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同热量与比热一样,熔解热与热功当量也是热学的重要概念,又是教学的难点。在使用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组织对比讨论,认识熔解热要搞清熔解热的概念,关键在于弄清熔解过程,抓住以下两个问题则是认识熔解热的前提。1.做好萘的熔解实验。要引导学生抓住水温和萘  相似文献   

2.
用现在通行的水浴法(见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73页)对晶体萘粉加热,做萘熔解实验,研究晶体受热熔解时的温度变化情况,但这个实验效果较差。多数情形中,从实验作出的T—t(温度—时间)曲线上不能明显地看出熔解时的一段水平线。这里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晶体萘是热的不良导体(液萘因其能对流在实验中影响不大),熔化前萘粉的受热表面与中心处温度差太大。要求学生用细玻璃棒对萘粉不断进行搅拌的操作,由于试管细而长,又插着一支温度计,就显得非常困难,故萘粉内部的传热状况得不到改善。第二,实验中萘不是均匀地吸热。因为没有对热水的温度进  相似文献   

3.
现行初三课本中研究熔解和凝固现象的教材顺序是这样的:先用一课时介绍熔解和凝固的概念,并通过萘的熔解和凝固的演示实验说明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解和凝固,从而给出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然后再用一课时做个研究萘的熔解和凝固的分组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晶体熔解和凝固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明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教学中应对学生从①量变质变规律,②对立统一规律,③否定之否定规律,④形式和内容四个方面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5.
萘的熔解实验既是必做的演示实验又是必做的学生实验,它是初中物理实验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实验,按第二册物理课本图4—1装置做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到80℃,萘就开始熔解,并且萘温不断上升,等到萘粉全部熔解时,插在萘中的温度计示数早已超过80℃了,这个实验的成功率太差,效果极不理想,根本反映不出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对该实验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紧紧围绕当前基层单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不够、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的问题,从把准教育的“脉点“,切实增强教育的客观实在性;抓住教育的“结合点“,切实增强教育的整体连续性;解决教育者认识的“落差点“,切实增强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三方面入手,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物理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世界观的教育,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规律的教育,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吴锐 《课外阅读》2011,(9):242-242
本文以“化学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题,从化学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化学实验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力求在化学学科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尝试,从而深化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物理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现、运动现世界现的教育。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规律的教育,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简析 “萘的熔解过程”实验是初中热学中研究物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实验。要使学生认识、理解晶体在熔解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通常多用萘来做。它是研究物态变化的突破口。因此,教材既安排了演示实验,又编排了学生实验。这个实验的教学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这个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第一次结合实验用图线法研究物理规律的实验,涉及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等很多内容。加之实验过程比较长,把握不好又难以成功,所以它又是初中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尝试薛辉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一)量变到质变观点的渗透注意结合化学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客观规律。比如,在讲到元素周期率时明确指出;元素周期率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最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掌握元素从量变到质变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点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物质第一性观点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化学教学内容充满着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从绪言开始,通过学生对第一感性材料的亲自观察、实验和思考,使他们逐步建立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萘的熔解与凝固实验,由于萘是热的不良导体,在课堂实验时间内难以完成。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1 用机械方法形成人工对流 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来分析,利用传导、辐射控制萘的熔解,效果不理想。能否利用对流呢?萘是固体,不能自行形成对流。能否利用机械方法,形成人工对流呢?笔者就此将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 如图1,在试管中央,有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轴(轴可由温度计构成),轴的下端用粘胶剂固定两块金属片,轴由电动机驱动旋转。金属片快速旋转后,除了使萘上下翻滚,形成人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的源泉,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使他们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其他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在实验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教育。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指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掌握正确…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p.73观察萘熔解的演示实验,按照课本上给定的装置,操作上不够方便,演示时萘粉要加热近8分钟才开始熔解,易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脱节,加之本节涉及到熔解与凝固、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熔解热等概念,又第一次接触用图象法表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故而在45分钟内很难授完新课,为此我对该实验做了改进。 1 实验装置和演示方法如图所示,取两支口径分别为3cm和2cm的试管,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萘粉,同时较均匀地装入几枚订书钉,在大试管中装入50℃~70℃的水至约三分之一管长,然后把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使小试管露出2cm左右,盛萘粉部分刚好浸没水中,在大小试管之间  相似文献   

16.
实验要获得成功,都有其关键所在.如研究萘的熔解实验,难做的原因主要是萘的导热性差,导致萘的各部分受热不均匀;静电实验主要应解决绝缘问题,等.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验的各个环节,抓住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实验操作要领,才能做好实验.下面以压缩空气引火实验为例,谈谈把握实验操作要领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有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拟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乡情教育、理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初中化学知识涉及到的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物质的性质、变化等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此,带证唯物主义教育应很自然地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之中。例如,从物质的无限可分以及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可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在~定条件下构成一个统一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倍加重视数学育人的作用.可以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个性品质方面的教育、审美方面的教育四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55页给出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见图1)。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实验装置存在诸多不足。如果用“萘的熔解和凝固”实验器材进行改装,实验效果非常理想。改进后的装置(以下简称新装置)见图2。1新装置所需器材萘的熔解和凝固实验器(去掉试管)、温度计、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2新装置的优点a.简便实用。组装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需用铁架台,对铁环要进行紧固,对铁环的高低、温度计的高低要反复调整,组装过程是很繁琐的。而组装新装置却很简单,只需将石棉网、萘的熔解和凝固实验器、酒精灯、温度计一件件放好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0.
进行萘的熔解实验时,因为萘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在加热时,靠试管壁的萘已熔化,而中间的萘仍处于固态,导致实验的失败。我们进行了这样的改进:实验前向已熔化成液态的萘中投入一定数量的铜丝(用多股铜导线剪成约1厘米左右),并将温度计一并插入萘中后,熄灭酒精灯,使萘凝固。然后让学生做课本上的实验。因为铜丝是热的良导体,能使热较均匀迅速地传递到萘的各部分,使其在熔点附近全部熔化。这样,学生所得的实验数据经过处理,可得到较理想的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