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之书》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北京版语文选修教材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共识:让学生开启想象的翅膀,多元解读文本。《沙之书》是虚构的,他的虚构突出地表现在小说的那些非指示性和非现实性的情节之中,构成了小说无限神奇的博尔赫斯情结。1.关于《沙之书》"异乎寻常的重量"小说这样叙述,陌生人"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的话题是“虚构”,《沙之书》是其中的一篇。我用了一节课,主要和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一是“沙之书”的意义指什么,二是作者怎样把一个虚构的故事写得很有真实感,三是博尔赫斯以书为生的生活经历对他创作风格的影响。我以学生读《沙之书》的真实感受与体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小说意象“沙之书”。以及内心的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和学生一起欣赏,一起在“真与假”的小说世界里获得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几则教学片段,浙江省教研室胡勤老师作了点评。  相似文献   

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I》、《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其中“思考”类活动60处,占必修教材“活动”总数的31.1%;“探究”类活动107处,占  相似文献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对“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依据语文教材的研究背景,讨论“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体系”两个理论问题,在明晰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术语纠缠,区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体系由来已久的弊病及教育工作者对于教材的错误解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对中专语教材的两点思考》(见《交通职业教育》’99第4期,下称《对》)作本着提高教材质量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值得称道的。实在的,这套中专语教材存在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即使是新编的“八五规划教材”的编撰思路、框架结构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恰当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可以大大激活他们的思维。一、依据教材,设计想象性问题对学生来说,想象是对课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其创新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不少课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故乡的榕树》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祖母都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常青的榕树枝.用来插在饭甑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  相似文献   

7.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归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根据教学实践,可将活动分为以下类型,见表1。  相似文献   

8.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教材栏目的设置大大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的编排,教材设置了“回顾与总结”、“你知道了什么”、“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练习与实践”、“问题解决”和“拓展视野”等新栏目。这些栏目不仅使得教科书充满活力——语言生动、简明扼要、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人、事、物、情、景的描写并非事无巨细,而是留有空白,各种留白即为语文教材想象性的表现,主要有:教材中的“景物留白”、“情节留白”、“语言留白”以及“人物留白”。留白表明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想象性,能诱发师生展开想象,这一过程需要某种中介来触发,具体表现为好奇心、认知倾向、情绪情感、目标与审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想象性的培育可通过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触发想象;反复有感情地诵读,建构想象;引导学生续写改编,展开想象;借助人工智能创设情境,丰富想象,以提升教材的想象性。  相似文献   

11.
陈潇 《广西教育》2014,(47):86-87
以《微生物学》教材编写为例,从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导向、内容选择以及避免校本教材的过度“文本化”等方面对校本教材编写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唐德喜 《小学语文》2014,(10):62-64
【教材分析】 《与众不同的联想》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不同的思考》中的习作部分,是单元内容学习的延续,也体现了阅读与表达的综合建构。此次表达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感受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李艳军 《物理教师》2007,28(1):47-47
本刊2005年第6期刊登了《谈谈“共振”的定义》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文中针对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材中对“共振”的不同定义进行了探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可谓一篇较好的文章.笔者以前也对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在仔细阅读了《谈文》后,觉得文中有几处不太妥当的地方,现提出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体系,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教材设置了“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验”等丰富多彩、极具探究性的栏目。其中“思考与交流”栏目提出大量期待学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参与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该栏目的设置对学生思维、表达、推理等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学》教材在组织和编写上都充分体现以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模式,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发展性处理,才能更充分体现教材的特色,使教材更能获得学生的欢迎。在教材下册第四章“植物”一节中花、果部分包括“花的结构与植物的繁殖”和“果实的结构与类型”,同时包括了1个“实验与实践”“解剖并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微生物学》教材编写为例,从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导向、内容选择以及避免校本教材的过度“文本化”等方面对校本教材编写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西渡 《语文学习》2010,(3):46-46
问:现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现代文学的作品。尤其是外国现代文学作品。我觉得现代文学跟传统文学的解读方式应该有很大的区别。有时候去听课.或阅读杂志中的教学实录,看到教师用解读传统文学的方式解读现代文学作品(如博尔赫斯《沙之书》),就觉得很不对味。但这两种解读方式的不同到底在哪里?现代主义作品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和姿态去解读?南京马小可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1.苏科版《数学》教材从大量的学生最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体现了数学学科源于生活.看得见,想象得出,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 ,内容含蓄 ,语言凝炼 ,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思想的“想象点”。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填补这些“空白”,促成“完形”,将会起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一、理解、填补教材中的文字“空白”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一文的“古□亭口”中的“□”就是“空白”。□是个什么字呢 ?显然 ,作者不是不知道 ,而且稍有文史知识的人也都清楚 ,在浙江绍兴县城内轩…  相似文献   

20.
二面角的教学困惑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问题提出 二面角是立体几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等基本能力的良好素材.因其抽象性、综合性和多变性,它历来是学与教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有的学生甚至“谈角色变”.在新课标下应如何定位、把握二面角的教学呢?为此,我们在使用课标教材人教社A版《数学2》进行“二面角”教学时展开了讨论,主要困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