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增娟 《兰台世界》2013,(11):13-14
明中期,随着江南以外地区蚕桑种植业衰落,地方织染局随之衰落,岁造缎匹拖欠越来越严重,出钱到江南订购缎匹成为解决岁造的唯一出路,领织制的出现使江南丝织业的原料、技术优势进一步凸显,最终促成丝织业独盛江南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明中期,随着江南以外地区蚕桑种植业衰落,地方织染局随之衰落,岁造缎匹拖欠越来越严重,出钱到江南订购缎匹成为解决岁造的唯一出路,领织制的出现使江南丝织业的原料、技术优势进一步凸显,最终促成丝织业独盛江南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12,(17):79
5月25日,江南都市报"江南地产云周刊"全新面世,由此江南都市报成为江西省首张将图片识别技术与纸媒和网站相结合的媒体。"江南地产云周刊"创刊,也表明了江南都市报成为江西报业史上首份"云报纸"。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站     
《江南文化读本》刘士林洪亮姜晓云/著定价:48.00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刘士林先生一贯坚持"江南诗性文化"的理念,《江南文化读本》是他继许多关于江南文化作品之后的又一力作,秉承着对江南文化不懈追求的信念,用充满朦胧诗意的图画和语言将人们又一次引进梦中那诗一般的江南。  相似文献   

5.
徐倩雯 《视听》2023,(10):22-25
江南电影将独具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江南影像空间与江南文人电影叙事相结合,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诗意美学。江南电影在电影空间叙事策略上继承了早期江南电影横向运动长镜头的段落处理方式;从传统诗学中汲取了叙事技巧,对赋比兴手法进行影像空间化的转换表达,擅长将江南地域符号物象升华为意象,完成更深层次的隐喻叙事;格外注重声音景观的营造,运用江南地缘符码的声音元素和虚实结合的声画结合方式,拓展电影空间的叙事效果。江南电影由此逐步在中国地域电影版图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它的成立、发展、图书翻译出版情况,在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1880年撰写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魏允恭1905年撰写的《江南制造局记》、翻译馆馆员陈洙等撰写的《新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等书中多有介绍。学者利用各种档案文献也多有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春天的南海阅兵,是中国海军的骄傲,这其中也有江南造船集团"江南"人的一份骄傲。当我踏进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集团采访时,明显地看到了"江南"人喜悦和期待的神情。正值最大规模的南海阅兵到来之际,四十余艘舰艇在南海待命。有舰艇来自江南造船集团,还有说更多的,比如舰艇编队,舰艇型号……互联网时代的海洋几乎没有秘密,很多舰艇的"写真"早已在网上疯传。就连造船厂的船坞、  相似文献   

8.
江南汽车公司,是民国时期南京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新型商办汽车运输企业,如今的南京公交总公司的前身就是江南公司。想当年,江南的公交汽  相似文献   

9.
张景瑞 《历史档案》2020,(3):142-144
正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范金民教授长期致力于明清社会经济史与江南地域史的研究,近由中西书局出版的《明清社会经济与江南地域文化》一书,正是他诸多研究成果中精选的结集。该书共收录18篇学术论文,44万余字,分为"社会治理""商品贸易""商人商帮""江南经济""江南人文""江南文书"等六大专题,较为系统地展示了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其主要特色,有如下数端:  相似文献   

