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父子现象是家庭家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小说中的父子现象具备了更多的人性化色彩,父亲对子女的绝对统治地位有了明显的松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情感上,父子之间的亲伦关系得到了更多的展现.《红楼梦》中贾政和贾宝玉之间的冲突和妥协,《歧路灯》中谭孝移和谭绍闻之间的温情和迷失,通过这两对父子,很好的展现了不同家族中父亲在子女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家与其父亲的伦理关系实际上是两代人心灵碰撞的关系。父爱对作家人格的影响是随着父子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父子和谐,作家继承父亲的事业和人格;父子对立,作家可能违背父愿,愈坚定自己的学选择;父子分离,父爱缺失,作有可能在学上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3.
如何处理父亲与儿子、传统与自我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所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在海明威的文学生涯中,他把传统,道德、及其生命本体的存在悉数放在父与子的冲突中加以表现.本文以<父与子>为例,运用家庭情感交流方式的原型-同理心,揭示父子冲突的真实状态,分析产生父子疏离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正一、学校德育的尴尬1.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支持。一次,笔者在吃早饭的过程中听到了一对父子的对话,孩子焦急地催促父亲快点吃早饭,吃完后送他去学校,而孩子的父亲慢腾腾地对孩子说:"急什么,迟到一会怎么啦!"这个事例中的孩子很有可能以后在守时和承担责任等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样的家长可能是少数,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部分家长和孩子再也不像以前把学校看成  相似文献   

5.
樊森林 《学子》2014,(7):11-12
一、学校德育的尴尬1.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支持。一次,笔者在吃早饭的过程中听到了一对父子的对话,孩子焦急地催促父亲快点吃早饭,吃完后送他去学校,而孩子的父亲慢腾腾地对孩子说:"急什么,迟到一会怎么啦!"这个事例中的孩子很有可能以后在守时和承担责任等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样的家长可能是少数,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8岁那年,他曾和父亲吵过架,其原因是填报升学志愿与父亲意见不一致。他坚持了自己的志愿,没有听家长的。父亲以为一片好心却不被孩子理解,一向听话的孩子竟敢反对自己,便发火大骂孩子“不孝”。而孩子则认为他有权力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便说:“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给我。”一听这话,父亲勃然大怒,拍案骂道:“大胆!你是我生的,若在旧社会打死你我也不犯法!你给我滚出去!”他真的一甩袖子住到姨妈家去了。这件事最终还是以父亲的妥协了结,但从此父子之间变得冷漠、隔膜起来。多年后回想此事,父亲的好心是不容置疑的,他还是…  相似文献   

7.
亲子间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与"关系"二字分不开。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太疏远了,于是孩子感受不到关爱;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太紧密了,孩子会觉得失去了自我,会想要逃离。有的时候母亲与孩子太近了,父亲会失去在孩子成长中应有的位置,夫妻关系也会变得不太顺畅,等等。很多情况下,关系理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会变得和谐,孩子及家庭成长中的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与父亲相伴的日子"(Days withmy father)是Phillip Toledano拍摄的一套写真散文集,记录了母亲去世之后,与父亲在一起的最后3年时光。父亲是他唯一真正的亲人,而他则是父亲唯一的孩子,彼此紧密的关系让简单平凡的生活影像变得意味深长。当你看到这些照片时,你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不必言说的依赖与情感,或许也会涌上各种滋味,那些稀疏平常的小故事令人伤感、惆怅,却又心怀幸福和感恩。  相似文献   

9.
父子情     
父亲和孩子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读者看了这一组父子(女)亲情的照片,恐怕会有所感悟的。  相似文献   

10.
亲子间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与“关系”二字分不开.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太疏远了,于是孩子感受不到关爱;有的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太紧密了,孩子会觉得失去了自我,会想要逃离。有的时候母亲与孩子太近了,父亲会失去在孩子成长中应有的位置,夫妻关系也会变得不太顺畅,等等。很多情况下,关系理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会变得和谐,孩子及家庭成长中的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不再流泪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很好。从懂事开始到上中学,父亲很少和我说话问及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孩子的成长忙碌。我们之间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住在一间房子里的陌路人。  相似文献   

