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收到《河北科技图苑》2007年第1期后,我含着热泪看完《图苑人物——悼念于鸣镝专页》的全部文章。于鸣镝先生的事迹十分感人,令我十分敬佩,于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完全同意《图苑》总编辑杨华同志“要自己宣传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的世界并不缺少好人好事,而是缺少对好人好  相似文献   

2.
倪延年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17-18,79
昨天接到江乃武先生信,获悉我国著名的图书馆期刊工作理论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期刊专业委员会顾问、大型期刊参考工具书《全国中文期刊标准著录手册》主编、大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于鸣镝先生因病逝世,备感震惊和悲痛。江先生在信中告知,为了表示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界同行对于鸣镝先生的悼念和怀念之情,他已经和《河北科技图苑》主编杨华商定,在明年第1期的《河北科技图苑》上刊载一组怀念于鸣镝先生的文章。有此机会,我当然不会也不应错过。写此短文,以表我作为一个学生辈同行的怀念之情。一忆鸣镝先生在相识前…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同志们: 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向当代中国著名图书馆学理论家于鸣镝先生遗体惜别. 于鸣镝先生祖籍云南,三岁而孤,后迁大连金州,先毕业于大连海运学校,后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一期,先后供职于大连海运学院图书馆和大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对上述两馆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过重要作用.先生也曾为大连市和辽宁省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诚挚的导师——感悟缅怀于鸣镝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鸣镝先生走了。噩讯来得很突然——昨夜还在家中阅读先生的《知识重组随想(之三)》,体味着他那似乎可以穿越时空的思维。没料到,上网便惊悉了老先生已于2006年10月16日在大连故去的消息,当下只觉一惊,不敢相信是真的。急切中带着饶幸的心境再看一遍,白底黑字终于粉碎了自己最  相似文献   

5.
赵秀山 《图书馆学刊》2008,30(2):47-47,51
介绍了作者与于鸣镝先生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的过程,对于鸣镝先生勤奋执着的治学精神、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6.
于鸣镝先生是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家。从读者与图书馆、读者基础、读者与阅读三个方面总结了于鸣镝先生关于读者的理论观点与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馆界知名学者于鸣镝先生于2006年10月16日不幸因病逝世。先生一生治学严谨,著述颇丰,尤其在病重期间仍笔耕不辍。本刊现发表《为〈武汉宣言〉叫好!》一文,以寄托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8.
于鸣镝同志的去世,深感痛失一位好朋友,业界同仁也都十分怀念他。回忆了与鸣镝同志的交往与友情;赞颂了鸣镝同志做人的高尚品格和勤奋工作的一生,以及他奋力开拓、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呼吁图书馆业界同仁要自己宣传自己,在撰写学术论文和工作总结文章的同时,把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也写出来。  相似文献   

9.
"生无所息,日有所进"——忆于鸣镝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年10月16日夜,我突然接到了于鸣镝家属长途电话通知,惊悉于先生於是日上午10:15在大连病逝的噩耗!而此前一天(15日)夜我还与其夫人通过电话,询问于鸣镝先生近况,得知其因脑瘤复发已住院近一月之久……  相似文献   

10.
对于鸣镝先生生前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从藏书理论研究、文献采购、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开发与共享、文献剔除等五个方面,总结了于鸣镝先生关于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理论观点与学术思想,阐述了他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