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女性创造并使用的文字.目前所保存的女书文献数量极其稀少,散佚十分严重.本文就女书文献的散佚及原因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郑慧 《山西档案》2012,(2):70-71
湖南省江永县的女书是目前所知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文化是珍稀的文化遗产。女书文字大约出现在清代中期,当时的女书作品数量极少,写作水平也低。清末民初,女书作品数量逐渐增多,内容日渐丰富,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达到兴盛期。  相似文献   

3.
贺军 《山西档案》2005,(5):44-47
当西方一些学梦想着创造一种女性字的时候,在湖南省江永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这里的妇女很早就已把女性字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这种字被称为“女书”。江永妇女把女性字记在纸张上、绣在手巾上或印在纸扇上,通过传唱等方式来分享感情、闲聊家常和交流生活经验。当地妇女在男权思想主宰的世界里通过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创立了她们自己隐秘的语言空间。江永女书不仅是人类惟一的性别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字,可堪称世界化瑰宝。2002年,江永女书荣登首批《中国档案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日渐凋谢的女书,被列入全国重点档案抢救之列。女书形成的奇妙性和女书化的特殊性,犹如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了许多中外学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女书研究已形成一股热潮,其中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女性学等领域的一些专家学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不俗成绩。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8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北京召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委员会成员与全国文献、档案、历史、古籍等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对100多个申报项目逐一进行审定、筛选,湖南申报的"永州女书档案文献"得到专家们的首肯,荣登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日渐凋谢的女书,列入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行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韩开琪 《档案时空》2006,(11):34-34
古邑冯乘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档案馆去年有幸将流传于江永、江华等地民间的珍贵的女书文字《四字女经》文字本收集入馆。全文84句,计664字,是不可多得的古籍。从此解决了《四字女经》一直只是口头流传但查不到文字依据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女书档案保护的成就与问题。再从档案信息化角度提出女书档案的数字化保护策略;从人文环境角度探讨女书档案传承的方式及基本规律,提出恢复女书习俗和培养传承人的举措;从社会环境角度强调女书文化符号的发现与宣传,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最后从自然环境角度提出女书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影像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小屏微影像、电影电视节目等大屏影像、VR影像等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女书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与现代影像传播手段相结合,为女书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活力,它对提升受众对女书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女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南部边陲江永县及邻近一带民间,流传一种神秘而奇特的文字——女书。它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专用文字,是极具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目前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与困境。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既对女书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型工具和渠道,对女书文化的延续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这种少数民族濒危文化遗产,女书的数字化传承尤其紧迫。数字技术不仅为女书保存提供了多样化方式,也为女书应用提供了层出不穷的创新形式,为女书传播提供了多元化平台。  相似文献   

10.
陈斐 《今传媒》2014,(4):104-105
"女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性别文字,它是由女性所创造的文字符号体系。女书的私密传达在一个私密的关系圈中交流和沟通,而这样的传达方式也是小众的。本文在此提出了:女书"私密"的传达一说,对于其传达中存在私密性的提出做了一些界定。女书的文字—女字,是属于她们小众圈子里的视觉传达符号,是私密传达的视觉符号。本文根据女书的视觉语言,分析女字其中的视觉元素和视觉的形式美,希望让这种深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视觉元素,在保护和传承的女书文化的基础上,纳入设计的范围,更好的传达其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斐 《报刊之友》2014,(4):104-105
“女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性别文字,它是由女性所创造的文字符号体系。女书的私密传达在一个私密的关系圈中交流和沟通,而这样的传达方式也是小众的。本文在此提出了:女书“私密”的传达一说,对于其传达中存在私密性的提出做了一些界定。女书的文字-女字,是属于她们小众圈子里的视觉传达符号,是私密传达的视觉符号。本文根据女书的视觉语言,分析女字其中的视觉元素和视觉的形式美,希望让这种深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视觉元素,在保护和传承的女书文化的基础上,纳入设计的范围,更好的传达其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女书的地域性和特有的教育传承方式、女书发源地的不合理开发以及部分外国学者的掠夺性研究导致流传于世的女书档案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工作;通过征集现有的女书档案,将其纳入科学的保管条件下;在建立女书档案联合目录的基础上,开展女书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为各领域学者的研究提供共享信息;并对现有的开发方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湖南永州沿潇水溯江而上,经它的支流消江进入江永县境。在消江之滨有块神奇的土地——上江圩。这里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文字;这种文字只限于妇女书写和识读,人们称之为“女书”。《江永“女书”之谜》一书的出版,向人们介绍了这一文化现象。早在50年代就有人发现了“女书”,并对它进行了收集和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项  相似文献   

14.
<正>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这是一个饱含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更是一个辛勤劳作的季节。各项工作在推进、在落实、在攻坚、在盘点……四川是档案资源大省,历史档案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且地方特色鲜明,民族特色浓郁。自2000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启动以来,四次参加《中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目录》申评工作,共有10件/组档案入选。为加强全省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整理与开发利用,促进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文化传  相似文献   

15.
继2002年3月公布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后,国家档案局又组织了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工作.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会上从第二批申报的近百件(组)档案文献中精选出3 5件(组)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图书馆藏有一册托名江永的<善余堂文集>,自此书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不揣浅陋,从公私文献著录、文体风格和思想内容上对该书的真伪情况做了翔实的考论,可以肯定<善余堂文集>并非全部都是江永的作品.并由此对江永的治学思想和风格加以阐释,展示了他在清代学术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文明遗产,汉冶萍公司档案同其它47件档案一起,被"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首次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既是对公司现存6000余卷档案史料价值的充分认定,也是对公司文书档案工作的高度评价.从历史的角度看,公司在档案的分类、编目、保管和利用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先于我国近代档案学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近日,得知<茅盾珍档--回忆录、部分小说及书信、随笔等手稿>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审定,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心中激感动万分.  相似文献   

19.
2002年3月8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公布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共48件(组)档案文献入围,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以整体文献群的形式入选. 2003年,"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手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20.
1 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档案是社会团体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第一手材料,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档案是历史的记忆.档案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利用大量浩繁的历史档案编纂而成.档案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人类必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同时,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图书、文档一样,其自身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档案文化是中}玉4历史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