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青少年跆拳道、散打、拳击运动中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跆拳道、散打、拳击项目中的运动损伤已有一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上3个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都有严重的损伤发生。但无有关青少年运动员的相关报道。此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青少年跆拳道、散打、拳击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受伤的原因、发生部位、损伤机制,总结其损伤发生规律,找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对跆拳道运动中的膝关节运动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在于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为跆拳道训练、教学、比赛中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的发生规律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鲍克 《体育科研》2013,(4):43-46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的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降低跆拳道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的237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比赛时损伤总体发生率为13.1%,男显著高于女(P<0.01);男子损伤发生部位依次为下肢、头部、脊椎和上肢,女子损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和头部;男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依次为扭伤、挫伤和撕裂伤;女子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挫伤、扭伤和拉伤;损伤机制主要发生在受到对方腿击时,其次出现在出腿进攻时,男子更倾向于在被对手出腿击中的情况下发生损伤。结论:新规则实施后跆拳道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减少,与下肢相比,运动员头部损伤比例增加,运动损伤类型较多,损伤机制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高难动作的对抗环节,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完善技术动作、加强对抗性格挡训练是防治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对内蒙古体工二大队30名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0名运动员中,有27名运动员膝关节受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重度损伤2名,中度损伤6名,轻度损伤19名,从调查中表明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率较高,并且对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产生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与运动成绩提供一个明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洁 《体育世界》2011,(5):78-80
跆拳道是手脚并用的对抗性运动,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损伤的调查.了解其发生损伤的部位,时间,原因,以及治疗情况,总结特点和规律,并相应提出预防对策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校运动训练学院跆拳道专项班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在跆拳道教学、竞赛中运动损伤的部位及性质,分析和论讨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几种主要原因及其特点,提出一些预防和减少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省部分地市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市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和分析 ,总结了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多发季节、损伤部位及性质 ,导致运动损伤的几种主要原因 ,如何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跆拳道已经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对抗运动,是一项以脚为主要进攻而得分的运动项目,在训练及比赛中产生损伤是在所难免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确保运动员科学、系统的训练及比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跆拳道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恢复及治疗措施,为提高训练水平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阐述了姿势反射的概念与原理,分析姿势反射在跆拳道运动中的作用与具体应用,指出了跆拳道运动员在练习时应遵守的动作要领及在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快速掌握与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减少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