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军 《当代传播》2000,(2):70-71
不到10年时间,数码相机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的必备工具,现在全世界所有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中,都可以见到摄影记者在使用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不用胶卷,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传感器把照片记录在电脑存储卡上,在使用上和传统相机区别不大。专业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现在已经足够满足新闻报道的要求。数码相机加上移动通讯技术,使得摄影记者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把照片传真回编辑部,从记者按下快门到编辑部收到照片,不到10分钟;而用胶卷拍摄,把底片冲洗出来就要10分钟。数码相机在提高新闻照片的时效性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时下,数码相机大普及,照片的易拍性使报纸新闻照片供应量大大提高--随身携带香烟盒大小的相机,一旦发现新闻,轻轻地按动快门,几分钟内就能将照片传到报纸编辑部,成为报纸新闻照片发稿的一种趋势与时尚.  相似文献   

3.
周朝荣 《军事记者》2001,(10):37-38
传统观念认为,胶片摄影获得的影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在人们的意识中,这种影像符合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原则。而数字影像就不同了,它可以由摄影人或电脑操作随意地增减删改,因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数字影像是很难保证其真实性的,也是最容易造假的。因此,有的报刊和新闻摄影比赛的组织就规定摄影作必须提交新闻照片的原始底片,以此来验证新闻照片的真假。如果从这一观点生发开去,获得数字影像的数码相机就不适合新闻摄影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著名传统相机和胶片厂商纷纷宣布缩减或准备放弃传统相机和胶片生产业务,越来越多记者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新闻照片,新闻摄影进入数码时代。那么,在目前数码相机比较普及的情况下,传统相机及用胶片拍摄的新闻照片在新闻摄影工作及成果中还占多大比重?报社现有的传统相机以及过去用胶片拍摄的新闻照片如何保存和处理?为此,本刊记者对全国有代表性的23家报纸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前,数码相机的使用日益普及,特别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专业摄影记者使用数码相机从事报道工作,更多的非专业摄影记者也用数码相机提供了许多新闻照片.数码相机在今天的新闻媒体竞争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相机配置、使用的情况如何?大量使用数码相机从事报道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为此,我们对<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宝鸡日报>等国内数十家报纸的摄影记者及部分通讯员进行抽样调查和访问,试图从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的“冲击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利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New photography),不单单包括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也在此列。而狭义的“新闻摄影”概念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Press photography)。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到的“新闻摄影”以及“新闻照片”都是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据一份最新的调查,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的石势头强劲。InfoTtrends研究集团对1850个商用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2001年,33%的家庭拥有一台数码相机。在这些家庭中,14%拥有索尼数码相机,9%为奥林巴斯相机,10%为柯达相机,12%为Polaroid相机。此研究报告指出,对于计划购买数码相机的家庭来说,只要价格和功能合理。品牌不重要。有27%的上网家庭计划购买数码相机,他们喜欢的品牌是佳能、柯达和索尼。该研究还发现,大多数家庭在使用数码相机的主要用途是拍照,其中19%的家庭已经停止使用胶片相机。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后,数码技术越来越普及:特别是数码技术在新闻摄影卜的应用更是与日俱增。从报纸发出的照片来看,多数是用数码相机拍的。凡是用过数码相机的摄影者再也不想拿传统相机。因为,数码相机拍摄完毕后,可立即取出存储卡.插入计算机,对其采拍蜥面进行精益求精的后期加工处理。如果是新闻照片可直接发排到报纸版面上去。很显然.数码摄影比传统摄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效。但数码摄影技术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工作中数码相机的广泛使用给记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新闻版面上刊登的数码照片数量也直线上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对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已成为当前的新课题。针对当前新闻单位对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对此类档案归档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以期对新闻档案工作者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集团军的摄影骨干,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在解放军报社的记者、编辑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仅去年一年,就在《解放军报》刊用新闻照片305幅,是集团军历史上在军报刊登图片稿件的最高纪录。