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一模考试分数刚出来,一位女生眼里浸着泪花很沮丧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哽咽着说:"耿老师,我这次模拟考又考砸了,这可怎么办!这个成绩不要说考上一本,就是二本也很难考上!下个星期天要召开家长会,我妈妈过来知道这个成绩该有多伤心.去年开始,我爸就有病,到现在一直在家卧床不起,家里的所有负担都压在我妈一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中曾出现这样一题:试分析"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是否合理,为什么?试题答案为:不合理,因为前面说了不收礼,后面又讲收了脑白金,语义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中学。"又说:"事该怎么做便该怎么教,该怎么学就该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学做合一。""做"是核心,"做"是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以"做"为中心的理论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4.
胡润杰 《新高考》2011,(Z1):62-63
经过高三的一轮复习后,同学们对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应该已经基本掌握了,可以说做高考题时不再会有知识点上的困难.因此同学们现在数学复习的重点应该是解题方法和细节技巧的积累.首先,在高考数学复习中应该关注书上的每一点细节.一方面,要注意所有定理、公式的使用条件,这一点是我们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例如,平均值不等式"a+b2≥ab%姨"的使用条件就是"a≥0,b≥0";立体几何中"直线l∥平面α"的判定条件中就有"直线l不在α上"的要求等.这些都容易成为解题时的漏  相似文献   

5.
暑假,爸爸来兴趣班接我回家.路上,爸爸说:"小希,今天时间还早,我们来做件好事,也当是做个实验." "好啊,做什么好事呢?"我迫不及待地问. "我们免费顺路带路边的乘客回宜兴."爸爸朝我挤了挤眼睛. 说做就做,我们放慢车速,向路边公共汽车站台上搜寻目标.瞧,路边5路车站台上站着许多人,爸爸连忙把车往路边靠."先生,女士,你们有没有谁要去宜兴的?"爸爸面带微笑地问.其中一个男士把手一摆:"不去!"说完还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把头扭到一边去了.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中政治课程知识量比较大,并且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下,还要懂得灵活运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就需要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然而,目前教育市场上给出的政治课堂的复习方法层出不穷,可是真正实用的方法却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去的,所以,现在根据这些教学经验,我们对"面、线、点"这种复习方法做一个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渐渐临近了.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开始为收获三年学习的"终极结果"做准备.考试前为学生安排二至三次的模拟考试又叫"摸底考试".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句话是对学生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作出明确的导向,说明学习方式很重要,我认为这些学习方式的体现,可以概括为学生在课堂中的"说"与"做",那么如何进行说和做,笔者做了一些探索。一、课堂教学中的"说"1.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去"说"中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认为"有疑则进",但这些问题要求教者  相似文献   

9.
高考完毕,有学生出考场就会发出"我参加了假高考"的感叹。听到这样的感叹,倍感心痛的认为他们不是遇到了"假高考",而是学了"假英语"且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年无用的"假复习"当了一年的"假高三学生"!我的理解是:一般情况下,形容词"假"+"名词"是用来表达某个事物最终的功能或者人们体验了某个事物得到的结果和感受与人们对这个名词最初的期望不一样才能称之为假。高考断然不会有假,即使考生认为高考是假的,现实是他们的命运也是要由他们认为的"假高考卷子"来决定,所以,没有"假高考",只有"假备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中,高考是实践,考前复习是否真实有效就是需要被检验的真理。真心希望少一点"假备考",少一点对高考的茫然未知,师生多一点考前考中考后"全在意料之中"的轻松,淡定和自信!  相似文献   

10.
徘徊,原本是犹豫,思考不定之意.本文的思维徘徊是指:学生在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和辨析的过程中出现的犹豫不定的现象,它涉及数学思考、分析、辨别、推理、判断、表述、交流等数学思维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徘徊"现象,捕捉教学良机,把知识引向深入.可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先说后做、先做后说、说做同步、反复说做等方式,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说做"间寻找学生"思维徘徊"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不能误解"教无定法"这句话,这句话完整地说是这样的:"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定法"的前提是"有法",通过"有法"到"无定法",再到"定法".许多特级教师口口声声说着"教无定法",可他们却一直在努力创建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魏书生靠什么成名的?六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课前思考复习课难上,难在学习内容熟悉,没有新鲜感;难在教学方式陈旧,缺少吸引力。与单元复习相比,期末复习可谓难上加难!难道就是把学过的知识重现一遍,把做过的习题再演练一次,保证学生记牢、会做?笔者认为,复习课教学要瞄准学生学习的薄弱处、疑难处与知识的生长点、关联处,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增值"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他还说,"做"不能盲目行动,也不能胡思乱想。"只有手到心到的做,才是真正的做。"笔者认为,劳动与技术课是实践"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做"中学知识。英国有句著名格言:"我听过的就忘记了.我做过的就记住了,我亲自动手过的就理解了。"劳动  相似文献   

14.
在"自主合作.引领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笔者上了题为"常见离子的检验"的复习课,旨在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复习课教学做探索.下面是这节课的实录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说数学",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班主任说得最多的每每是这么一句话:累死了。我从教二十年,也做了十余年的班主任,其中的酸甜苦辣早已体味个透——做一名班主任的确辛苦得不得了。可是,如果班主任该放手时就放手,轻轻松松地"偷些小懒",而不是将学生紧紧地"捂"在掌心里"很给力",效果可能很出乎你的预料,你也就不会那么"累"了。做过班主任的人都知道,每学期学校至少要进行一次广播操比赛,这个时候就是班主任"很给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作者就听一位年轻老师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讲解函数f(x)=log m(ax2+bx+c)的定义域为R或值域为R这类题型及课堂上的学生反应,做了思考,探讨让学生真正理解"△<0"还是"△≥0",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爸爸妈妈都说我是"抠门"的小孩。我真的很"抠门"吗?先听我说几个故事吧!有一回,妈妈说:"我们家的碟太多了,去买几个装碟的盒子吧!"我急忙说:"不用买,我们自己做吧,用废纸盒就可以做!"于是,我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通讯》2011,(34):10-11
感冒可以说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常见病"了,从小到大,每个人患感冒的次数可能数也数不清,但就是这样一种病,却"苦"了中国人的腰包.曾有媒体做过调查,若以每人每年患感冒两次计,每次治疗花费100元,"感冒经济"每年产生的消费竟高达近30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常要求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要做到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拟定计划,然后实现解题目的.教学中,要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往往被有效的问题分析、计划制订所困扰.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呢?本文对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问题"进行再"问"的做法. 什么是对"问题"再"问"?就是指针对题目的问题中出现的概念或未知量进行设问.通过对"问题"的再"问",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构建问题,获取"怎么再问"的技能,从而弄清问题的实质.笔者就"与垂线段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课为例,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