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著名短篇小说,在海内外都颇有名气。然而,一部好的作品要走向世界,精美的翻译无疑就是一座桥梁。金凯筠翻译的《倾城之恋》,凭借其灵活的翻译策略、独特的翻译技巧以及丰富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而深受大家喜爱。该文旨在通过大量的例证,探讨金凯筠在翻译《倾城之恋》中文化负载词时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找出其翻译的独到之处,来说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一部好的译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负载词常见于文学作品作品中,《倾城之恋》是当代女性作家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里面蕴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分析译者金凯筠对英译本《倾城之恋》中文化负载词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为该小说进一步研究提供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胡琴这一意象串起了一部《倾城之恋》。这是一种中国封建化衰落、颓靡的意象,一种没落社会存在状态的意象。这”生命的胡琴”是苍凉的胡琴,不仅回荡在《倾城之恋》中,也回荡在张爱玲所有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4.
《倾城之恋》是一代才女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收入《传奇》。张爱玲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她的小说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当代的很多文学评论家对张爱玲文学的研究和关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了和鲁迅相提并论的程度。她的小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对她的中篇小说《倾城之恋》作一技术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探析《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后,研究汉学家白睿文翻译《活着》中文化负载词所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研究发现,从文化翻译观视角看,《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直译、音译、音译+脚注和增译等。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古老奇书,其内容之丰富、涉及之广、影响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但书中涉及的大量文化负载词是《山海经》的翻译难点,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播。该文基于王宏、赵峥英译的《山海经》,采用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书内采取的动物名翻译策略。经考察,发现王宏、赵峥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运用直译的方法翻译现实存在的动物或不易造成误解的臆想动物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音译因中文声调问题易造成误解,增加阅读难度,音译+直译/音译+注释的方法可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更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外“对应词”可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意译有时会使得信息的传达存在偏差,在翻译时需慎重考虑。希望该文对于《山海经》动物名翻译策略的探讨能为之后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酒国》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极赋怪诞、草莽、方言等莫式风格。《酒国》中有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汉语负载词。其法译本由法国著名汉学家杜特莱夫妇翻译,获2001年度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是在法国广为流传的译本,也是一部治学严谨的译本。本文拟从翻译策略入手,对《酒国》的法译本中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在经过无数研究者的分析之后,仍存有解读的空间。《倾城之恋》中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学内涵及对人生主题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1.
程娥 《考试周刊》2008,(51):121-122
张爱玲的语言极具特色,被称为"张体",在《倾城之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倾城之恋》的语言特点,即语言的生活化、古典美、比喻手法和色彩的描写。  相似文献   

12.
《末代皇帝》是一部非常有名的讲述溥仪生平故事的电影。他由外国人导演并使用英语演义中国人的故事,其中的多数演员母语均是汉语。由于该电影充满着中国特色文化,因此堪称是一部用于研究语言与文化,尤其是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从该电影字幕中挑选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并研究其翻译,而后提出一些实际性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模因翻译论的理论概述,探讨《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作者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将《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民俗文化负载词、精神民俗文化负载词、社会民俗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民俗文化负载词四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分析民俗文化负载词作为语言模因传播的意义,对陕西民俗文化翻译和传播有所启示,有利于加快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理雅各《礼记》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雅各英译的《礼记》为蓝本,对其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理雅各采用了一些主要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脚注、音译和释义等方法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国内经济领域文本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负载词因其独特性,在翻译中的问题不断突显。本文通过对文化负载词成因的分析,结合《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翻译,通过引用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概念分析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而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译《金锁记》与金凯筠译《倾城之恋》同样采用了异化策略,疏离了西方读者,但两者在西方市场被接受程度迥异,本文从文化转向角度出发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山楂树之恋》的英文字幕译者采取了缩减、归化、意译等多种策略,很好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当之处。本文以目的论来分析《山楂树之恋》字幕翻译策略的选择,借鉴其优点,指出其不足,以期对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文化负载词定义的基础之上,围绕着英译本《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归纳总结了译者在对《围城》中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如何使用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应基于译者翻译目的、译者生活文化态度及读者的关注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晓莉 《考试周刊》2012,(31):23-25
文化翻译因其负载意义的特殊性一直是翻译的难题,林语堂英文写就的小说《京华烟云》中富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本文通过对其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分析归纳,从目的论和操控理论,以及当时的写作社会背景等多角度分析林氏采用以异化为主翻译策略的原因,对文化翻译策略提供一些启示,在不同的目的和时代背景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影视字幕翻译是向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传达文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影视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对于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起重要作用。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天下无贼》中充满着中国特色文化,堪称是一部用于研究语言与文化,尤其是研究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经典之作。文章通过分析影视字幕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特点及翻译限制,结合该影片字幕中的具体翻译案例,提出相应、有效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文化负载词,探究如何在保证译文简明流畅、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力求准确、传神地传达原片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