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郅辽 《钓鱼》2012,(23):12-14
近两年以钓快鱼为内容的比赛缩短了时间,由90分钟一场改为80分钟、70分钟、60分钟。缩短时间是为了提升技术,减少偶然性,增强对抗性。众所周知,钓快鱼存在许多变数。90分钟一场比赛,出成绩都是大边、二边和位于下风的钓手,  相似文献   

2.
吴芜  郭红明 《钓鱼》2007,(7X):6-7
钓鱼比赛一场是90分钟。其实钓90分钟很不过瘾,但一天之内要把东南西北4条边都钓过来就只能这样,不然体现不出公平。除了这个因素之外,组织者还考虑了钓饵的时效性,90分钟之内,钓饵的物理状态比较稳定,超过90分钟,钓饵就可能不在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旭涛  陶志 《钓鱼》2011,(9):20-21
我们是2010年10月23日上午到达温县金色田野垂钓中心的,得知24日的比赛分别是3.6米钓小鲫、4.5米钓大鲫和5.4米钓混养各一场,每场90分钟。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9,(2):68-68
12月27日,广东省第三届“兴科杯”垂钓俱乐部钓鱼大奖赛在深圳市双龙垂钓中心举行。比赛由广东省钓鱼协会、深圳市钓鱼协会、兴科垂钓俱乐部主办,双龙生态庄园承办。本次比赛以团队形式报名,三人一队,也接受个人报名。比赛分六场进行,分别是手竿钓罗非鱼重量赛两场,每场90分钟:手竿钓白鲫鱼尾数赛两场,每场90分钟;手竿钓混养鱼重量赛两场,每场90分钟。  相似文献   

5.
张莉 《钓鱼》2006,(7):6-7
在钓鱼运动迅猛发展的今天,改革赛制,丰富钓赛内容,让钓赛“与时俱进”已是当务之急,我们期望让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参与到钓鱼比赛的行列;我们期望——春暖花开,艳阳高照,又到了钓鱼的黄金季节。全国各地的各类钓鱼比赛又将风起云涌……现如今,一提到钓赛,特别是淡水钓赛,许多钓鱼人的脑海中立刻会定格这样的画面:上百名钓手正襟危坐在精养鱼塘边,以3.6米手竿钓鲫鱼对象鱼(尾数计算成绩)、以5.4米以下手竿钓混合鱼(重量计算成绩),鱼塘内鱼的密度之高让钓手们在90分钟内“拿下”100多尾小鱼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出类拔萃者甚至90分钟钓获200多尾小…  相似文献   

6.
吴芜 《钓鱼》2010,(18):10-11
钓鱼比赛抽签入位,70~90分钟一场。由于钓位靠得近,一旦落后,机灵的钓手会在用饵、线组、钓法、钓棚等方面借鉴两侧钓手。然而,借来的技术即使立竿见影也很难持久,原因是钓点不同、鱼情不一,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去统一。另一种情况是不论鱼情怎么变化,除了用自己熟悉的技术应对变化的鱼情,不管别人怎么钓,我行我素。结果是善变者逞一时之威却赢不到最后,就像兔子和乌龟赛跑一样。  相似文献   

7.
徐龙 《钓鱼》2011,(23):8-9
2011年11月11~12号,2011年中国一东盟钓鱼大赛在广西南宁举办,此次比赛由来自国内外29个队,每队4名钓手,共116名选手参加。大赛的主办单位为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本次比赛的项目分为手竿钓混合鱼总重量和抛竿钓混合鱼重量两场比赛。手竿项目每天进行四场比赛,每场比赛用时90分钟;抛竿项目每天进行两场比赛,每场比赛用时180分钟。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5,(18):33-33
一场时速200尾的比赛,高手之间的差距就是2尾、3尾。这样的胜负是运气。是心理,但两个相邻钓位的成绩相差30尾就比出技术的高低了。在讨论钓一标深的技术环节时。有人强调炼饵,有人突出浮标,也有人结合提竿、脱鱼。认为各个环节对成绩都会产生影响。钓快鱼。说到底就是抢。在90分钟的时间里争分夺秒,抢!  相似文献   

9.
近日本刊编辑部接到江苏连云港钓手王健、成强的来信称:我市不久前举办了一场“钓鲫高手”赛,平时试钓时上鱼很快的赛池内,居然少有鱼儿上钩,大多数的选手都空手而归,钓技高、钓位好的钓手在90分钟的比赛中也仅钓到十余尾左右。不知是何故?是不是塘主下了药?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顺便提示一下,当日天气:多云到阴、有雷阵雨;东南风3~4级,气温21~27℃。我市已持续下雨近一周,鱼塘增水50厘米以上。)接到王健、成强钓友的来信后,我们感到很有意思。因为,我们这些编辑、记者也是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钓鱼比赛的“赛场老手”,遇到这样的现…  相似文献   

10.
赵丹 《垂钓》2008,8(2):I0008-I0008
2007年12月23日,由武汉天元刚舟渔具有限公司主办,创新渔具、威海宝飞龙渔具、黄石千川渔具、武汉荣东渔具协办的“天元杯”湖北省钓鱼友谊赛在黄石市“南妮园”山庄竞技垂钓场举行,150余位钓手参加了角逐。比赛共进行三场:3.6m手竿钓对象鱼(小鲫鱼)、4.5m手竿钓对象鱼(大卿鱼)、4.5m手竿钓混合鱼。前两场以尾数计分,后一场以重量计分,每场比赛90分钟,分别在六个赛区循环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杨春溪 《钓鱼》2005,(18):54-54
6月17日,钓友“白酒”邀我到昆明桃园参加次日举行的2005年“欧娜杯”钓鱼比赛。这次比赛吸引了包括著名钓手徐银舟在内的一批好手,共有160人参加。比赛共打4场,每场90分钟,分组计分,每组20人。  相似文献   