在众多“武林”高手、摄影名家参加的由解放军报社组织的’95“全军新闻摄影十佳”评选活动中,我们集团军就有3人当选。我到军里的第一年,对各单位的摄影报道人员进行了统计,发现这支队伍残缺不全。有的单位有相机,没人干;有的单位有人干,又没一台像样的相机。也有的团级单位人和相机都有,除了不负责拍新闻照片外,其他工作全于俄将…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步伐,新闻摄影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闻照片已从量的扩张开始发展到质的提升上。在这个崭新的时期里,摄影记者光有拍摄的热情和拍摄的技巧已经不够了,它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和思路上进行整合,在题材的寻找上和瞬间的把握上下功夫,拍出具有深度的新闻照片。因此,摄影记者要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有所作为,就必须寻找一条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途径,用我们的相机将深刻的社会内容涵盖到照片的图象之中,让人们感到新闻照片具有文字所不具备的可“读”性,使它成为新世纪报纸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报纸进人了"读图时代"。各种报纸新闻照片刊发的数量明显增多。新闻照片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形象的历史再现。数字时代,如何管理好、利用好新闻照片档案,给报业提出了新课题。下面仅就新闻照片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做一些肤浅的探讨。数码新闻照片档案与传统照片档案相比,大致有以下7个特点。一是依赖机读。数字化新闻照片,其影像信息是一个个非直观的数字文件,储存在内置式或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2):30-33
"管窥效应"是理解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一种新阐释。本文从摄影自身的特点、媒介特性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摄影拍摄与观看的方式,指出观察能力的不同是相机和人眼的重要差别之一,透过镜头产生的新闻照片受到"管窥效应"的深刻影响。"管窥效应"从揭示、选择与遮蔽三个层面体现在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新闻照片是有超越人眼的揭示能力,但也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同时也遮蔽了很多信息。  相似文献   

14.
你问我答     
随着印刷数字化脚步的临近,作为输入工具的数码相机在捕捉图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数码相机与扫描仪、Photo CD等输入设备相比较而言,能获得更自由的画面,加之相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其质量也日益满足了印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的优势日趋明显,迅捷的信息配以现场的照片让读者不仅渎到而且看到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这些网络上的新闻照片的来源有很多种,其中很多都是出自现场目击者,他们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或者是手机把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并在网络、报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16.
数码相机白热化,器材市场已经形成偏向数码相机一边倒的阶段,不少影友舍钱赔本淘汰了胶卷买了数码。其实,数码相机也有其局限性。国外大型图片社的摄影师很多,可还是保留着传统相机,甚至还有使用结实耐劳的手动相机——徕卡和FM2。按说国外的摄影师比我们有钱,科技也比我们发展得快,接触数码相机肯定也比我们早,可为什么还要留着传统相机呢?我个人认为,数码相机方便陕捷,立即可以观看拍摄效果,应用范围主要是新闻发稿和在某些商业领域替代“拍立得”的后背。然而对于摄影创作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拍摄题材而定。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传统摄影也可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完成,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差,加工痕迹明显。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本人在晚报供职十年有余,担任摄影记者一职感受颇深,尤其是好的新闻照片见诸报端,反响强烈,更是欣喜若狂。 四年来,本报与市公安局联办栏目“新闻110”后,本人用手中的相机和笔,结合晚报特点及时、鲜活地报道了一个城市一天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百姓求助,奇闻怪事等社会新闻,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四年来共发表新闻照片近2000张,文字40万字。探索出了一条晚报摄影记者走专题、拍专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照片同其他新闻形式一样,都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但新闻照片因其自身的特点,更存在一个形象语言的表现力问题,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我认为可以被称为表现力强的新闻照片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有一个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点”即在新闻发展过程中选择好的典型瞬问:二、有一个较为理想的画面即选择合适的角度.把握恰当的距离;三、强化摄影记者的新闻意识。四、加强新闻摄影表现形式与表象联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上几个著名的相机生产厂商停产传统底片相机,有关数码相机还是对底片相机的争论如人所料很快尘埃落定,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并未仅仅局限在摄影技术上的进步,它对新闻摄影观念上的冲击,使平面媒体的新闻摄影团队面临了新的舆论和工作环境,而作为新闻摄影的主体,摄影记者的生存状态更是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