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什么叫新媒体,不叫数字媒体,不叫网络媒体,最近我翻译了一本书叫《新媒体百科全书》,在《新媒体百科全书》的后记中,我说了三句话阐述什么叫新媒体。  相似文献   

2.
(一) 记得二○○三年底赴台交流时,在乘游览车往宝岛南部的路上,老家在鹿港的施哲雄老师问我:『你知道在台湾把花生叫土豆吗?』我听了不由愣愣地反问:『那土豆叫什么啊?』施老师听了我的问话也愣住了,顿了一下说:『台湾叫洋芋,大陆叫马铃薯吧?』我说:『马铃薯是学名,在北方大多叫土豆,在南方也有叫洋芋.』这让我想起上小学时听老师讲过花生也叫『土兜』.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5,(8):29-32
我在经济日报也好、人民日报也好,特别是经济日报,没有人叫我“范总”,都是叫“老范”,到了人民日报以后,大部分人都管我叫“老范”,后来有一些人开始叫我“范总”,但是我觉得“老范”更亲切一些。  相似文献   

4.
北平的警察     
山佳 《北京档案》2007,(6):50-50
我小时北京叫北平,警察叫巡警,只有租界的巡捕才称警察。我经历了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巡警,我的院子里就住着巡警。我还管院里  相似文献   

5.
我叫席尔维丹·安伯伦·欧尼尔,而家人、朋友和熟人,都叫我伯莱明。 衰老给我带来的恶魔般的疾病,让我承受的痛苦,都让我感到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此我将把最后的情感和遗嘱埋葬于主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一代     
我今年35岁,即将步人中年,因为没有做生意,所以没人叫我“狗总”。但因为一直写东西学化,所以有很多比我小的人叫我“狗老师”,而且是不带调侃很真心地这么叫,也好,我就当他们是在骂老师吧。  相似文献   

7.
关于媒介发展的特点,我把它概括为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叫过剩时代,第二个时代叫经营时代,第三个时代叫主流变革时代,第四个时代叫竞合时代。我专门谈谈关于主流变革时代媒介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的梦     
中学时代,我暗恋着一个美丽的女孩.她有着清秀的脸蛋,一双会说话的大眸子,个儿虽不高,却小巧玲珑.她叫关小倩,我叫她倩.  相似文献   

9.
“这是光圈,这叫取景器……”我茫然,听不懂,也没法听憧。来到这个世界42年,只照过四五次相,那是别人给我照,我无缘摸那个神秘的铁匣子。然而那天,1982年初春的一个上午,宣教科长把一架“海鸥4A”相机交给我。我明白科长不是叫我拿着照相机去玩,是叫我用它去宣传塔里木,宣传塔里木的建设,宣传塔里木人的风貌。如同50年代末来到塔里木时,班长发给我一把坎土镘,叫我去挖地、种庄稼一样。我大胆地拍完一个胶卷,诚惶诚恐地冲了出来。糟糕,头一张底片只有小半截影像,而后面却全是空白。我急忙去找科长,他笑了:“保护纸还  相似文献   

10.
每个通讯员成长的经历各不相同,我是靠采写“家庭新闻”起步的. 一天,我发现,妻子和我结婚多年,竟没有叫过婆婆一声妈.细细一想,在我们这儿,不仅我家如此,媳妇不叫婆婆为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尊重老人的一个表现。为此,我写了《媳妇,请叫婆婆一声妈》的家庭新闻,被《山西青年报》采用。这一下,更促使了我注意寻找家庭报道的素材。我想起有一天,我回家很晚,妻子问我干啥去  相似文献   

11.
暑假里我回苏州,与家人一起去饭店吃饭。我需要餐巾纸,招呼服务员,称她“小姐”。我妹妹说,现在不这么称呼了,你叫她小姐,她要生气的。我问为何,我妹妹说,“小姐”会让人有“不正经女子”的联想。我问那该怎么称呼。我妹妹说,现在都叫“美女”。但是,我还是叫不出口,总觉得用“美女”称呼招待员听上去太轻浮。这令我想起网络称呼语“亲”,有人研究说,这是从韩语来的,原意是“朋友”。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党报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党报发展必须科学定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搞清楚我是谁。“我是谁?”有的叫报社,有的叫报业集团,有的叫传媒集团,不管叫什么.我们是搞媒体的,是党报传媒集团.主要还是搞报纸。所以我们是这么提的,就是集中精力抓报业,风吹雨打不动摇。为什么这样坚持、这样定位呢?  相似文献   

13.
汤长富(张小泉剪刀厂退休职工,钳手,1957年杭州市级先进生产工作者)解放前做剪刀的地方叫个人作坊。那时,打剪刀最有名的叫近记,位置在大井巷。我爸爸也是打剪刀的,当时我爸爸的叫锡记,地方在茶亭庙,后来被拆掉了,改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受命写作了一本书<穆青传>.在写作<穆青传>之前,我对穆青了解得很少,只是为他的文章而感动.偶尔在新华社的院子里与他擦肩而过,当时他留给我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个被新华社人称为"老头儿"(我们新华社的同志都叫他"穆老头儿",从来没有人叫"穆社长";虽然也在一些正式场合叫穆青同志,但最常叫的就是"穆老头儿")的社长真是非常朴实,不像"官儿".  相似文献   

15.
甲:听众朋友,您好!我叫石婕,这次节目,由我和我的同事戈弋来为您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我忘记什么时候开始叫他大哥,事实上之前我都喜欢叫他大叔(黑马大叔),事实上这个称号是跟着其他人才开始叫的,但是每一趟我们见面或许在电话甚至是短信,我都称他为大哥。甭管他年纪比我大还是小,估计他比我年轻几岁吧,但是他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创意人,所以,称他大哥让我感觉舒服很多。(回忆13年前也就是1996年,当年嘎纳广告节主席首次来中国访问,我很幸运的第二次作为华人评委的身份,陪同嘎纳广告节主席罗杰先生到广州拜会当地的广告创意人。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我记不起  相似文献   

17.
应毛泽东之邀苏派专家赴华1948年5月中旬,我被叫到苏共中央委员会,斯大林和我谈了话。他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毛泽东的电报叫我看,这封电报的内容我至今仍几乎一字不漏地记在脑子里。毛泽东写道,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他又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普通中学生,叫陈启正,也叫陈环境。因为有个不寻常的父亲,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的父亲就是中国首善陈光标。当父亲这些年累计捐款13.8亿元时,许多人向我投出羡慕、钦佩的目光。他们羡慕我有个亿万富翁父亲,钦佩我的父亲是中国首善。然而,当今年9月5日父亲宣布将裸捐后,许多人又向我  相似文献   

19.
加尼诺语录     
我多么高兴我掉到河里,多么高兴我经历了淹死的危险!要不,我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问候,听不到这么多的好话。 今天注定是我该受封的日子,他们封我一个不幸的外号——捣蛋鬼,所有的人都这么叫我,故意这么叫,因为他们都讨厌我。而且倒霉的事也是接踵而来,就像樱桃一样都连在一起。所不同的是樱桃受到人们的欢迎,依我说,倒霉的  相似文献   

20.
这里,我只讲三句话。第一句话叫起步求新“找自己”;第二句话叫吃透“两头”解困惑;第三句话叫学会“发现”上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