12.
就全国而言,他的知名度不高,但在秦皇岛和东北,他是个非同小可的人物。若人问,近年钓坛上的一匹“黑马”,那非他莫属。这是秦皇岛海狮垂钓基地钓友的共识,同时也是更多钓鱼人的观点。他曾是秦皇岛市钓鱼届赛的三连冠。特别是在2002年8月山东威海举办的光威“钓王杯”上,他以娴熟坚实的功底,在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中,用拉饵钓浮的战术平均每40秒就钓上一尾300克重的鲫鱼,共钓获鲫鱼227尾,总重70千克,成为赛场上的靓点,成为众多钓手瞩目的焦点。尽管最终他没能站在“钓王杯”的领奖台上,但他已风头尽显。“不以成败论英雄”,就此次比赛,使全国更…  相似文献   

13.
金边银角 手竿赛前,裁判长宣布了还有10分钟,二号池北岸最西端钓位上的钓手要求换位,说这里无法钓。乍看起来也确有难处,由于池小人多钓位紧,这里距短边只有2.5米~3米。裁判长请他看了看周围,做了解释,没有同意,又以“金边银角”的说法相鼓励,希望他钓出好成绩。这位钓手以无可奈何的心情迎来了比赛。但是出乎预料,在前十几分钟里  相似文献   

14.
范宁 《钓鱼》2004,(13):38-39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陆续收到许多钓友的来信或来电,询问的主要话题大都与参加钓鱼比赛有关。福建沙县钓友林新贡这样写道我学习悬坠钓已有四五年了,苦于无名师指点,进步很慢。订阈杂志《钓鱼》是从1999年开始的,可以说贵刊是我真正的师傅。我于4月份参加了一场市级的钓鱼比赛,约有40人参赛。每区10人,一天4扬,每场90分钟。我的成绩是:  相似文献   

15.
一、主办单位: 《中国钓鱼》杂志、光威渔具集团 二、承办单位: 光威钓鱼俱乐部 三、比赛项目: 手竿池塘钓对象鱼、手竿池塘钓混养鱼。比赛共2天8场,每场实钓70分钟。 四、比赛时间: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3)
2006年10月22日,济南市钓鱼协会在秀丽的美丽湖垂钓基地举办了一次团体对抗赛,共34个队,136人参赛。经过一天4场(每场90分钟)的激烈竞争,以4场共11分的成绩获得个人冠军的竟然是一位第一次参加竞技大赛的休闲钓手——刘诚。比赛成绩一公布,所有参赛选手一片哗然,不少竞技高手不得其解。一个从不知名、从没到垂钓基地练过竿又是第一次参加竞技赛的休闲钓手怎么会技压群雄,一举夺冠呢?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17.
刘保顺 《钓鱼》2007,(2S):10-11
2006年10月22日,济南市钓鱼协会在秀丽的美丽湖垂钓基地举办了一次团体对抗赛,共34个队,136人参赛。经过一天4场(每场90分钟)的激烈竞争,以4场共11分的成绩获得个人冠军的竟然是一位第一次参加竞技大赛的休闲钓手——刘诚。比赛成绩一公布,所有参赛选手一片哗然,不少竞技高手不得其解。一个从不知名、从没到垂钓基地练过竿又是第一次参加竞技赛的休闲钓手怎么会技压群雄,一举夺冠呢?  相似文献   

18.
侯增福 《钓鱼》2014,(2):18-19
笔者钓箱内有一款蛋奶型鲫鱼钓饵,在晚春至初夏时,在大水库垂钓鲫鱼效果很是不错,一般情况下20分钟之内准有鱼上钩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8,(7):71-71
3月9日,广州双龙垂钓中心内气氛紧张,来自广州及周边的钓手聚集一堂,参加“协和杯”钓鱼大奖赛。经过手竿钓罗非鱼重量赛两场(每场80分钟)和手竿钓白鲫鱼尾数赛两场(每场80分钟)的激烈比拼,姜耀坚摘得桂冠,习春江以一分的差距屈居第二,三至五名获奖选手为吕家健、庄宝威、何海滨。  相似文献   

20.
赛场花絮     
为了更加丰富此次钓鱼大奖赛,在正式比赛之前安排的两场趣味表演赛,作为亮点,吸引了不少钓鱼人的眼球。5月1日上午,老鬼鱼饵公司为了将钓鱼人、厂商及新闻媒体融为一体,营造出热烈和谐的氛围,特地安排了一场小规模的友谊对抗赛。其中有部分优秀钓手、厂商代表,连聪明的易总也没有放过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来自全国各地专业媒体及当地的媒体,无人应战,只有钓《鱼》杂志社吴晓林社长,从容披挂上阵,经过90分钟的激战,坐大边”的两个钓手分别得“1分和2分,钓位居中的吴社长取得第三的好成绩。赛后,有钓友称赞道“难怪钓鱼》杂:《志办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