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刈 《西北师大学报》2002,39(2):129-132
20世纪以来商标功能由单一地区别商品或服务产源和标示其质量,发展到与产源相独立地运载企业的信誉。这一深刻变化导致了商标由最初的识别功能的自然属性向表彰商誉功能的社会属性的转移。商标功能与属性的转换,使得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获得了独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财富聚集、竞争性资源、企业形象表征、产权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民族工业象征等方面。通过对商标功能与价值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准确把握21世纪的企业商标脉搏。  相似文献   

2.
对抢注商标现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申请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前提下,出现大规模注册商标和抢注商标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讨论了这种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应在坚持原有的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原则下,通过对商标注册申请人进行必要的限制以及对抢注商标行为进行必要的制裁和惩罚等手段,加强这一制度所应体现的公正公平以及对合法拥有商标权益的及时保护  相似文献   

3.
在WTO条件下,商标成了企业走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增强商标意识,实施商标战略,成了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国商标工作的成绩和问题,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设计了实施商标战略的4个“子工程”,即抓好品牌创新,增强规则意识,做好注册登记,维护商标权利。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企业商标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企业权益的几条措施:建立商标管理制度;慎重对待商标的设计与命名;及时申请、正确使用注册商标。以提升商标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商标侵权犯罪案件日益增多,而目前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侵犯注册商标犯罪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对于“明知”、“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等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应该完善关于商标犯罪的法律规定,实现与有关注册商标、商品分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的衔接,正确理解“明知”、“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的含义,从而正确区分商标侵权行为中犯罪与行政违法、民事侵权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商标词和动词化的商标词的词源及翻译技巧,总结了商标词应具有言简意赅、富有色彩、引人注目、浮想联翩的特性,提出了商标词及动词化商标词的翻译应具有表意、醒目,易记,简洁之特点。  相似文献   

7.
商标功能的实现对企业的全面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商标意识薄弱导致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制约,本文拟从商标功能的分析入手,并具体考察企业在忽略商标功能上的表现,进而论证企业如何建立商标安全机制以实现商标的价值并带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未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均是商品的识别标志,其差别仅仅在于未注册商标未经核准注册,如以此阻却了未注册商标的商标权,有悖于商标保护中的公平原则,针对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现状,拟从未注册商标的范畴、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依据入手,论述我国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这对完善我国商标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雪芹 《双语学习》2007,(12M):161-162
商品的商标如同人的名字,是代表商品的符号。从语言形式看,商标的构成简洁易懂,其翻译过程不受语法、句子、段落等较深的语言层次的影响。然而商标的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在翻译中即要体现原词的精华,又要符合消费音的需求心理。本文仅从文化角度讨论了商标的几种翻译方法,并且指出了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标淡化在本质上是对商标所凝结高强度能量的稀释、耗散和削弱,导致的最终后果是使商标丧失能量,不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商标。商标混淆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商标所指代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发生混同和误认。商标淡化与混淆的联系主要在于:证明责任承担相同、损害商标功能相同、保护对象范围相同、保护利益相同、主观作用相同。商标淡化与混淆的区别主要在于:联想的程度不同、涉及商标种类不同、具体存在类型不同、侵权抗辩范围不同、危害表现形式不同。我国对商标淡化问题并未明确立法规制。为完善我国商标淡化立法,建议:一是在商标法中构建规制混淆侵权与淡化侵权的双轨并行总体立法框架;二是从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司法解释中完善商标淡化的具体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