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T2DM)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可导致大血管、微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高尿酸水平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的风险.有研究证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有明显升高,提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本文就血尿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1979年WHO将之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从定义上讲,GDM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有糖尿病,但未曾获得诊断仅在此次孕期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1] .GDM对母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GDM漏诊或确诊晚,得不到满意治疗而导致.GDM可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自然流产发生率,也增加了巨大儿、胎儿发育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症、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不及时诊治,产妇及新生儿远期罹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将明显增加[2].所以及早诊断、正确处理妊娠期糖尿病是围产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了620例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并对尿路感染发病率及尿路感染与血糖、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合并症、尿细菌学检查情况等关系作了分析.结果糖尿病病人的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尿路感染的发生与血糖控制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合并症等有关,多种病原体可致尿路感染.结论早期严格控制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注意会阴部清洁、积极去除炎性病变、治疗泌尿系梗阻,是防治糖尿病病人并发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医"蒜变剂"泻药对Ⅱ型糖尿病肾病小鼠微炎症的抑制及肾功能改善.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Ⅱ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观察各组动物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制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动物组织病理结构改变,运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60mg/kg蒙医"蒜变剂"泻药可显著提高Ⅱ型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肾小球滤过率,修复肾小球基底膜功能,抑制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广泛融合或丢失,降低电子致密物堆积.结论:蒙医"蒜变剂"泻药可有效抑制Ⅱ型糖尿病肾病小鼠微炎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尿病的治疗一是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二是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不但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而且要注意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 (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 ,其发生率占孕妇的 1 %~ 5%。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围产期发病率 ,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羊水过多 ,泌尿系感染 ,产程延长 ,产后出血 ;新生儿发生巨大胎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肺透明膜病、产伤以及将来发展为肥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巨大儿发生率为 30 .8% ,2 0 %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值升高到 1 70 μmol/L ,还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 ;血糖是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长时间的低血糖导致脑细胞不可逆的损害 ,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新生儿出生后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尽…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硒与妊娠糖尿病(GDM)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本文对孕妇血清、新生儿血清、胎盘组织中硒含量的检测、硒在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和动物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发生积血[1].玻璃体积血病因为内眼血管性疾患和损伤引起,眼外伤或眼底血管性疾病造成玻璃体积血,也可由全身性疾患引起,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目前糖尿病人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越来越多,不仅引起内分泌系统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受到眼科系统的重视.近几年,用蒙药明目-11味丸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玻璃体积血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GDM可增加围产期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同时GDM孕妇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孕期早诊断、早干预可以大大降低GD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母儿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严重合并症明显降低。2004年杨慧霞等口’报道GDM者仅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11.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3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MD=体重/身高2,分为正常组20例(BMI<25),超重组33例(BMI≥25),肥胖组40例(BMI≥30).分别比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肥胖组与超重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40.0%、27.3%)均高于正常组(10.0%).肥胖组与超重组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普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现在糖尿病发生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倾向。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3.2%[1]。因此,健康教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长期有效的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往往不会单打独斗,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升高外,常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疾病。如果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长期得不到控制,还会发生多种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病人性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绝经后27例糖尿病肾病、25例无并发症糖尿病及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等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E2较正常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FSH、LH、T显著增高.结论: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相关性疾病,日常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对其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饮食治疗与护理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基础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对2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与护理目标、依据与原则、饮食护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处理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5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抖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及治疗不当成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要诱发因素,积极合理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 预防感染可明显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合理、完善的治疗措施并积极控制感染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ELISA方法 检测72例T2DM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和68例健康对照者(NC)血清hsC-R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FDR组血清hsC-RP水平较NC组升高(P<0.01);血清hsC-RP水平与FIns(=0.286,P<0.05)、BMI(=0.250,P<0.05)、LDL-C(=0.302,P<0.05)、TC(=0.267,P<0.05)相关.结论 hsC-RP升高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者为实验组,163例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糖,降低颅内压,扩血管药物应用等,并对35例具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偏瘫(P〈0.05),高血压(P〈0.01),高脂血症(P〈0.05),治愈率(P〈0.05),致残率(P〈0.01)等方面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组疗效及预后均较非糖尿病发生脑梗塞组差。其原因不但与血糖水平高有关,而且与糖尿病患者本身的高血脂、高血压及高心脏疾患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糖尿病人群和健康人群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GR),是指个体血糖升高但未达到或超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时期,为正常糖代谢到糖尿病发生过程的中间状态,患病率为15.15%,明显高于糖尿病患病率(9.7%),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发生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把脂质作为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但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脂质与糖尿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对脂质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深、成果也日益增多.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脂质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诱导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β-细胞功能减退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