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史学界的主流学说长期认为,自由主义理论是近代西方革命与政体的思想基础;但当代“共和修正派”在复兴古典共和主义时,论证了共和主义是近现代英美政治思想起源和发展的基础。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近代西方革命、政治思想中主导理念的大论战;总体上看,共和修正派居于下风。争论的实质是两派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话语权。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提出了公民对自由权利的需求,共和主义找到了实现自由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自由是目的,共和是方法.自由需要在共和制中实现,不可脱离共和制。  相似文献   

2.
菲利普·佩迪特是西方共和主义复兴中的关键性人物.他的无支配自由观是其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贡献,这种自由观试图超越伯林的消极或积极自由的二分法.在此基础上,佩迪特还提出了论辩式民主等一系列共和主义的制度设计.虽然他的观点受到了诸多批评,但他的理论努力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根本目的是使公民享受到自由。为达到这一目的,从制度的角度而言,需要采取一种混合均衡的共和制度;从个人的角度而言,需要公民具有公民美德。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在当代的复兴,一方面得益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所具有的缺陷,另一方面源于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本身具有一些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所无法替代的内在价值。这并不意味着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是完美无缺的,其最大限度在于它的排斥性。  相似文献   

4.
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历来是西方政治传统中的一大核心主题,其中主要有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迥异甚至相互竞争的基本范式。哈贝马斯力图借助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伦理学等理论证成一种作为公权与私权之统一的公民权理论,从而实现对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超越与整合。对此,他着重阐释了人权与人民主权的互明关系、法律与道德同源互补,并将公民权体系的构建回归公共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哈氏“公民权政治学”。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现代共和主义的理论范畴中,佩迪特教授的“无支配”共和理论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通过从自由观与政府观两方面对“无支配”共和理论的概括和梳理,文章认为以“无支配”来概括现代共和主义理论精神这一做法虽然继承了共和主义一贯的哲学基础与理论风格,但其存在的争议也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6.
在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共和主义也得到传播.托马斯·史密斯爵士提出了君民共和的广义共和主义,实现了共和主义与君主制的结合,指出了在君主制民族国家共和主义传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共和主义也得到传播。托马斯·史密斯爵士提出了君民共和的广义共和主义,实现了共和主义与君主制的结合,指出了在君主制民族国家共和主义传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从属于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她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则揭示了现时代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人的危机.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显示了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分野;而她对自由主义态度的暧昧,则表明了共和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限度.  相似文献   

9.
思想是社会历史的印迹。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对公民概念的不断深化,公民思想也经历了古典共和主义、新共和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相应地也表现出不同的公民教育思潮,引领着公民教育的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公民思想流派的梳理,厘清它们的差异和变迁以及对公民教育实践的影响,从而汲取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杰斐逊的共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斐逊既继承了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的优秀成果,又为古典共和向近代共和发展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共和主义思想,成为共和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力图制约权力来保障公民的权利,通过公共教育的推行来促进公民的民主参与,与古典的共和主义思想有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道光朝经世实学的复兴,是在清王朝面临严重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日深的形势下发生的。它不是传统的单纯再现,而是经儒学会通、中西会通的阶段与过程,体现了经柜实学爱国、改革、师夷、御侮的主旨与追求。其中黄河流域的一批经世学者官员代表了时代的要求,并促进了黄河文化由传统走入近代的流变与转型,在历史转折时期,为促进经世运动及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化倒退”在原因完全归处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化的主要继承,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羡慕,成为世界各国学者、政治家学习研究的时象。尽管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属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两人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在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认知方面却存在着大致相似的认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地方自治与实行民主共和制有密切的关系;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在美国民主共和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共和精神时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等。两人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论:美国民主共和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各国不能模仿其民主共和模式,只能学习其民主共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美德伦理学者的理论实践看,不宜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简单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现代复兴.问题不是作为一种过去式的或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何以可能,而是作为一种自觉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分的理论类型,美德伦理学如何证明自己比对手更具备理论优越性.以安斯库姆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者从两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论证,以期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理论类型.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对共和主义的理解是公民都担负起国家社会的各种责任,共同民主治理国家社会,这可谓之公民共和主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定县的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是以这种公民共和主义理念为指导的。对责任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强调是定县公民教育实验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公民教育自我创造是其富有成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古典效用主义时期的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看作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或效用的简单加总;转折时期,新福利经济学流行,其主要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伯格森-萨缪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由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提出,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困惑时期;对阿罗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导致在现代出现了古典效用主义的复兴,而这种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效用主义的简单回归.  相似文献   

17.
郭峻赫  欧润杰 《政治思想史》2019,(1):121-146,199
一、引言我们正在逐渐地进入克劳奇所说的“后民主”(post-democracy)时代。各个社会正在迅速朝向完全的宪政民主转变,因为据说自由选举能够促使政府对其行为更负责任和更具有回应性。然而,公民们却在逐渐成为一群消极且无序的人,只会间歇性地回应由政客和极端分子提出的博人眼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