10.
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人数众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既已统计了明清两代江南进土的数量及其在全国所占的比例,考察了江南进士的地域分布情形及其特点,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形成这江南进土甲天下的原因,换言之,江南人是凭藉什么条件、通过什么手段在科举考试中大显身手、屡屡夺魁而独领风骚的?江南人攻读应举,有着相对于他地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和文化,从长时期来说,大体上是趋向一致的。如《研究之一})①所示,明清两代江南进上占全国1524%,每7个进土就有1个多出自江南。而这种江南进土在全国独多的比例恰是与江南赋税在全国独重的地位相一致的。通计有明一代,江南田土…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临海的连绵城馒叫"江南长城"--这一称谓近年来已为学界、文物界所广泛认同.与北方长城一样,江南长城同样是华夏儿女顽强抵抗入侵之敌的见证,是爱国主义的象征.近时媒体更有报道,说当年万里长城进行加同改造的时候,有一个参照系,那就是临海的江南长城.有人因此而称江南长城是北方长城的"母本".前些时笔者在临海,也听到了南长城乃北长城"师范"和"蓝本"之说.后来看了有关史料记载,便知道明朝北方长城进行的加同改造工程,确是借鉴了江南长城的经验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江南水泥厂主要创办人陈范有的第三个儿子——陈克俭,退休后,我跟踪研究江南水泥厂及难民营达十余年。《档案春秋》杂志是我经常阅读的报刊之一,我发现贵刊2014年12期《鲜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一文中某些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现据我所了解的情况,作如下补正:江南水泥厂江南水泥厂(公司)和启新水泥公司(厂)是两个独立的单位,并非文中所述:"江南水泥厂的前身是启新水泥公司。"尽管江南水泥厂(公司)的股东,不少是启新水泥公司的股东,但两者之间并非从属关  相似文献   

13.
江南地区气候湿热、地狭人稠,不利于马匹的蓄养。由于军马的大量倒毙,每年新采买数量居高不下。江南军马多购自外地,运输所需费用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生计带来不利影响。江南八旗、绿营军马均有一定的牧放制度,清廷力求兼顾军马牧放与农田保护。但受限于江南的自然环境,军马牧放成效有限,马匹疲瘦、易染病死亡等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4.
王刚 《历史档案》2014,(2):66-70
江南地区气候湿热、地狭人稠,不利于马匹的蓄养。由于军马的大量倒毙,每年新采买数量居高不下。江南军马多购自外地,运输所需费用成为额外的军费负担,给兵丁生计带来不利影响。江南八旗、绿营军马均有一定的牧放制度,清廷力求兼顾军马牧放与农田保护。但受限于江南的自然环境,军马牧放成效有限,马匹疲瘦、易染病死亡等问题难以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李露芳 《兰台世界》2016,(17):136-138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民国时期江南教育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北洋政府时期,以五四运动为界,江南教育在新旧冲突中匍匐前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治对立亦影响教育对立,江南地区受国民党统治,党化教育严重,与此同时民众教育兴起;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教育呈日伪教育和游击教育两种形态,游击教育在艰难环境下以星星之火保存了江南教育,使其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6.
徐永红 《兰台世界》2013,(27):155-156
清朝皇帝乾隆六次下江南,尽现康乾盛世的繁华风采。江南经过文人墨客的煽情推崇,自古以来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乾隆皇帝慕名而游江南,不仅游遍江南各地的名胜古迹,还留下各种各样的佳话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遥远的思念     
那年,军校统考刚刚结束,我便和朋友们踏上了去往大西北的列车,也顺路带去一份灿烂的暇想。而几年后的今天,再想起这段浪漫心动的旅程,心中又多了一缕难以辨析的回味。蓦然回首,却发现,我对大西北的思念竟然仅次于那生我养我的故乡——江南———尽管大西北与江南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说,江南是支轻悠的笛,那么大西北则是沉重的鼓;如果说,江南是片幽绿的芳草地,那么大西北则是段嶙峋的陡壁高崖;如果说,江南是阳春三月的清晨,那么大西北则是秋日萧瑟的黄昏;如果说,江南是温婉的浣纱女,那么大西北则是静仁的牧羊人;…  相似文献   

18.
陆蓉蓉 《视听界》2005,(1):81-82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卫视频道的大型文化专题片《江南》自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群,成为卫视的名牌栏目。《江南》在向观众介绍江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江南极富诗意的人文底蕴,它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与思辩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江南往往让人联想到无比浪漫的气息,宋代江南求子文化便是增添这种浓厚气息的因素之一,而雷峰塔在那个时代总是不能脱离这样的话题。其实江南早就有向神灵求子的现象,围绕雷峰塔而展开的求子话题,更是那时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而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江南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集建筑、风光、文化于一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浓厚的历史积淀.江南古典园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图文、声像、实物、电子等不同形式的档案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园林不同时期的风貌和发展历史,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因此,如何加强江南古典园林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使其得到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是园林旅游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