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想制造一种仪器,它能把一切知识输入你的大脑。当你想记忆一些知识时,你只要把它的一端接在大脑上,另一端接在电脑上,这样你就可以输入任何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假如世界上出现一种技术,只要人们连接上传感器,你想了解的某些知识就会全部“复印”在大脑里,等需要时自动筛选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你认可这样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取知识的方式吗?正方: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博览群书枕惊鸿:我认同。不用学习就可以记忆超群,这不是很多人都渴望拥有的吗?我们在背知识点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不是很顺利,需要反复背诵,而复刻在大脑里,就省去了背诵的过程,谁不想看书过目不忘呢?这样,还可以实现博览群书,看待事物可以多层次多维度,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记忆的诀窍     
学习的目的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在自己大脑中形成记忆,并通过思考和实践转化成能力.记忆是学习的第一步,我想,不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过程就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学习方法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人脑不是电脑,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过程就把知识装进大脑.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电脑》2006,(3):31-31
目前无论是键盘还是鼠标都需要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才能执行相应的操作。未来人类将完全摆脱这种束缚,实现用大脑控制电脑,并且这样的电脑操作将更快速更精确。你脑中想到的文字会自动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写完整篇文章都不需要动用键盘,并且想要电脑执行打印、存储等任何操作,只要大脑里念头一动就可以实现。这就是未来的人与计算机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在学习时有这样的梦想:假如我的大脑像电脑那样该多好,就能记得住很多知识了!可是,如果真的把你的大脑变成电脑,你会同意吗?或许没有一个人愿意,因为电脑说到底还是一个呆呆傻傻的机器,它们缺乏我们人类的情感、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电脑会超越人脑吗?  相似文献   

6.
职业小品     
畅想“超智能电脑”教学姜义/山东我喜欢狂想。假如有一台“超智能电脑”,让她帮助老师们传授知识技能、教育学生、培养人才,那该多好!“超智能电脑”,能与人脑取得有机的联系,就像现在的上网。这台电脑的神经系统与人脑联系后,将把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给人脑。人脑在她的特殊刺激下,系统地完整地将这些信息记住———Copy或称下载信息。让有限的人脑扩大记忆空间,记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想想我们的过去,许多学习细节并不需要详细记住。例如:我们只要记住某一类型数学题的解答理由与过程就够了,每当我…  相似文献   

7.
大脑刻录机     
我想发明一种"大脑刻录机"。这种刻录机能通过电脑的转换,把知识变成人脑所能接受的信号,并传输给大脑。这样,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大自  相似文献   

8.
新型教室     
我理想中的教室比现在的先进多了!门窗、黑板、课桌,甚至墙壁,都不可同日而语。预防传染病是人类的大事,新型教室的门很厉害,只要传染病患者靠近半步,它就会发出警报。空气也有预防传染病的功能。我们再来看看窗吧!窗是自动的,只要一按“左”字就往左边开,一按右字就往右边开。通常黑板是黑的,而且用的是粉笔和黑板擦,擦时粉尘飞舞,老师、学生长期吸粉笔尘,对身体极为不利。而新型教室的黑板是电脑控制的,笔是电笔,就像大型“商务通”。这种黑板还会吸尘,老师、学生再也不受粉尘的危害了。桌子也许你也没见过,你只要把书放在桌下抽屉里,桌面…  相似文献   

9.
王后雄 《高中生》2012,(27):63-64
亲爱的同学: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记忆、考试就会一点而通。记忆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做过有关记忆规律的实验,发现了记忆知识的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王后雄 《高中生》2012,(9):63-64
亲爱的同学: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记忆、考试就会一点而通。记忆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做过有关记忆规律的实验,发现了记忆知识的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中学需要记忆的知识成倍增加了,同学们是不是都想让自己的人脑变成电脑?先不要下死记硬背的决心,找到窍门,记忆将是一件有趣又轻松的事情。当你惊喜地发现自己记住了那么多东西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哦!  相似文献   