12.
现代著名老作家汪曾祺以“父亲的儿子”和“儿子的父亲”双重身份,为我们撰写了一篇父子间无须代沟的传世佳作——《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全文的中心。开篇第一句用“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明主题。接着文章从“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三个方面表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老家在江苏省高邮县,试想,文中事例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父道尊严”在作者家里已变成了情同手足的兄弟关系。这不能不说是对封建制度的背叛,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作者在第五段中用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小巷深处住着一对父子。 儿子曾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平凡的家庭因他而变得幸福。可是后来由于母亲的逝去,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原本指望父亲来安慰他,但没想到,父亲却因母亲的离开而变得冷漠寡言。他认为父亲不再爱他了,多少个宁静的夜晚,他就这么想着。  相似文献   

14.
<正>一、家庭教育瘫痪,家长不会教育孩子社会是进步了,人心也不古了,教育也重视了,可效果呢?却没有明显改善。现在家长教育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看起来都挺重视孩子的教育,其实不然,某些家长根本不会教育孩子,要么一味地宠,把孩子宠上了天;要么一味  相似文献   

15.
古人言父子之间的关系融洽,有"多年父子如兄弟"一说。如此看来,父子的情份一俟发展到有如兄弟的关系,便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了。我和我父亲情深似海,但从来没有什么话说。也许是父亲要摆着做父亲的尊严,也许我自小就认为  相似文献   

16.
从生物角度讲,父母双亲是一个孩子诞生所必须的条件,但从社会角度来看,父母在养育中的地位却不相同,母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照料者,父亲却常常被描绘成与育儿无关的局外人。父亲缺席现象不仅社会上普遍存在这种观念,男性自己也是这么看。上海最新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很多父亲认为自己在家庭中应该充当的是养家糊口的角色,而不是带孩子的角色,所以,不了解孩子也是理所当然。据报载,当代社会中“父亲缺席”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34%的美国孩子不和自己的生父住在一起,香港父亲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平均只有6分钟!可能少部分家庭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耳光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很好。从懂事开始到上中学,父亲很少和我说话问及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孩子的成长忙碌。我们之间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住在一间房子里的陌路人更为恰当。中考时,我只考取了一个离家很远的普通高中,面临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  相似文献   

18.
“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某次亲子关系调查中,班里55名孩子中,有52.7%选择了妈妈,30%选择了爸妈一起,仅有17.3%选择了爸爸.尽管不少孩子并不否认自己的爸爸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满足了他们的合理需求,但的确也有不少爸爸说自己平时很忙,很少参与家庭教育,也不擅长向孩子表达爱,而且很多时候,他们总以成人的视角和思维去管制和约束孩子,没能真切考虑孩子的感受,使得父子父女关系逐渐变得疏离.  相似文献   

19.
椰壳效应     
正中国家长有一个普遍的教育误区就是更多地注重揪出孩子的错误而并非肯定孩子的成绩。有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这让他的家长苦恼不已。一次,他的爸爸从外地带回一只新颖别致的椰壳,孩子见了爱不释手。这件事情让父亲突发奇想,就用锯开的椰壳给孩子盛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而且饭量也大增。这一现象心理学上就被称为"椰壳效应"。"椰壳效应"妙就妙在变"要孩子吃"为"孩子要吃"。面对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的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盛饭,孩子竟然能愉快地吃下去。同样的道理,与孩子沟通时,把批评包装一下,给它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亲子  相似文献   

20.
《背影》和《父子情》两文是作者回忆自己与父亲共同生活情景的纪实性散文。两文通过叙述家庭生活中的平凡琐事,表现出了父子之间那真挚、淳朴、浓烈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佩、怀念之情。两位父亲的性格、对待孩子的态度,特别是教育和启发孩子的方法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