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是唐代人白居易的作品。原诗共8行4句,题目是《赋得古原草一送别》,在这首诗中作者借野草来抒发和朋友离别时的心思和情绪。小学语文第三册只摘录了这首诗的前4行2句作课文,并另加题目《草》。就课文所选内容而言,应该把赞颂野草的顽强生命力作为教学重点,可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一、揭示题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揭题。首先出示草原挂图,经过观察使学生对大草原有个感性认识,然后板书课题体》,进而使学生认识这首诗所描写的“草”不是路边或花坛中的小草,而是莽莽原野上丛生的草,从而领会“原上…  相似文献   

2.
《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为准备科举考试的习作,是古来传颂的名篇。诗的第一句“离离原上草”,点了“古原草”这个题。接着,又从草说到它的荣枯:古原上的野草长得纷披繁盛,每年生长  相似文献   

3.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这是艾青1940年写的一首诗,诗题为《刈草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师(出示小黑板.内容: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草》.先请大家默读两遍,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 (让学生默读、查字典、思考五分钟.) 生:这首诗主要是写“草”的生长情况. 生:这首诗写的是“草”,诗中有几个词我不太理解,如“离离”“枯荣”等. 师:好,这诗的标题《草》,即是诗反映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共同学习第一句.“离离原上草”,这句中的“原”是什么含义?现在,先请大家用“原”字组词. 生:“原”字可以组成:原来、原因、草原. 师:对照第一句的意思,这个原字应取哪一个词才恰当? 生:应取“草原”一词.  相似文献   

5.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得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它生长过程却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那段时间,草原上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尖毛草会是今后的“草原之王”。  相似文献   

6.
<正> “课堂里/有一棵树/有一棵峭拔的树/树一样的老师/讲课总是站着/语言像富有光泽的叶子/拂来绿色风/年轻而纷乱的思绪/在绿风中轻轻梳理”这是学生黑板报上一首诗的起始段。每当想起这首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师在学生眼中是一棵树,学生在老师眼中是一片草,那师生之间为何不创建一块  相似文献   

7.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科学链接啊,草原上起火了。野火顺着风越烧越猛,一会儿就把地上的野草烧得精光。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这儿好像没事似的,野草又一片片茁壮生长起来了,草原上重新变得绿油油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那场野火只烧了野草露在地面的茎和叶,压根儿就没有烧着地下的草根。草原上的野草大多数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特别是禾本科的野草最多。不管烧没烧,头一年枯死了,第二年也要自然生长出来的。野火烧了草原,烧死了…  相似文献   

8.
猜诗谜 小豆子喜欢做诗,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一首这样的诗:"头上皆为水,胸中总是愁。口边虽要吃,眼下渺难求。"然后兴冲冲地对小兰说,用这首诗作为谜面,可以猜出一首唐诗绝句。小兰想了想,不太肯定地说:"谜底是不是杜牧的《清明》啊?"小豆子很吃惊,说道:"真让你给说对了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不就是这样的情况吗?"小兰一听他这么说,就来了劲儿,也拟了一首打油诗,让小豆子猜猜谜底是哪首诗:"看不了,听不了,昏迷了,糊涂了。"看到小豆子犯了难,小兰提醒他说:"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写的,还和西湖有关呢!"聪明的朋友,你能帮小豆子猜出这首诗吗?  相似文献   

9.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部分……我想,一本书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草》是选入五、六年制小语第三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这首诗作于贞元三年(787年),诗人当时年仅16岁。据说,诗人这年进入京都长安,拜见了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顾况望着年嫩的白居易,并没在意,还用他的名字取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当读了此诗之后,便很吃惊,忙改口说:“有才如此,居易不难。”由于顾况到处赞扬,这首诗也就成了白居易的成名之作。这首诗原本是一首五言律诗,课本所选取的是前半部分,很像一首五言绝句。原题是《赋得古原草送  相似文献   

11.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纔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味。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遹》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他八十四岁,也就是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儿子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他从事诗歌创作六十多年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回忆;也是他在诗歌创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一有人称鲁迅的《雪》(辑入《野草》)是“极美丽的诗”(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当然也是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挣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  相似文献   

13.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少年白居易初入长安登乐游原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简约而朴素的成名作抒发了他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志在兼济"的处世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写道:"有一个孩子天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母亲的温和、整洁、慈爱,还有衣服上的芳香/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父亲的强壮、自负、吝啬,还有爱发脾气、粗暴/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生命就是这  相似文献   

15.
<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看出来了吗?白居易在《赋得古草原送别》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学过这首诗的同学都知道,“离离”是用来描写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景象。因此,“离离原上草,一  相似文献   

16.
学会发展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得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它的生长过程却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在那段期间,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尖毛草会是今后的“草地之王”!  相似文献   

17.
诗人不一定是思想家,但凡好诗不能没有思想。在纪念二战结束50周年时,他写了1000行的长诗《谎草之歌》,在这首诗中,他虚拟了一种“谎草”,吃了就要撒谎。过去被谎草喂养着,怎能不撒谎呢?法西斯曾宣称,“谎言重复千遍就变成真理”,但谎言无法掩盖血写的罪恶。  相似文献   

18.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在《全唐诗》里,只留下了两首诗。《春江花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闻一多对这首诗给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话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位现代大诗人对它是何等推崇!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注释中,白草被解释为: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根据该注释,则白草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白色野草而已。然而,如果我们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话,那就不该如此解释白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岑参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  相似文献   

20.
《褰裳》是《诗经·郑风》中的一首爱情诗,它写道:“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这首诗的意思很清楚,一对民间青年男女在幽会时,姑娘对小伙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