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珺 《文教资料》2008,(12):116-118
本文通过对生态道德观念、生态道德教育基本问题的探讨,以期引起各级各类学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审视、思考和重视,建立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网络体系,通过教育和引导.使青少年学生逐步树立起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爱护意识,养成道德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使人类在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互进互利中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全社会都要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其中,青少年群体应该成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整体道德素质,而青少年的生态道德状况和生态文明意识又影响到他们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人、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这项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宛成伟  尹鸾 《文教资料》2011,(1):98-100
青少年时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的理解.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王智 《贵州教育》2008,(12):10-10
<正>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存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生态道德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包英杰 《文教资料》2008,23(14):108-110
人类进入21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为人类要长期生存发展下去就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而要树立这种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我国公民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尤其要对青少年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本文阐述了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加强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针对我国当前的生态现状,要深刻认识到对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要把它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增加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从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儒家“仁民爱物”、“万物一体”、“天地之心”的学说.其适用范围超越了人类社会,而且及于广大的万物,这是极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些古老的思想对后人的启示在今天看来尤为深刻,把儒家的仁爱观引入生态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通过课文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很好的方式。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挖掘,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积极地推动上海市地区未成年人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和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2007年1月11日,在上海海洋水族馆举办了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野生动物保护科学普及教育研讨会暨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百校校长联谊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破坏,严重地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代对德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课题,学校德育面对人类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应发挥其独特功能,把道德教育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中去,树立受教育者的自然道德价值观和生态道德意识,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