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川贵 《文教资料》2005,(22):167-168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董会康 《考试周刊》2010,(44):73-74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艾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必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浅谈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学科教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主要谈以下几点:一、在课堂讲授中渗透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各课教学在…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浅谈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7.
董建兵 《成才之路》2009,(23):11-1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泽敏 《考试周刊》2014,(37):59-59
<正>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更应当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德育工作并不仅只是校长、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数学课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能力.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渠道也应该在课堂,教师要力求以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集体荣誉感、精益求精的求知态度、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接受的应是现代德育观.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传授相联系的,体现出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德育教育在现代人的素质结构中占居着核心的地位,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是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和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若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李瑞玲 《考试周刊》2011,(25):77-78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如何摆正二者的位置,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李小娜 《考试周刊》2011,(27):190-191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教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生物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