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针对云平台运行面临的安全威胁,传统面向启动过程保护的可信硬件技术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为保障虚拟机监控器(Virtual Machine Monitor, VMM)的安全,提出一种基于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UEFI)的VMM动态可信监控基框架HyperSpector。该框架以UEFI固件为可信基,对VMM动态进行实时度量,相对于传统防护措施,提供更加安全可信的动态防护。依照该框架,构建一个面向Xen虚拟化软件的UEFI动态可信监控原型系统。实验表明,该框架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针对虚拟化软件的攻击,而且不影响用户使用,同时达到了保障虚拟机监控器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可信技术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可信技术在电子商务信息交换和集成的理论框架、相关的协议规范,探讨研发可信电子商务平台性能、功能改善,可以实现可信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可信、动态、即时的商务协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数字信号处理(DSP)为硬件平台,对嵌入式视频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DSP核+DSP/BIOS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的基础上,通过达芬奇技术分别对系统中的视频采集、H.264编/解码器、网络传输、显示等各个软件模块进行设计。解决了低码率高清晰度实时视频处理及传输的问题。经过系统测试,实现功能需求。系统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类监控、实时视频传输场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对云计算的虚拟池和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云计算的存储模型,设计了云计算平台的可信系统架构.分析了信任链完整性和保护机制,设计了传递的信任链保护模型.分析了该模型下系统启动后的可信路径.根据可信路径可知,可信保护可以传递到用户,实现了虚拟池的可信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车路协同系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的核心,从建设车路协同系统实验平台的需求分析入手,简述了分别考虑交通流影响和通讯性能影响的车路协同环境下一体化实验平台开发的目标和功能需求,并对仿真实验平台的三种方案(即基于简化通讯模型的仿真实验平台、基于交通/通讯仿真器松耦合的仿真实验平台、基于交通/通讯仿真器紧耦合的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基于交通/通讯仿真器紧耦合的仿真实验平台为推荐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架构(High Level of Architecture,HLA)仿真建模思想,通过整合VISSIM与NS2,实现仿真时间管理、跨平台数据交互、联邦成员互操作、仿真进程控制、应用策略灵活集成等一体化实验平台主要功能。最后以车路协同环境下交叉口速度引导为例进行了实验说明,验证了一体化实验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网络教学系统在指导思想、技术措施、功能结构、实现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种集全部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过程于一体的自学型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介绍其组成模块和系统功能,并说明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全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研究知识图谱理论与实现技术,利用自组织增量神经网络模型(SOINN)和先进的网络编程以及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专业课程群知识图谱可视化平台"。该平台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形式整合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讲义、习题等资源,可作为在线"微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源。学生用户,利用该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来进行知识搜索,得到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知识图谱图,进行知识的复习、预习,又可发觉出未预料的新知识,进行学习。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模型以及算法框架是通用的,可作为大学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紧密结合OWASP和Trust Wave的安全报告,进行Web应用相关安全威胁(漏洞)特征的分析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Web应用安全攻防实训平台,集成了多种类型的Web系统和应用漏洞。在Web应用安全攻防实训平台上,对SQL注入攻防过程进行真实训练,使用户能清晰地看到攻击行为、过程、结果,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SQL注入安全改进建议和完成相关安全措施部署。  相似文献   

9.
依据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构建的基于Web2.0技术的知识传输网络模型,提供了对开放教育资源传播与演变机制的一种描述。从开放课件(OCW)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发展,伴随网络中枢Web2.0平台角色与功能的转变,使得自组织网络在教师角色干预下具有了他组织特征,网络连接更为有序。通过探讨网络结构、小世界效应、信息传输效率、功能鲁棒性等网络特性,认识和把握模型结构与功能特征,为Web2.0技术架构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电子商务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为解决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可信电子商务平台中的现代物流技术、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安全技术作了详细的讨论,为专业市场可信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信计算机在安全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信计算平台的核心部件是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在TPM中管理着很多的密钥,身份证明密钥(AIK)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本文重点介绍了TPM对于AIK的管理过程,分析了该过程的优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可信计算的背景,介绍了可信计算技术的原理,并着重分析了现有的支持可信平台TSS的密钥结构和管理形式。基于这些论述与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可信计算的本质内涵,探讨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所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可信计算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BIOS的启动过程,给出了BIOS启动过程中的控制权传递方法,分析了BIOS启动过程中POST阶段与BootBlock阶段分别完成的工作。然后提出了基于Bochs的BIOS代码安全性检测方法,对BIOS加载后的内存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环节进行代码跟踪,并给出了正常情况下的代码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可信计算近年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案。而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都是在非可信环境下的,如基于角色与组织的访问控制模型(ORBAC),其可靠性和安全行较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可信计算环境下的组织访问控制模型(TORBAC)。该模型对信息访问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描述,给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减少信息的泄露和访问控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TNC[1]是可信计算组织(TCG)的下属机构,TCG[1]是非盈利性组织,旨在跨越多个平台、外围和产品,为支持硬件的可信计算和安全技术(包括硬件构件和软件界面等)开发、定义并推广开放标准。TNC规范旨在通过部署最佳技术对病毒、蠕虫和拒绝服务攻击等网络威胁进行最全面的防护,从而获得巨大优势。文章介绍了TNC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胁,通过建立威胁模型,对TNC的安全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异构网络安全接入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基于端口的802.1X局域网接入用户认证为基础,结合基于TNC标准的可信接入技术[1],实现了复杂结构网络用户终端网络接入、漏洞扫描、蠕虫和病毒检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主机平台完整性双向验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开放式原代码操作系统Linux,并对Linux的性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车载信患平台,车载信患平台旨在提高汽车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免提电话、无线互连、故障诊断、自助缴费、GPS定位和电子地图等功能。提出基于嵌入武Linux的蓝牙车载信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嵌入式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性越发重要,如何设计和测试一个可信的嵌入式系统是现在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嵌入式软件的可信测试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在分析软件运行剖面的基础上,依据分支路径和MM-路径测试技术,研究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可信软件测试方法,提出一种代码覆盖和集成测试技术,用于结构覆盖测试和程序复杂度分析,指导可信软件代码设计和测试用例设计,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加速错误定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改变,高校已普遍采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改进.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为例,对基干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及其教学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