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提出我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理由,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内涵以及对档案学发展的意义,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疲软的原因。提出了应该从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去衡量档案学理论是否具有原创性。  相似文献   

2.
文摘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两个基础点:本土化和原创性姚志强在《档案学研究》2006年第5期撰文指出:20世纪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档案学不断学习西方,寻求中国本土化,形成中国原创性理论的历史。所谓本土化,就是在进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充分考虑本区域的传统文化、现实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建设对档案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文首先反思了中国档案学理论建设和发展的深层次历史和现实问题,提出21世纪应大力加强中围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档案学理论思想.本文根据文献调查情况,收集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有影响力的档案学理论类型,利用专家调查法,梳理出了四个符合一般原创性理论标准的档案学理论,即主客体全宗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理论、档案双元价值论和档案物质实体双重结构论.本文在分析这些理论的产生原因以及有关理论的反响和持久影响力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档案学原创性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学理论原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主要是指中国人立足中国实际自主建设的具有原创性、确定性、系统性的档案学认识和经验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不仅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而且是继承、反思、创新中国档案学思想和理论的必由之路。从中国档案学史来看,自档案学创立,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发展,基于自发性研究、计划性研究、组织性研究,历经肇始、形成发展、自主建构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及其叙事传统。面对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任务与挑战,亟需观照时代发展,形成自主建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自觉;坚持以我为主,形成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的建构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努力构建原创性的档案学概念和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学知识创新;彰显中国之理,解决国际档案学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20世纪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档案学不断学习西方,寻求中国本土化,形成中国原创性理论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批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自我批评为切入点,在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从整体性、问题意识、学派、原创性等方面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档案学理论原创性进行含义分析、现状分析,并提出应从研究者和行政政策两方面着手提高档案理论原创性.  相似文献   

9.
档案文摘     
《新上海档案》2005,(9):31-32
英国国家档案馆推出网上人口普查档案服务;构建平民化的馆藏结构;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不足的原因;口述历史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档案学理论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档案馆工作人员心理分析;关注档案馆的行政化倾向;何谓“文件生命继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档案学范式论研究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中国档案学范式论研究的得主要体现在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新的评价标准和新的研究语境三个方面;失主要表现在其存在事实性错误、理论深度挖掘不够、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三个方面.中国档案学范式论研究应以批判性眼光审视范式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以使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