选项式体育课程设置特点;(5)选项式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单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设想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通过分析1980—1999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诸方面理论研究.从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体育教学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组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以及改革研究方法等方面综合介绍研究者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及论点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顾湘丽  张涛 《体育科研》2003,24(5):67-69
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要发展、要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地从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与氛围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与改革,才能适应新世纪中国普通高校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与体育素养,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高级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1.
韩博 《精武》2012,(30):55-56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已经不能一味的遵循老旧的教学方法,以往的课程设置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高校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和发展走向进行分析,旨在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并逐步落实到教材内容、组织管理、教学方法和评价办法的改革。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提高自身品德素质、教学素质、科研能力等项素质,适应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完成《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实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及建议。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应根据新时代的人才要求,重新审视自身的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加快体育课程建设、转变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中心和关键;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追求健康、达到健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学专业篮、排、足三大球类课程设置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学专业三大球类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结果表明:福建省篮、排、足三大球类课可通过改进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强化实践以及改变成绩评价体系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观念和方法上的模糊认识 ,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制约着高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等问题 ,系统地阐述了高校体育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明确其定位 ,提出了培养方法和措施 ,以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阳光体育运动”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现存问题及其改革策略,旨在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研究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主要存在教学目标混杂,内容枯燥,方法落后,模式单一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策略,分别为革新传统教育观念,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创新课程组织模式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健美操作为高校公体基础课程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新时代体育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公体健美操课程不管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本文立足于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从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以及师资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目前高校公体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健美操课程教学优化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黄健武  常青  韦艳琼 《体育科技》2011,32(4):124-128
培养大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与增强身体健康的观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特征,提出大学体育教学应围绕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角度,对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根据大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更新体育教学手段,研究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开拓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建立体育综合课程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建立体育综合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厌学。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若仅从体育教学的角度看,教学内容存在着多年级重复与过于偏重竞技性的倾向;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存在单一、陈旧的问题,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存在片面与重  相似文献   

20.
王威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225-22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素质教育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更新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步改革、更新体育教学考评方法、综合性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推进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