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子"小考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中的“门子”是读懂《红楼梦》的一个关键人物。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对“门子”的注释是:“清代官署中的仆役,以及公案两旁站班的差役等通称。本篇里所写的门子是一个熟知官场内幕并会帮主官出点子的人物。”那么,这个门子为什么能熟知官场内幕?并会在薛蟠一案中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曹)芹要用这个人物表现清代官场怎样的现实?“门子”这一称谓其实古已有之,只是在不同时代的内涵和指代对象不同。在先秦、秦汉期间,“门子”有两个含义,《周礼·春官·小宗伯》载“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掌其政令。”郑玄注:“正摘室,辶(嫡…  相似文献   

2.
贾蔷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复杂人物,他体现了曹雪芹“正邪两赋”的创作原则。从其真情与能力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除了骄侈钻营以外,还有“纯良”的另一面,清代学者的评点可为佐证。  相似文献   

3.
[导航 ]在我们学过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作者刻画了营私舞弊、徇情枉法的封建官僚贾雨村和精通世故、阿谀奉承的官府爪牙门子的形象。而我们现在所选的一段所刻画的则是不具有封建政治身份,但却可以参与甚至支配政治活动的两个女人。阅读本文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红楼梦》这部巨著的艺术技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场内幕。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细心地加以品味。   [练习 ]一、文中的“凤姐”是四大家族中中的人物。 (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护官符”里的原句回答 )   二、运用你现有的知识,说说文中加…  相似文献   

4.
略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传承与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作家王跃文因其小说集《官场春秋》和长篇小说《国画》,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与我国传统官场小说相比较,作家王跃文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趋同性。以“官场”人物勾心斗角、追权逐利为主;其次,古代官场小说对人性关注不足,更多地表现为奴性、兽性、神性方面,而作家王跃文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并打上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但作家并未达到他预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仍需对社会现实和所谓的“官场”作更深层的哲学思索。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煞有介事地问:知道鲁迅《祝福》中的阿牛吗?相信很多人会一脸茫然:这是谁呀?可看到《笔“闲”意不“闲”的阿牛》(《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文”)一文后,确实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作者张挥老师居然从名不见经传.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闲笔人物‘阿牛”身上读出了众多的…大义’  相似文献   

6.
张侠 《学语文》2013,(5):57-57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又名《老子》),“上善”指的是“至善的、最完美的、与人无争的圣人”。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是“至善、最完美的圣人就如同水一样”。既然这样,那么,水又有哪些至善的品格呢?对于这个问题。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儒家代表人物孑L子以及佛家代表人物净空法师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前言中说,一个作家如果只会“严格摹写现实”,只能成为一个或多或少忠实的画家,“可是,为了得到凡是艺术家都渴望的赞词,不是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表现的多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么?”巴尔扎克所说的“意义”是指作品的思想感情、教育功能、审美感受,类推以后,我们发现它也“隐藏”在诗歌《氓》与《采薇》中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读者透过“典型化”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美。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所以,他作品基调是冷峻、灰暗的,人物是社会底层的(被损害、被侮辱),内容是苦难、血泪的,甚至是血腥的,但我们读鲁迅的小说。却又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中常常写到笑。《呐喊》《彷徨》二十五篇小说中,除《一件小事》外,几乎每篇小说都写到了笑,最多的有近二十处。如此悲惨的社会。苦难的人生,鲁迅为什么要在小说中经常写到笑呢?换句话说,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什么要笑呢?笑什么呢?有什么可笑的呢?只要我们认真研读鲁迅的小说,就会发现这笑大多是麻木的笑、愚昧的笑、无聊的笑,或是无奈的笑、可悲的笑、带泪的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夏亚救援站     
《学生电脑》2007,(1):18-19
《武林外传》医生怎么加点? 《武林外传》中30级医生怎么加点?加血技能加哪一个好? 夏亚:“加血术”要加满,“治疗术”,加到5级就够用了。群攻技能“炸裂弹”建议加满。如果以后没人组队做任务,医生想拖怪的话只有靠这个了。  相似文献   

10.
幸运儿,作为《等待戈多》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以一种超现实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那么,在这部荒诞派戏剧中,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试图从“末人”形象——无希望者、无创造者、信奉奴隶道德者这个角度来解读幸运儿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1.
吴兰征及其《绛蘅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并风行之后,各种“《红楼梦》戏曲”(以下简称“红楼戏”)便应运而生,使得“红楼故事”不仅传阅于读书人之手,而且流香于市井乡野之间、妇孺村叟之口。在清代众多的“红楼戏”署名作者中,吴兰征作为唯一的女性创作者是不容忽视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那么,她是怎样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解读《红楼梦》并融注到她的《绛蘅秋》创作中的呢?我们从她的这部“红楼戏”中,是否能捕捉到一些可贵的信息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探究的。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国人熟知的人物,也是老百姓心目中正义与英雄的化身。但作为一代猴王和“齐天大圣”,他也是一个拥有数万群众成功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秦可卿是《红楼梦》的“败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形象不够丰满的一个重要人物,有人因此认为秦可卿是曹雪芹“一时的败笔”。从秦可卿与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作者创作意图与主旨,是《红楼梦》的纲领性人物。  相似文献   

14.
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形象最丰满的、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之一。清朝著名评论家金圣叹评价他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著名作家聂绀弩为之赋诗“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那么,在《水浒》一传中,林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名著,看豹子头--林冲具有怎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写人物,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无论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是古怪博学的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6.
对于《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这个人物,历来早有大体一致的评价,那就是“欺贫爱富,趋炎附势”,是一个“市侩”典型。可是,赵海鹏老师却对这个评价有了异议,并撰《胡屠户的市侩帽子该掉了》一(见《中学语教学》2001.5),具体申述了反对的理由。不过,依笔的理解,赵老师据以立论的两个观点以及某些具体的分析,均有牵强附会之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现提出来与赵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7.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无论是巫师卡、课本、小说,还是报纸,图片中的人物都会挤眉弄眼,动个不停;连贴在墙上的画像中的人物也会溜出来窜门子,甚至还会问“通关密码”。如今在我们“麻瓜世界”里也出现了类似的“魔法纸”,它们有一个更时尚更现代的名字——“电子纸”。  相似文献   

18.
人们熟知《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的父亲对凶猛的江水只懂得“堵”,最后失败了,禹吸取其父的教训,改“堵”为“引”,结果成功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悟到这个道理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有这么一句话:“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两方走’的偈子。“何谓“偈子”?教材注释道:“佛经中的唱词”。这一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完全相同。我们可以在这个注释的基础上对“偈子”作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人物,我们必须把握人物的身份地位。《祝福》中鲁四的身份地位文中有具体的交代,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乡绅。基于这一点出发,分析鲁四这个人物也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