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球双打比赛中,好的球场站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战术的开始,而且能赢得有利的进攻角度和好的防守位置。谁能占据中、前场,谁就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这是网球双打比赛的一条制胜规律,而合理的站位会创造更多上网机会。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实战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双打比赛中常见的4种站位——澳大利亚式、双底线式、双上网式、一网一底式,从站位的形成、运用和应对等方面进行剖析,旨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选择站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球双打比赛中的配合策略是双打战术成功与取胜的关键,它包括站位的配合策略、发球的配合策略、接球的配合策略、抢网的配合策略和协同防守的配合策略,只有掌握好这些配合策略才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3.
在网球双打比赛中,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根据场上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制胜法宝;在战术的布置中,选择准确的站位将自身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准确的站位它不仅是战术的开始,而且能赢得有利的进攻角度和好的防守位置.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网球双打技战术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和收集,对“木桶定律”的概念进行阐述,结合双打技战术中的站位选择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网球双打站位选择对网球比赛的影响,以期为网球运动员在双打比赛中选择合理的站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兵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58-59,61
利用文献资料、观察法来阐述网球双打比赛中的配合策略是双打战术成功与取胜的关键,它包括站位的配合策略、发球的配合策略、接球的配合策略、抢网的配合策略和协伺防守的配合策略以及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赢得比赛的胜利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球双打比赛中必须慎重考虑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配对的规律,二是战术配合的应用,而战术的应用千变万化,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从比赛开始双方挑边、配合中的站位、双上网战术的应用和抢网战术的应用等来探讨双打比赛中的一些规律。只有熟悉、掌握了这些战术配合,才能提高水平,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挑高球在网球基本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网球进攻型战术的发展,面对双打比赛中双打网发球抢攻战术的广泛采用和在快速场地上单打比赛网前战术比例的增加,作为对付网前进攻的重要武器之一的挑高球技术就更显得重要。它已由过去单纯防守性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发挥“澳式站位”在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优势,研究世界顶尖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的应用“澳式站位”的成功率,以此提高我国男子网球双打比赛的竞技水平。方法: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网球双打比赛中使用澳式站位战术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布莱恩兄弟在16场大满贯决赛中使用澳式站位战术的总次数为741次;发球线路选择反手位、中路、正手位分别为306、27、198次;一发使用效率为78.8%,而二发使用效率仅21.2%;发球线路选择反手位时,网前人向发球区移动、向非发球区移动、不动的次数分别为168次、92、46次;第三拍网前截击得分成功率为68.8%。结论:在不同时机选择应该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进行抉择,在一发球选择使用澳式站位战术的成功率与使用率上要远远高于二发球的时候;在网前人向不同区域的移动下,发球人应该更多地选择发向接发球方的反手位;在为网前人创造截击得分的机会下,发球人在一发上选择发向接发球方反手位得分成功率更高;在选择使用澳式站位时,发球尽量减少发向接发球方的正手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澳式站位特点与比赛中的运用时机分析,使网球双打比赛更具多变性与灵活性。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澳式站位在网球双打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研究。在发球方领先时,在1发发球稳定且有力前提下,更多的使用澳式站位的战术可以打乱对手的战术使对手心态出现波动;发球方处于在比分落后时,需慎重的使用澳式站位战术;比分平分且发球方有稳定1发发球时,在常规分平分使用澳式站位战术能使发球方更有侵略性并赢得比分。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39-242
目的研究提高网球双打竞技水平和成绩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男子网球双打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ATP世界顶级男子双打运动员战术中的站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男子网球双打比赛是两对球员通过技战术实现控制与反控制、斗智斗勇的过程,所以控制这一要素成为了决定输赢的关键点,高水平的双打比赛是运用合理的站位来完成每一分之前制定的战术,从而控制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网球双打队员之间的默契合作与有效交流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要素。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对于提升队伍整体表现,加强队伍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基本双打站位及移动战术进行分析,对接发球配合技术、攻防配合策略进行论述,尤其强调双打比赛默契配合所产生的作用。其次,该文对基本沟通方式、竞赛实时沟通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非语言沟通及其运用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沟通技巧训练手段。研究表明,有计划的合作和交流战术训练能明显提高双打成绩。  相似文献   

