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记忆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亦拉(Treieher)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说过内容的70%。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利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地理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了两个著名的物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信息来源的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余来自嗅觉、触觉、味觉。这说明,如果既能看到,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  相似文献   

5.
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Treicho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信息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  相似文献   

6.
黄炎培教子     
1.教育家黄炎培经常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具体场景,对子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他的书房在二楼,有一天,他故意把一支鸡毛掸子扔在书房门前,然后大声叫大女儿上楼来。2.大女儿应声来到楼上,她看了一眼地上的鸡毛掸子,绕开它走到父亲身边。3.黄炎培又喊儿子上楼,儿子也赶快上来,到了鸡毛掸子处,就当没看见,竟然从它上面跳了过去。4.最后,小女儿也听到父亲的喊声,赶紧上楼,她更粗心,似乎看到了,却一脚把鸡毛掸子踢到一边去了。5.黄夫人听到丈夫把孩子一个个叫上楼,以为有什么事,也随着上楼来。她一看到地上的鸡毛掸子,便…  相似文献   

7.
自评自改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沈阳市皇姑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洪谟一、主题1.性质。“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练笔的习作,是为了形成小学生初步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小学作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外星人来了     
贾蕙如 《新读写》2014,(11):22-25
“滋”的一声,走出一个酷似人类的生物,只见他戴着墨镜,穿着黑色的走克,高大的身躯如同电线杆,我很害怕,以为他要把我带走做实验。 他跑到我身边,对我说:“我的系统出了差错,才来到这个星球我来自‘天网’,希望你能帮助我。”我答应了. 路上,人们都以好奇的目光望看他,他像个战士,笔挺严肃地走着到了家里,我打开电视,他对此感到惊奇:“怎么会有东西在这个盒子里?….这是电视,人类的发呀,”我说。“天网人的头部有一块芯片,通过意念感知信息。”“我家人就要回来了,他们看到你一定会报警,你快点消失吧。”一阵闪光过后。他离开了。我呐喊:“你在哪儿?!”“我的身体由特殊材料制成,可以随意伸缩.”听到这儿,我放心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先讲一位老师做的两个饶有兴味的小实验。第一个实验:他向全班四个组分两次布置了学习任务。说法、目的要求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向其中两个小组加了一句话:此内容下节课要考查。实验表明:听到这句话的两个小组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测验题目中凡讲到的内容,均全部、清楚地答出,速度也较快;另两组则不如前者。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麦达出来。”习作是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最棘手的问题。每听到作文,学生往往如受重负,教师呢?亦不轻快。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一、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最佳之法叶圣陶先生说“:如果长年坚持写日记,似可以取消命题作文。”日记就是把一天中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内容,用完整的语言文字记叙下来。…  相似文献   

11.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催化剂的演示实验,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普遍是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进行演示的。例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很快放出氧气。这两个实验都表现出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很难看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重铬酸钾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变化过程能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实验内容1.仪器和药品试管(15×150),重铬酸钾(AR),过氧化氢(AR),天平2.实验操作(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蒸馏水,1ml1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3.
六、作文     
六、作文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J'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毕业复习中要认真抓好作文复习。(一)基础知识1.认真审...  相似文献   

14.
如何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广东邝维胜“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从内容入手呢?1.精读。习作例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我平时很重视指导学生去读并背...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亮 《考试周刊》2009,(11):164-164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做过一个著名的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通过哪些途径的心理实验。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前两个加起来达94%。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很多学生都感觉它深奥而枯燥,为转变这一状态,新教学大纲十分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形成的关键在于学生获取信息的量与质。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中化学实验会考进行了5年,对中学化学实验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但从5年的会考试卷中可以明显看到会考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对考核智力技能的能力重视不够,这将不利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所以,笔者认为,目前的化学实验会考有待改革,以适应化学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1 对5年来实验会考试卷的分析a.试卷着重考核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对其他方面的能力考核较少。例如:考题一:“配制50mL0.1moL.L-1的盐酸”实验考核,其实验操作占87.5%,其余考查的是计算能力。考题二:…  相似文献   

17.
眭明会 《陕西教育》2010,(10):42-42
要写好一篇作文.就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材料.从自己身边生活着手,把每天看到、听到、想到的写出来,从而起到激发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探寻光速的历史。1607年,伽利略进行l『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他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数千米的两座山上,每人拿一个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他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起.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但这个实验失败了,因为光的速度太快了  相似文献   

19.
<正>板书是教师对本节课所讲授内容的浓缩,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优美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件艺术品,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说过:"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  相似文献   

20.
蔡进 《教师》2010,(11):49-49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