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立足于数学学科的课程视角,观照数学教学过程,必须对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现象进行深度剖析,解除数学教学低效的痼疾——"教教材"和"空心课".站在课程的高度观照数学教学,必须从数学和学生出发,展开"过程性教学"和"适宜性教学",让数学教学走上"正途".  相似文献   

2.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学生从数学课堂上的"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等数学活动中可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这种经验只是教学的起点,它还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3.
数学建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主探究实验学习的过程,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4.
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内容的揭示、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抽象概括过程,让学生较为深入地领悟数学的内涵(即"数学味"),一定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教学内容中找寻"数学味"的配方,在教学过程中探寻"数学味"的实质,在数学思想中触碰"数学味"的灵魂,在数学文化中品尝"数学味"的芳香,才能让数学课更有"数学味"。  相似文献   

5.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由过去强调的"双基"过渡到"四基",不仅增加了"数学基本思想",还增加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动手操作、亲历过程,逐步积累.  相似文献   

6.
任何学习都是有过程的。深刻把握数学学习的"过程"意义,发掘"过程"价值,确立"过程"思维,可以更好地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习能力,获得智慧启迪,培育数学核心素养,进而有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运用的过程,将数学问题逐级展开,让学生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数学能力、数学观点和数学素养.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教学设计具体阐述基于活动理念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当具备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能力。而谈到动手操作,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做中学。"做中学"就是要自己动手,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将习得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体验数学,掌握数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认识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特性,总结数学的规律;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学会用数学,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现象—心象—抽象—操作"过程,简称为"三象一作过程".这是一种可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数学认知过程".这种过程缘自认知心理学与教育研究,基本上体现反映论观点.强调"数学现象"的概念和观点,对数学教育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鸡兔同笼"是一道古代趣题,今人新创的解题法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了"鸡兔同笼"解题法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分析了不同解题法的过程,挖掘"鸡兔同笼"解题过程隐含的数学思想,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以生产力为依据,对时代进行划分,得出人类历经“经验技术时代”、“原理技术时代”,正在进入“数学技术时代”,进而得出数学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时代要求数学地理解问题,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实施优质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数学的美使得数学文化更具个性,更显得妩媚动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今天,数学已被人们认为是心智的艺术和灵魂的音乐。让“数学的美”柄居于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机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美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文"以数理逻辑否定普通逻辑、批判性思维逻辑、非形式逻辑是以小逻辑观否定大逻辑观;"王文"混淆传统逻辑与普通逻辑,混淆数理逻辑与现代逻辑,其"以数理逻辑完全取代普通逻辑"的错误主张偷换为冠冕堂皇的"以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口号;绝对不能以数理逻辑取代普通逻辑,"王文"所提出的以数理逻辑取代普通逻辑的种种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分学习勤奋的高中生数学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利用数学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介绍高中数学阅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分析了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中等学校的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其培养,给出“大众化”的数学知识应用的3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项对“数学思想与初中学生巧学”的研究。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的内核,它们是隐含于概念的形成,公式的论证,习题的解决之中的,所以数学教师要把散见于习题中的数学思想整理出来提供学生学习。笔者主要联系数形结合、类比、分类讨论、函数、化归等思想,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讲述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提高解题技能,完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从结构上看,数学是问题和问题解的集合,逻辑是问题和答案之间的桥梁。具体到中国古代数学,其一般结构表现为:问、答、术(图)、草。"术(图)"阐述解题原理和步骤,"草"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二者的功能和西方数学中逻辑的功能完全相同。中国数学中的"术(图)"和"草",就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中国逻辑。中国数学是中国逻辑必然推理的研究对象,二者具有相同的源流。  相似文献   

19.
康托尔创立集合论,推进了数学家对于“无穷”的认识,但是却引出了被称为集合论悖论的第三次数学危机,这次危机导致了人们对于数学基础的深入研究。逻辑主义学派不仅致力解决集合论悖论.还决心将数学的基础建立在逻辑之上。该学派的工作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基础的研究和数理逻辑的发展,但是,将数学建立在逻辑上的目的却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所有与“无穷”相关的人类科学中的数学内容,尽管形式不同但根基相同.当我们沿着与“科学认知”、“数学哲学”、“无穷”相关的系列研究思路,探究与“无穷”相关的数量理论的基础,以四种明显的“无穷”缺陷实例揭示现有经典数量体系基础中所存在的“科学性缺失”缺陷.结果表明:(1)悬而未决的“三大无穷悖论家族”作为一个综合症状群从三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现有经典数量体系基础中所存在的“科学性缺失”缺陷,这种缺陷决定了我们人类一直无法从“本体—形式”的角度认真对“无穷小、无穷大、变量……”这类与“无穷”相关的数量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定性、定量研究与认知;自古以来,那种“绕过基础理论中的缺陷、仅针对表面问题”的工作思路是错误的.这些是导致与“无穷数”相关的许多数学内容中错误与逻辑矛盾的真正根源.(2)应当在前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摆脱现有经典无穷观基础中所存在的错误工作思路与内容的不良影响,开展“无污染”数学基础研究,扩充数系,弥补与“无穷”相关的各领域(如数学分析、集合论、极限论……)基础理论中的缺陷,开拓全新的“理论无穷—应用无穷”及“无穷数分析”研究,为人类科学中的“数量理论”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