11.
双上网是双打比赛里最富侵略性的战术之一,然而运用稍有不慎,又会成为自杀的毒药。学习掌握正确的双上网战术,才能真正驾驭双打。旧观念离球网越近,就越占有场面上的主动,因为网前封锁的角度大。但问题是,如果你  相似文献   

12.
网球双打比赛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随机应变地站位和换位。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站位、换位方法,以往打不到的球也能打到。现在我们就重温那些已知或未知的站位和换位方式方法,掌握变幻莫测的阵型。双打比赛中及时合理的站位、换位和补位,可谓胜败攸关。  相似文献   

13.
在双打比赛中,很多选手不习惯或者不喜欢使用双上网战术,主要是因为网前技术不好,所以不敢上网。可在双打中,要想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就必须拥有很好的网前技术。除了平时勤于练习,还要在比赛中通过创造上网机会进行练习。职业高手打双上网战术都是从前后站位开始的,大多是迎前打反弹球后随球上网,然后形成平行的双上网站位打法。除了迎前打反弹球之外,还可以挑高球或打过网急坠之后跑到网前,这种打法非常奏效。比如,右手握拍选手,如果能够挑出直线上旋高球,对方底线球员跑去补救,  相似文献   

14.
《网球天地》2010,(6):101-101
Q 业余网球比赛中.单双打的发球站位都很不一样.我想请问发球的路线也不一样吗? A 即便发球站位不同.单双打的发球路线是基本相同的,瞄准的目标位置没什么区别,都是采用将球发得深些,对准对方边线,迫使对方移出场外接球等战术。不过,对于双打来说.如果对方形成双上网攻击型的阵式,是有些难以对付的,  相似文献   

15.
第二讲 一、双打战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球技术的不断提高,当代网球双打战术正朝着更加积极快速进攻的方向发展。其特点是“以攻为主、快速灵活、积极抢网、默契配合、战术多变、狠巧结合”。充分发挥两人技术上的优势,全力争取上网抢攻取胜,把双打整体攻防能力提到了空前的水平。具体表  相似文献   

16.
软式网球无论在团体赛或单项赛中均为双打,根据比赛的战术需要,参赛的两名选手分为后卫和前卫。后卫的任务是在底线进攻和防守,运用在底线的抽杀为本方前卫创造机会得分。前卫近网抢、截网前球是极有利的,应该是比赛中的主要得分者。但是,前卫要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审时度势选择有利的位置,并以快速动作、熟练的截击球、抢网、高压球技术配合灵活的战术,争取比赛的主动。这又是我国软网运动急待解决和提高的。本文就前卫的这些主要技术结合战术运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软式网球无论在团体赛或单项赛中均为双打,根据比赛的战术需要,参赛的两名选手分为后卫和前卫。后卫的任务是在底线进攻和防守,运用在底线的抽杀为本方前卫创造机会得分。前卫近网抢、截网前球是极有利的,应该是比赛中的主要得分者。但是,前卫要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审时度势选择有利的位置,并以快速动作、熟练的截击球、抢网、高压球技术配合灵活的战术,争取比赛的主动。这又是我国软网运动亟待解决和提高的。本文就前卫的这些主要技术结合战术运用子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11,(8):21-21
职业双打比赛中,双上网是最常用的策略。但业余选手,特别是水平在4.0以下的选手,最常用的双打策略是一前一后站位。  相似文献   

19.
以2009-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6场决赛中的世界女子双打排名前5名选手的站位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发球局1发和接发球局接2发时,几种站位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双上网方式的站位方式。发球方在关键分平分时会较少地使用澳式站位战术,但一定会用高质量的一发作为执行前提,从而为网前人第3拍截击创造条件。保发球局和破发球局中4种主要站位依旧是以双上网站位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20.
深泽 《网球天地》2013,(7):132-132
平行站位和前后站位,是网球双打中的两种基本站位。双打对阵的双方,有某位选手网前能力较弱时,这对组合往往会采取双底线站位。这样做当然可以,但也意味着会锚失大量的网前机会。随着技术水平提升,更应该采取前后站位。“七分吓唬三分打,这充分说明了双打网前人的重要性。网前人只要站在那里,除非对方机会特别好会直接进攻网前人,一般都会躲着网前人打,这样就压缩了对方的回球线路和角度,而且,让对方回球失误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而双上网能给对手施加更大的压力,进一步压缩对方的回球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