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路长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实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海尔海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伊利营销副总、(意)赞邦中国营销总监、中国远大营销策划副总、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宣扬我国广电企业的业绩和精神,本着“科学权威、专业、公正、广泛”的原则而进行的2004中国广电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人物、国内、国外品牌评选活动,旨在从用户角度进行评判,评选出广电行业从业者心目中共同的“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人物”、“十大行业新锐”、“十大国外,国内品牌”、“十大行业资讯”以期全面映射出中国广电领域数字化发展最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2,(10):77-78
山东世纪阳光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是第11个年头了。自创业之初即入选山东各大媒体十佳代理公司称号;2002年至今山东各大媒体投放量名列前茅,服务客户遍及全国;2004年荣获中国广告风云榜"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本土广告公司100强"称号;潘韶斌先生荣获"影响中国广告的100人"荣誉称号;2006年、2008年两次荣获"中国一级广告企业"称号,成  相似文献   

4.
张兴  林君 《东南传播》2011,(2):130-131
2011年1月25日晚,“2010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暨最具影响力品牌”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广电中心演播剧场隆霞举行。福建省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陈献明等十位人物荣膺“2010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AOC显示器等十个品牌荣获“2010最具影响力品牌”。至此,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经济生活频道精心组织策划、历时四个月的品牌活动——“2010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暨最具影响力品牌”画上完美句号。  相似文献   

5.
碎雨 《青年记者》2005,(6):26-29
2005年4月。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经理梁洪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一用版面做媒体。靠策划去运作。科学的内部管理——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以及优异的经营业绩。被选为“2004—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广告经营100人”。本期“传媒骄子”讲述梁洪和他的报业经营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6.
金六福品牌大事记1998年第一瓶金六福酒从五粮液生产车间下线。2001-2004年成为"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2002年成为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国男足出线唯一庆功酒,同年限量发售国足世界杯出线庆功珍藏酒。2004年12月"金六福"荣获"200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2005年4月"春节回家,金六福酒"整合传播获得2004年中国年度传播榜中榜"年度最佳营销运动"奖和"年度最佳广告语"。2006年名列"中国白酒工业十大竞争力品牌"之首,获"中国白酒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获亚洲最具价值品牌500强。  相似文献   

7.
李燚 《记者摇篮》2006,(1):27-29
一直以来,各类传媒都将传播商品品牌为己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传媒本身竟然也拥有了品牌,并成为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近期发布的《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就有44个传媒品牌入围500强,其中,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和上海文广集团位列传媒品牌价值前三位。此外,《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环球时报》等多家平面传媒也上榜。这是传媒品牌第一次集体出现在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其排名的重要依据指标就是能够真正反映媒体价值的“影响力”。2004年以来,无论是媒体、企业还是广告公司,都…  相似文献   

8.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3,(10):59-61
韩旭升,山东升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客座教授。1995-1998年参与组织9家企业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的广告招标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策划、拍摄了当代中国书法家风采写真,成系列地为一批中国书法大家留存了宝贵的视频资料。2002年创立山东升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带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为近百家知名企业提供广告策划、创意、制作、代理服务,使公司成为线上广告代理和线下活动策划营销相结合的实效整合型广告公司。主导策划的《白象青春之歌》、《赢战2007》、《碧生源之夜星光耀泉城》等大型活动均成为活动营销的经典案例,通过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营销活动的策划实施和稳步提升的服务能力使升辉公司稳居山东广告公司综合实力前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于2004年1月1日公布的对中国内地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的综合类(不包括党报)大众报刊的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报是哈尔滨市影响力最大的报刊。截至2004年6月30日,生活报的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大涨40%,广告收入增加35%,生活报在读者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幅提升。这一切辉煌的背后,除了办报质量与各项经营活动的绩效,生活报有意识、有系统的活动策划与公关同样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报告是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带领其团队,历经十数年研究,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7年出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2009年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2,(5):174
第1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广告金牌媒介策略公司第二届新传媒盛典年度品牌内容营销贡献奖第二届中国品牌与传播大会品牌贡献奖影响中国十大新锐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2.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每当听到这充满激情的旋律,我就想起一个名字——王京忠。他原是驻津某部一名报道员,现任中华第一刊《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经理、著名媒体策划专家。他不仅获得“首届中国诸葛策划大奖”、“中国策划界十大精英”的称号,而且荣获“中国媒体策划第一人”的美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下网络对社会生活影响日渐强大的现实,课题组首次提出"电视网络影响力"的全新概念.本文分析了网络影响力的概念、网络影响力研究的意义与内容,并发布了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2007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十大电视栏目(央视和省级卫视)和十大省级卫视频道.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2007年的中国电视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华人杰出广告人"、"奥运会火炬手"、"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十大传媒公司经理人"、"中国十大风云策划人"、惟一三度当选"中国广告十大年度人物"、"天津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年最具影响力策  相似文献   

15.
小快克获中国广告品牌年度大奖2012年3月23日,"2012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暨中国广告年度大奖颁奖盛典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与营销类论坛,被亚洲财富论坛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议,同时还获得"中国行业品牌会议TOP3奖",每届参会者保持400  相似文献   

16.
李楠 《编辑学报》2017,29(5):486-488
为了不断提高中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打造期刊品牌特色,根据《生物技术通报》编辑部的专刊出版实践,总结在专刊策划、组稿方面的经验,旨在为国内期刊编辑同行进行专刊策划提供参考.实践证明,专刊在吸引优质稿源、凝聚学术专家资源、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凝练期刊出版特色等方面对期刊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福颖  倪东鸿 《编辑学报》2021,33(1):107-110
基于《大气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2期专刊策划实践,发现数据挖掘可有效提升科技期刊专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基于数据挖掘,科技期刊专刊可实现特色化的选题策划、精准化的组稿策划和个性化的运营策划.通过数据挖掘策划专刊出版,应充分发挥编辑、编委(主编)和专家的作用与优势,并最终形成办刊合力.为此,要牢固树立编辑的数据挖掘思维、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专家论文撰写和专刊宣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近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企业危机管理第一人——艾学蛟博士推出《生死劫——危机定律:100-1=0》一书。全书通过对众多鲜活的危机案例进行回顾与点评,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借鉴与指导,帮助中国企业防患于未然、趋利避害、变危为安、转危为机。该书由奇正赢家图书策划有限公司策划,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同步上市。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1月,在长沙举行的中国品牌媒体大奖揭晓会上,廊坊日报社一举获得三项创品牌大奖,即廊坊日报社第五次荣获“中国品牌媒体百强——地市党报品牌十强”、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荣获“2013—2014中国品牌媒体影响力人物”、廊坊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孟繁彪荣获“2013—2014中国品牌媒体杰出经营人物”。此外,201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地市级党报“十强”、“十佳”颁奖大会上,廊坊日报社同样获得“第三届中国地市报管理创新十强”、“十佳社长”、“十佳总编辑”三项大奖。2014年10月在温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发展大会暨2013-2014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奖颁大会上,廊坊日报社社长张宝富一举获得“2013-2014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十大创新人物奖”称号。2012年张宝富社长获得“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超过十年历史的保健品企业不多,能既有历史,又有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少之又少,而碧生源公司在12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对行业和市场的理解,形成了今天的"品牌、产品、营销"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