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天气现象,但如果不加以防护,它有时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灾难性影响。对于通讯设备而已,更要注重防雷。本文主要介绍了雷电的物理性质,然后阐述雷电对通讯设备的危害,提出防雷的重要性,以及指出一些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姚迪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130-130
<正>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大气中存在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云层,这些云层相互放电就形成了电闪雷鸣的结果。雷电虽然意味着雨水的到来,但是也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危害。雷电形成的电磁效应以及高强电流可以轻易地击毁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造成楼房等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的火灾和爆炸。广播发射系统作为比较容易发生雷电事故的行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雷的施工和操作规范,将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针对广播发射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给出相关的防雷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为我国荒凉的科学期刊园地增添了绿色;它的宗旨是实现《科学的中国化》;它提出要发掘中华五千余年的科学瑰宝一《自然界》是与《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等刊物并列而被称为商务印书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十大期刊”之一.它于1926年1月创刊,1932年“—·二八事变”后停刊.16开本,月刊,但“每年出十期,为一卷,约一千页”(《自然界征文启事》),即每期近一百页.《自然界》从创刊到终刊共出六卷零一期.  相似文献   

4.
<正> 雷电的种类与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巨大的能量。云层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等作用下,正负电荷在云层不同部位积聚,当达到一定程度,云与云、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产生雷电现象。人类至今不但不能利用雷电的能量,还经常遭到雷电的危害。 雷电主要有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设备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由于其遭遇雷电的可能性较大,设备的雷电防护问题解决刻不容缓。雷电对广电设备的侵害主要途径有: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天馈系统;地电位反击。笔者从这四个角度深入分析广播电视设备的雷电侵害机理并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随着大量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的广泛应用,雷电损害事故呈逐渐上升态势。屯溪转播台地处皖南山区,属多雷区,年雷暴日71日以上。相比较,北京市年雷暴日数为46.3,南京市年雷暴日数为42.6,合肥市年雷暴日数为38.2。每年二三月份屯溪地区就进入雷暴期,六至十月为雷暴频发期。在多年的抗击雷电实践中,我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逐渐形成了一套实际可行的综合防护措施。二、供电系统的防护电源是转播台正常运行的基础,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是转播台防雷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资料,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800万次闪电,每秒钟有近百次雷电本驰入地,每年受雷害损失达10亿美元,最典型的为莫斯科电视塔曾在雪景季节中遭雷击143次。就我省而言,我省是县级电视台较多的省份,据报道,过去县级台曾发生过因  相似文献   

8.
彭军  靳小宁 《大观周刊》2011,(28):41-41
每年夏季,由于雷雨较多,气候异常,是有线电视系统发生故障的高峰季节。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危害十分强烈,所以防雷、避雷与接地问题.就成了有线电视维护人员征服自然.减少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将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网络的防雷措施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导致接地问题的因素 1.1导致接地故障之自然因素 1.1.1自然原因之大风、雷击等因素影响。10kV配电线路放置的位置多处于架空形式,并安放在野外等较宽广的地方,因此受到自然界多种因素如雷电、风雨等影响。在空旷的室外,风力都非常大,对电线产生的拉力也加大,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电线出现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地球的南北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就随着地球的公转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不会超出回归线的范围。自然界的规律如此,作为图书出版业,其运行规律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雷电形成的理论、分析福建雷电活动特征,提出防雷减灾安全防护措施,达到对雷电灾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之交多台风,也是雷电的高发地区,据气象部门统计,全省年平均雷暴日高达107天,主要集中在4~9月份。雷电灾害是影响福建省尤溪县有线电视网络的主要故障之一。如今,网络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对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有线电视网络系统中设备、设施、器材的防雷与接地工作,对保护设备、避免或减轻雷电干扰、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邱明江 《大观周刊》2011,(36):74-74,82
本文介绍了雷电的形成过程、雷电灾害的种粪及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危害,闸述雷电自然灾害对社会危害的重要性,介绍人们生活如何预防雷电自然灾害的方法与建筑、设施的防雷措施,提出了对防雷装置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介绍了雷电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其危害破坏作用,分析了档案馆遭受雷电灾害的隐忠,从档案馆建筑按防雷标准建设、掌握雷电灾害的特点防雷、加强防雷设施设备的维护和制订防雷电火灾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了应对雷电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铁塔天线安装施工所必备的有关资料。1、工艺资料。铁塔详细图纸及用材。2、气象资料。因它长期受自然界的雨、雪、冰、霜、风及大气等自然条件之作用,风荷载,裹冰荷载及地震荷载,特别是风荷载是自然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当地的积雪厚度、最高最低气温及发生时间,雨季季节范围,雷电季节范围及大气成分及其腐蚀性等资料也必须具备。3、地质勘探资料。全面了解建筑区域的地形及地质构造;作出足够数量的地质剖面图,满足每个基础和地锚的设计要求。铁塔基础施工要点基础施工是铁塔建设的重点组成部分。属隐蔽工程,施工质量优劣,直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是集评估项目地理位置定位、闪电资料分析、各类建筑物评估和对比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快速、方便的完成各类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并自动生成word报告,减少误差,从而更好的开展防雷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雷电的物理特性雷电是大气中巨大的静电放电现象。雷雨前,天空中带电的云叫作雷云,是产生雷电的根源。如果上空的雷云所带的是负电荷,则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与它邻近的云和在它下面的地面及地上的物体也会汇  相似文献   

18.
广电系统的电气设备精密,且设备都安装在山顶,雷电对其侵袭更为突出,本文对广电系统如何防止雷电的侵袭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散文的写作中,常常见到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和衬托手法来抒写胸臆的。先谈谈象征手法。作者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借助于客观景物,就一般情况讲,作者从自然界某一特定的具体景物中获得启示,展开想象,把思想感情隐匿有一种形象之内,如高山,巨石,树木,花草,风雨,雷电,江海,河流,等等,使内情与外物达到完美的结合。运用象征手法,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形象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从艺术境界中得到启发,受到鼓舞,吸收到某种积极的影响,或者说感受到了散文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雷电对高山发射台站安全播出的影响,并针对改善外部环境因素详细说明了相关雷电防护改造方案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措施,以期给其它高山台站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