12.
学习人脑的人脑型电脑在寻找改进电脑性能的新方法时,工程师们常常可以从大脑的工作方式中获得灵感。美国IBM公司的工程师克里·伯恩斯坦历经5年研究了在电脑中利用人脑工作原理的有关技术的可能性,伯恩斯坦与神经外科专家马丁·别德纳尔联手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别德纳尔熟知的人体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工作原理和伯恩斯坦熟知的晶体管和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的交汇。一个事实让他们感到惊讶:大脑和电脑工作基础的物理学原理是相同的。大脑以约12千赫频率的节拍工作,它需要的能量比电脑少得多,这使得大脑的效率比最好的电脑要高出几个…  相似文献   

13.
俞和军 《小学生》2009,(12):14-16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人的大脑的记忆能力,相当于1500亿台电脑(80G)的存储量。人们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记忆来工作和学习,但人的记忆却因人的个体差异不同其记忆的好坏也不同。这种差距通过人的记忆分类我们就更容易看清。  相似文献   

14.
奇思小发明     
1.你只要在地图上用手指摁一下你所要去的地点,会说话的指路地图就会准确地告诉你最便捷的路线。2.用智能塑料做成的“鲜花”,温暖时会自动开放,气温低时则自动闭合。3.这种智能酒杯底有一个会发音的电子装置,当酒杯互碰时,就会说出祝福的话。4.遇到危险时,智能拐杖能及时提醒主人绕开。5.镜框中装有微型电脑的电子眼镜,能够根据佩戴者的需要,自动调节镜片度数,最终治愈近视。6.多角度反光的黑板,能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坐在两侧的同学再也不用为此而发愁了。7.吸音课桌不会影响同桌间的交谈,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5.
超级笔     
现在我手上拿的是我20年后发明的超级笔,没有什么可以难得住这支笔,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它的用处可神了。超级笔是用高级橡皮做成的,如果你要用它来写字、画画,它就会自动变硬,而且你怎么锤打它也不会有损伤,超级笔在你写累时它会给你按摩。它有780种颜色,但这780种颜色是极小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么大,而使用时却很方便,只要你说什么颜色,它就会变什么颜色。笔盖是一台隐形的电脑,如果上课时你有不懂的题或不知道的知识,就可以按一下笔盖上的白按钮,电脑自然会变大,变成你想象的那么大,这样你就会很快地找出答案;上课时…  相似文献   

16.
自动超市     
在某一城市的中心,有一家自动超市。这家超市没有工作人员,全部由电脑来代替人工作。超市的大门是自动门,只要有人靠近,管理门的电脑就会感应到,让门自动打开。超市的导购是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它们被安置在各个角落,在顾客有需要时,会给予帮助。超市里的购物车是由电脑控制的。这些车会自动跟着顾客行  相似文献   

17.
刍议升级教师“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打开电脑,打开网络,不论是信息、游戏、软件、哪怕是病毒,他们都在不断的升级、不断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可能给你带来吃惊的消息。如果今天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了,大脑今天不升级就意味着降级了。特别是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的教师,一旦掌握给大脑自动升级的方法。就可以在需要它的时候。迅速让大脑的程序升级。  相似文献   

18.
记忆芯片     
我的理想很多很多,有时想当科学家,有时想当文学家,有时又想当发明家。可我的记忆力不太好,怎么能实现我的理想呢?我要研制出一种头发丝样的记忆芯片,把它植入人的大脑中。这种芯片能储存很多知识。假如你想当天文学家,你只要通过电脑输入有关天文学的知识,就立刻成为有名的天文学家了。假如你想当一名医生,就输入医学知识,这样,你又是一名出色的医生了。这种记忆器多好呀!它能满足我们的各种愿望,我一定要让它变成现实。记忆芯片@王正生$重庆市永川红旗小学四(1)班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注意是搞好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把注意称之为“知识的门户”。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那就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学生假如在学习中失去了高度集中注意的品质,也就不可能获得应该掌握的知识了。这是因为:人在注意时,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优势兴奋中心,其余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对于一些事物注意越集中,对其它事物就觉察得越模糊,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中心,神经细胞之间就会配合得很协调,对教师的要求留下的“痕迹”就会深刻;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中有好几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就会互相“打架”,你干扰我,我干扰你。结果一堂课下来,大脑中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在人脑与手、人脑与电脑之间孰轻孰重,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设计教学出发,首先探讨人脑与手之间的关系,提出这是认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分析研究会发现手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其次人脑与电脑的关系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无论计算机技术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取代人的大脑。最后,非常关键的是处理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构建"人脑、电脑与手"关系的有机性和相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