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闽此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的魅力,把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  相似文献   

2.
何友邦 《物理教师》2008,29(2):22-23
求解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选取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时,可以对多个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和对多个过程进行整体思维,但在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时,很容易忽视某些瞬时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相对运动、内力等.所以进行整体思维也必须以弄清过程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体现,而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了首位.物理学科内容丰富,物理问题干变万化,解题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分析和求解物理问题的正确性、灵活性和技巧性表现出来的.通常学生在遇到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甚至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因此,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思考问题,灵活地转换思维方法,寻找最佳的解题思路,对培养学生综合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由部分到整体的转换当物理问题涉及多个物体或多个过程时,通过对变化中的物…  相似文献   

4.
整体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所谓整体法,就是指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运用整体法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常见的两种情况举例说明。1 研究对象整体化 当题目涉及到多个物体时,有时往往把其中的几个物体组合成一个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然后再根据物理规律求解。 例1 把六只相同的灯泡接成如图1(a)、(b)两种电路。调节变阻器,使灯泡均能正常发光。这时,(a)、(b)两电路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_a和P_b。可以断定  相似文献   

5.
在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习题时,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一个孤立的过程.这时,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具体运用,它把一切系统都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运动情况,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而不必追究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和每个运动阶段的细节,从而避开了中间量的繁琐推算,简捷巧妙地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善于用整体法,恰当地用整体法,往往使问题简化,解题带来方便.本文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在用重要力学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整体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物理客体作为一个整体,以整体或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种思维叫做整体思维。从思维方式来看,整体思维是较高层次的现代思维方式之一,通过整体思维能认识整体的全貌,把握整体的本质。如果仅仅把视野局限在部分,只了解事物的某些特征,难免对问题认识片面。因此,重视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虽然淡化了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的系统化,但并没有忽视初中学生物理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系统思维也叫做整体思维,就是指在认知事物或解决问题时,把对象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处理.所以,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系统思维,多引导学生用系统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经过一段训练后,能力明显进  相似文献   

8.
所谓整体思维,就是在思考或解决物理问题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以整体或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全面地、动态地去分析、理解和认识问题,从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寻找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整体思维是现代人们揭示和掌握复杂系统或过程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重视,并注意在物理教学中逐步渗透,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金峰 《考试周刊》2012,(83):138-139
所谓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的思维方法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全局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时,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做一个整体作为研究整体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系统法"指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系统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它是把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从系统(整体)与元素(个体)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展开的思维方法.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其一将研究对象"系统"化;其二将物理过程经历"系统"化.用"系统法"可把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物理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往往不只是单一的物体,而是多个物体,这时若能巧妙地应用整体思维,将涉及到的多个物体看成一个系统,再通过对问题情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挖掘和揭示出整体结构中的关键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可以简洁明快地解答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整体思维法是将物理问题所涉及的多个物体或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与处理的思维方法,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思维过程的整体性,解物理题过程中运用整体思维法有利于对物体或者物理变化的总体把握,因为它不纠缠细枝末节,纵观全局,从整体上分析题目,不必考虑事物变化阶段的具体特征与细节,避免了繁琐的运算过程,有时还能收到比隔离法更好的独特效果.所以,整体思维法特别值得重视与应用,本文略微例举几例具体谈谈整体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云梅 《考试周刊》2024,(18):138-141
初中物理“一题多变”是指一道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路、方法来思考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创新、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初中物理“一题多变”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物理知识点,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个性得到解放,提高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使其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反思和自我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打造富有创意、更加灵活的教育环境。文章重点展开了对初中物理“一题多变”教学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李政道教授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教学首先符合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学生整体物理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物理概念教学时,要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从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物理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往往不只是单一的物体而是多个物体,这时若能巧妙应用整体思维,将涉及到的多个物体看成一个系统,再通过对问题情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挖掘和揭示出整体结构中的关键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可以简洁明快地解答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物理习题难在何处?难在研究对象繁多,过程复杂.学生面对冗长的习题文字叙述,众多的研究对象和多个物理过程,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若能巧妙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将问题涉及的若干物体,或事物变化的若干过程当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由于不必考虑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具体细节或事物变化各阶段的具体特征,解题时就可快捷简便.现分别从“对象”和“过程”两方面举例说明整体思维方法的巧妙之处.一、对多个物理对象进行整体思维例1质量为0.6kg的物块,投入装有水、底面积为400cm2的柱形容器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容器中水未溢出.求…  相似文献   

17.
达娃仓决 《考试周刊》2013,(36):140-140
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分析综合、分类编组,将各知识点串接起来,形成科学系统的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全面理解、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多样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通过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加之对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作者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整体法就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思维的整体性上,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中,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求解,由于整体研究可避开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不致于被表面现象搞得眼花缭乱,使问题的解决显得简易。  相似文献   

19.
巧用2011年高考题进行变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式教学指从一道题目出发,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问题或改变题目设计的物理情景,重新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物理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变式探索研究,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高考题凝结了命题专家的智慧与心血,巧用高考题进行变式教学既有利于把  相似文献   

20.
物理变式教学的研究应该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基于此,物理变式教学就应当从起点的典型化、节点的迁移性、落脚点的生态化三个方面查明原理与应用,并对物理变式教学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思维方法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给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