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社会发展和语言变异共同作用的一种语言现象结果,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一直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的拓展到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等多个研究领域。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推动了语码转换的发展进程。该文通过对语码转换的了解及介绍,简单的对语法转换的句法变异进行阐述以及对语码转换的认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语言与语言自然接触自然产生的结果.由此而呈现的语言变化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国学者又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种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把语码转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的社会现象。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旨在使读者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未被人所重视的语码转换现象有更深的了解,重新思考我们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认为,语码转换不仅受到话语产生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本身也成为话语产生和理解的一种语境因素.文章阐述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的社会语言功能以及英语语言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等,以期对研究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通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当今商务英汉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分析了商务翻译中语码转换的形式和成因,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包括社会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然而语码转换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需要从一个更为广阔而且更大解释力的角度来研究。在以往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对广告语篇中的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法学和会话分析等不同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具有很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文章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论,拟从顺应广告的语言现实、顺应广告受众社会的社会规约和顺应商家的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对杂志广告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的语用功能进行尝试性研究,希望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及其在广告领域的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现象既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社会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很多著名学者涉猎该领域并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兴趣,从不同的角度对语码转换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语码转换的分类和动因进行探讨,能加深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侯静  张庆艳 《考试周刊》2007,(52):134-135
社会语言学将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统称为语码。现代社会经常会有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操着方言、普通话并时常夹杂英语进行交际的现象,这都属于语码的夹杂与转换的研究范围。本文即对年轻人语码转换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外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是一种重要的复杂语言现象,颇受语言学研究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其理论基础和研究状况,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多维视角,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际互动中语码转换的模式及功能,并论述了这一语言交际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码转换作为双语/双方言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课题,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立足宁波,放眼全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量化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结合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籍贯、职业等主要的社会变量,从社会语言学的路径考察分析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的接触频率、对语码转换的态度、语码转换的主要动因等相关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语码转换频繁出现在汉语广告中。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引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关注。本文在以往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汉语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双语人或多语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交谈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应用语言学界广受注意并得到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语码转换的类型、作用和起因。  相似文献   

14.
耿欣 《海外英语》2015,(2):61-62
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日趋成为语码转换的一种特殊载体。众所周知,语码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变异。考虑到语码转换的这一深远影响,对中文流行歌曲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日趋成为语码转换的一种特殊载体。众所周知,语码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变异。考虑到语码转换的这一深远影响,对中文流行歌曲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不仅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自二十世纪"语码转换"这一术语首次被使用以来,语码转换日益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或评述。其中,社会学把语码转换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企图在宏观的层次上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学则把语码转换看作是某个具体社团或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该文化在语言层面的具体体现;语言学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的语言能力在语言使用中的表现。语码转换可以帮助交际者实现更多种类的心理动机,比如趋吉避凶、间接回答、缩短心理距离和排除其他交际者等。这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的诱因很多,且相当复杂,而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正是由于处于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沙俄贵族崇尚在社交场合说法语和其他欧洲语言,这种语码转换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19世纪俄国贵族生活真实写照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书面语料素材,利用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观点,对这类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欣 《文教资料》2010,(21):39-41
作为社会语言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语码转换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学校园是研究语码转换的天然场所,校园语码转换同样是一种交际技能、一种语言策略,产生转换的动因符合顺应理论。大学校园语码转换主要有三大动因:对语言现实使用的顺应、对社会规范的顺应及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9.
任姹婷  高栋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20-121,131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中,上海话、普通话、其他方言的转换更是屡见不鲜。名人周立波的语码转换相当频繁,因此,结合社会语言学中Gumperz、Myers-Scotton等语言学家的理论,来分析周立波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及产生的各种语言效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长期以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较少受到语用学界的关注。本文针对语码转换的现象,特别是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的应用,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语言现实的顺应、社会规约的顺应、心理动机和交际风格四个方面对此现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运用语码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